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的舞弊行为可谓层出不穷,对证券市场及注册会计师行业均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错弊的揭示,是广大投资者,包括债权人、股东、以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基本要求。探究证券市场舞弊的成因,确立舞弊审计的技术策略,是遏制证券市场舞弊行为的有效举措,也可以此规范注册会计师对舞弊审计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危害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危害性很大,表现在: (一)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直接影响国家的财税收入,造成各项指标失真;使我国远未成熟的证券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冲击,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行为,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使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还使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本文从四大财务舞弊动因理论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原因,并从财务指标、公司治理、高管特征三个角度指出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最后从加大企业外部监督与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发,尤其是2013年的创业板更是财务造假的高发地带,广大投资者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直接受害者。文章以"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为例,通过分析财务舞弊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探寻投资者赔偿体系的构建,进而不断培育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谢芳 《事业财会》2003,(3):46-48
近年来证券市场爆发了大量上市公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及其他有损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 ,一些注册会计师作为有关信息或行为的鉴证者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 ,不仅未能揭示客户公司的违规行为 ,甚至与客户公司合谋舞弊 ,极大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本文试图找出导致注册会计师舞弊的深层原因 ,并籍此寻求根治之途。一、注册会计师舞弊行为动因分析(一 )舞弊行为选择的内因———有限理性经济人的局限在上市公司审计中涉及三方面关系人 :委托人、受托经营者或称代理人、注册会计师 ,他们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 ,在存在合约不完备、信息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特殊证券市场环境和资本结构.借鉴舞弊三角理论剖析管理舞弊的行为.探究在我国“转型经济”和“新兴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舞弊的压力、动机、借口及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愈演愈烈,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失,也损害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HY制药公司是我国的一家上市公司,其财务舞弊行为时间长、金额多,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件之一。现对该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试做解剖,以期能对防控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初朝霞 《活力》2014,(21):58-58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更为重要。财务报告舞弊案件时有发生,极大影响了证券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阻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严厉打击和治理财务舞弊行为已刻不容缓。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泛滥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极大影响了证券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阻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财务报告舞弊已成为危害经济发展的公害,严厉打击和治理财务舞弊行为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纵观国内外证券市场的舞弊行为层出为穷,这些欺诈行为不仅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威信,使其备受指责,审计质量也遭到空前质疑。如何查处财务欺诈案无疑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证券市场的舞弊行为层出不穷,对证券市场及内部审计人员行业均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八条—-错误与舞弊》等准则的要求,针对国内外的上市公司舞弊,指出了舞弊产生的原因,并就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良好,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丑闻不断曝出,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政府机关、投资者的利益.让人不得不质疑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会计舞弊已不是纯粹的会计问题而是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机、手段及治理对策,对规范我国证券市场,保护股民和国家利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晶晶 《会计之友》2012,(23):95-97
近几年,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愈演愈烈。这些舞弊行为的发生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经济秩序,使投资者丧失了信心和积极性,歪曲了企业的价值,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文章从公司治理、政府监管、外部审计以及法律法规等多个角度,结合我国现状对财务报告舞弊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建立在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方法上的定量识别方法和建立在法律法规界定的漏洞、公司信用评价等基础上的定性识别方法,即定量识别和定性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进行识别,以提高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率,进而提出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财务舞弊行为事件的背后,大多伴随着高级管理者的指使或者参与,而这样的故意舞弊行为往往更加隐蔽,难以审查,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也是最大的,对整个市场也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对资本市场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财务舞弊的动因和治理的分析与探讨具有时代意义。文章通过将财务舞弊的理论与实例结合的方法,针对财务舞弊的常用手段和治理措施,为制止财务舞弊的发生、规范证券市场、促使经济健康运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特殊证券市场环境和资本结构,借鉴舞弊三角理论剖析管理舞弊的行为,探究在我国"转型经济"和"新兴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舞弊的压力、动机、借口及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回顾2001年的社会经济生活,不难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恐怕莫过于“诚信”二字了。证券市场是讨论诚信、呼唤诚信最为热烈的领域,会计舞弊则被看作是践踏诚信的祸首之一。以银广夏为代表的重大会计舞弊案,使证券市场频频遭遇“地雷”,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甚至已经到了使中小投资者难以忍受的地步。上市公司由会计舞弊导致的诚信危机成为2001年股价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已成为社会上一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它像一块毒瘤.时刻威胁着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就我国上市公司而言.近年来,财务舞弊案件接二连三不断发生,不仅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可见识别与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财务报告信息的产生受到财务制度、会计准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制约.但这些准则制度能否保证财务信息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与经营业绩,最终还取决于董事会.管理层、投资者等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博弈结果.即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处于强势的利益方可以利用其有利地位,通过各种手段提供失真的财务报表.影响甚至控制财务信息的形成和披露,从而获得不法利益。因此从理论上讲.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与财务舞弊行为发生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证券市场股价波动性大、市盈率和证券换手率过高,说明投资者具有非理性行为.通过对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表象的分析,提出建立投资者教育机制及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体系的思路,以有效治理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8.
黄薷萩 《中外企业家》2014,(3):157-157,16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现状仍不容乐观。证券市场上发生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件应接不暇,极大的损害了投资者信心,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公平性,因此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财务报告舞弊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在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管新成 《会计之友》2007,(6S):78-80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危害极大。本文力求较系统地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产生的动机、报表粉饰行为的手段以及识别、遏制舞弊的方法,旨在对信息使用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庄小欧 《财会通讯》2010,(5):113-115
随着证券市场的财富效应使得广大投资者参与投资的热情高涨,广大投资者在通过证券投资分享我国经济增长成果的同时,也表现出其投资过程和投资行为的非理性。这些非理性投资行为,一方面会给投资者本身带来损失,另一方面,也会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和稳定发展造成巨大的隐患。建立投资者教育机制,将有助于逐步消除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缺陷,从根本上维护证券市场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本文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教育问题展开了研究,以期为投资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