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创造优良的人才创业软环境,吸引更多的各类人才在大连创业,并使其“才尽其用”,是“大大连”构想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软环境主要是相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硬环境而言的。在一个城市,人才创业的软环境至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 体制环境 这是制约创业软环境优化的首要问题。可以想象到,机构少、职能设置不政出多门、人员依法行政、公共服务社会化效果好的城市,其社会的创  相似文献   

2.
消息     
2011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在大连落幕第12届海创周继续秉承海纳英才·创业中国的主题,以打造服务海外人才归国创业的国家级平台为主线,以实现人才回归,项目落地为目标,开展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论坛、全国留学人员科技创业环境及成就展、海归创业领袖峰会、海外学子  相似文献   

3.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互联网、 大数据以及共享经济的到来,为创新创业教育向更低成本、 更大规模、 更便捷高效的方向拓展提供基础.新时期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支撑"双创"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提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自1983年人才服务机构成立到1995年的十几年间,阜新市人才工作者以开拓、拼搏和创业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引进外来的,用好现有的,培养自己的"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路子.  相似文献   

5.
东北明珠大连,海浪轻拍的岸边游人如织.这里吸引了来自中外五大洲接踵不断的客人,他们在赞叹大连绚丽风光的同时,不少人也不由自主地向位于大连星海金融中心正在兴建的"大连期贷市场"大厦投去惊异的一瞥.这是东北"第一高楼",这里承载了许多人的希望与梦想.把"最高"与"最好"奉献给东北人民,这是中铁建工安装大连项目部最大的心愿.为"巨人"佩上"铠甲",这个"巨人"就格外英俊伟岸.  相似文献   

6.
企业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在当今人才 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必须为人才创造成功 的机会,提供成才的条件,不断满足其成 就欲望,才能防止其"移情别恋"。今天, 为了留住人才,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 通",我们认为,对于企业来说,首要的是 把企业变成人才创业沃土和成就事业的 乐园,才能使其对企业产生认同感、成就 感、归宿感,创造"拴心留人"环境,才能  相似文献   

7.
周忠 《人力资源》2002,(4):10-11
"人世"之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应对"人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鞍山市人事部门提出,从鞍山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面向国际、国内两大人才市场,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鞍创业.具体来说,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要"两个轮子一起转".  相似文献   

8.
"娩出型创业"这个概念与<创业家>杂志所推出的若干创业领袖的主流类型非常一致.娩出型创业是指不是突然创业,也不是在不明方向的时候仅凭有些朋友的"仙人指路"就进行创业.而是首先就业,在就业的过程中琢磨与寻思,然后找到创业的路向.  相似文献   

9.
简单 《人力资源》2005,(23):6-9
简单:IT产业的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它需要特殊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也需要制定长远战略和规划并形成链条式发展.同时,它需要强大的技术储备,人才是IT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沈阳及大连相当部分IT企业存在"重技术轻管理"、"技术与管理不相融"的情况,其根源在于未形成激励机制与企业发展相融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的基地,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就是高校教育引领作用的具体体现,是连接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纽带,以创新创业为主要特征的自我发展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兼具创新性意识,能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依靠自身的创新技能去开创事业的人才。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提出到5G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来临,再到"元宇宙"世界的备受追捧,创新创业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兴国安邦的战略举措。2017年开始,随着"十九大"对国家"新时代"的定位,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中国强大的必由之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亦已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业》2013,(4):18-19
杭州市去年出台的《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规定,该市将在五年内(2011-2015)选拔100名优秀大学生,通过重点扶持和跟踪培养,力争培育一批在同行业有影响力的杰出创业人才。这些"马云式"的新锐"杭商",他们善于创业、勇于创业,他们将为杭州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对于带动更多大学生创业发挥的作用更加不言而喻。杭州三舍贸易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总经理何志勇就是"2012年杭州市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入选的大学生创业企业  相似文献   

13.
人人都想创业当老板.可是选择什么项目创业?以什么方式创业?投多少钱能创业? 一般说来,除了做加盟商卖别人的产品,说起创业,人们首先会想到要大量的资金去买地、进原料、购设备,要有技术及专家,然后生产产品等等.这是办企业的"条件". 实际上,没有以上那些"条件",小投资也照样能"生产"和经营自己的品牌产品,从而实现创业梦想.这只需运作一种"新"的业态--"虚拟经营",即所谓的"空手道"就行了.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增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搭建项目实践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和核心能力,",通过能力塑造,实现"大智云物"时代产业下所需新型人才的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东部到处都可以闻到民营经济的花香,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如此? 最关键的是既要稳定发展我们现有的民营经济水准,更要激发和调动群众创业热情,把创业兴业的气氛搞得浓浓的,把自我感觉良好的惰性抛得远远的.群众一有创业的愿望就鼓励,一有创业的热情就引导,一有创业的行动就支持,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群众勤奋创业"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6.
杭州形成"和谐创业"之模式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杭州所独具的一系列条件下,必然内生的一种运行模式.其和谐创业的前提条件:融生活、创业与自我价值实现于一体的创业主体;和谐创业的关键:适应要素禀赋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创业客体;和谐创业的制度保证:市场与政府"两只手"协调运作的体制架构;和谐创业的环境支撑:和谐大气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道德基础以及优美宜人的自然风光.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6,(29):140-142
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创新创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使命,但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还处于探索中,面临着许多基础性的挑战。文章基于对现有高职创业教育模式不健全的现状,提出建构"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模式,分别从"人才、资金、政策、文化"等创新要素入手,以营造和谐的创业生态环境为目的,有效地推动初创者的快速成长,探索符合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对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素质的理论分析,并基于"资本"的视角构建了由心理资本、关系资本和能力资本三个维度组成的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素质模型。在此基础上,为验证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素质调查问卷,运用SPSS和LISREL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支持产业集群创业人才素质模型的理论建构,并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王婷  隋淑坤 《人力资源》2001,(12):36-37
被誉为北方城市明珠的大连,如今以旅游、商贸、环保、服装节而闻名,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迅猛发展,势头正旺.2000年1月18日,大连市政府响亮提出:实施大连市人才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大连建设成为"北方的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20.
德化县市场监管局立足职能,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着力点,最大限度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做好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突发事件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检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市场监管新机制、新方法.切实当好深化改革的"先行官",市场秩序的"守护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先锋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