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6,(3)
“争取用5—10年时间,使农村信用社分期分批逐步过渡为现代金融企业”。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合作金融监管暨改革工作会议上,唐双宁副主席明确地指出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方向。省级联社应按照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的客观规律和要求去组织运作——会议还就规范省级联社履职提出了具体要求。理顺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目前,人们比较关心的是,成立后的省级联社“生存状态”如何?履职情况怎样?有哪些经验值得吸取,哪些偏颇之处和缺陷需要关注?我们选取了先期试点的江苏和第二批试点的云南,试图通过这两个省联社履职的个案报道,起到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内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的煤介作用。当然,窥“一斑”尚赡识“全豹”。省级联社究竟应该给自己确立怎样的角色定位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本期话题引起了农村合作金融从业者、监管者和关心农信社改革发展的专家学者的关注。沿着他们的视角我们可以对“省联社履职”产生一些纵深的思考。现实中,省级联社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怎样?省联社履职行为有哪些需要探讨的?省联社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等,我们将在此后的专题报道中,对此予以进一步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胡锦忠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9)
政企职能的合并与分离省级联社的经费来源是信用社内部,省级联社与所辖信用社利益是一体的,经济上要对其股东——辖属信用社负责;而同时省级联社又承担着省政府授权的管理职责,行政上要对省政府负责。 相似文献
3.
4.
何福魁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2):28-29
《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2003]14号)赋予了省级联社“组织农村信用社之间资金调剂;参加资金市场,为农村信用社融通资金”的职能。据此,大多数省级联社成立了专门的资金营运机构。为正确把握和发挥省级联社资金调剂、融通的政策和职能,有必要对其资金营运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晋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5)
对于省级农村信用社联社的制度设计、运作模式和职能定位等问题各方意见不一,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矛盾。但是我认为,作为一级金融机构,同时也是行使行业管理职责的省级农村信用社联社,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中,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省级联社是改制的产物。这次农信社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管理权交由省级政府管理。因此,省级联社的成立以及在改革中行使其所赋予的职责理所当然。其次,省级联社是现实的需要。目前,已成立的省级联社已经为数不少。各地在省级联社的职责方面基本与其管理规定相差不多。 相似文献
6.
农信社省级联社职能优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四如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10):25-27
农信社省级机构存在的价值在于其行政管理及服务平台功能。因此,无论省级联社未来的走向是什么,最主要的判断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农信社更好地服务三农,是否有利于农信社更好更快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农信社实现规范化管理,是否有利于防范农信社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7.
农信社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将农信社交给省政府管理,并由省政府授权省级联社行使对农信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从当前省级联社的履职情况来看,其管理方式、管理效果与制度设计之间已经出现了一些摩擦和偏差。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这种偏差已不再是个例和偶然。 相似文献
8.
如何看待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职能定位,笔者认为,要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目的进行分析。从根本上讲,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标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法人结构完善、把农村信用社建成为当地“三农”服务的股份合作制金融企业。因此省联社的职能定位要围绕这一目标设置,不能简单充当基层信用社和县联社的“总行”,把基层信 相似文献
9.
肖四如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10)
先期8省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均选择了省级联社管理模式。但在地市设不设管理机构,各地做法不尽相同。改革工作在全国21个省(市、区)铺开以后,不少省联社筹备组来人来电来函了解我省联社办事处的职能定位问题。现结合江西省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5)
省级联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肩负多重职能的法人联合体。把握好省级联社管理行为,界定好其管理职责,是崭新命题,是空前挑战,更是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11.
王志刚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7,(4):31-31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逐步实现组织形式和职能定位的转变正确认识省级联社的特征。由于现行省级联社是“三重职能”的特殊混合体,既是辖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起设立、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委托对其实施行业自律管理的联合体,又是受省级人民政府委托对农村合作金融实施管理的具有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2):22-23
如何理解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善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县(市)枉法人地位稳定,发挥为农民服务主力军作用。”对国家的政策、监管要求、经营管理有什么的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3.
冯俭青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6,(3)
省级联社在行使行业管理职能时,应如何规范管理,有效促进县级合作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加快发展?在这方面,省级联社具体业务管理者有着他们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见解——从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现状看,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员素质较差、管理基础薄弱、历史包袱沉重、潜在风险较大、服务手段落后、法人治理不到位等。归根究底,不仅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小法人单位自身局限性的原因。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缺乏有力的管理制度,缺乏保障制度落实的机制,缺乏监督制度执行的措施,特别是缺乏对高管人员的有效监督, 这些是导致农村合作金融产生内部道德风险,形成大量不良资产、亏损挂账、历史包袱的重要原因,导致综合竞争力较差。要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股东、社员对经营者的约束,代表着一种努力方向, 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4.
程应海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7)
目前,社会上对组建省级联社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组建省级联社是完善市场经济和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省级联社的建立与发展顺应“三农”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找准了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自身做大、做强,做优。农村信用社组建五十多年来,由于产权不明晰、定位不准确、服务不规范、功能不完善,一直是其他金融机构的附 相似文献
15.
关心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学者和专家对于省级联社履职也投入了特别的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原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家黄卫平教授和丁凯博士专门撰写文章,对前一阶段省级联社履职进行了评述——组建省级联社是前一阶段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进行的一种体制改革探索。目前,各省多数都选择了省级联社管理模式。省级联社既是农村合作金融发起设立、受农村合作金融委托对其实施行业管理的联合体,又是受省级政府委托对农村合作金融实施管理、带有一定行政管理色彩的管理机构,同时还是一家可以经营部分资产业务、清算业务的独立的管理服务型金融企业法人,三种职能集于一身,是一个集 相似文献
16.
李玉伟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西南昌,12月2-3日,中国银监会召开了首批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的8省市省级联社管理工作座谈会。中国银监会副主席李伟、江西省政府副省长赵智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8省市省级联社管理工作座谈会中心议题是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省联社职能,研究完善省级联社职责,充分发挥省级联社作用,促进农信社的健康稳定发展。会上,各省市交流了省级联社履职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4)
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中,"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作为新的管理模式中的重要组织形式,尚须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完 善,对涉及改革的制度设计、运作模式、职能定位等相关内容, 欢迎有识之士踊跃来稿,展开讨论,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6,(8)
2006年6月8日,浙江省南浔农村合作银行、德清县信用联社、长兴县信用联社、奉化市信用联社等4家合作金融机构,共计24518万元专项央行票据兑付资金顺利到账。辖属合作金融机构成功认购专项票据后,浙江省信用联社积极 相似文献
19.
孙斌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1)
按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中国银监会的高度重视、支持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全国第二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中率先成立,并于2004年12月18日在合肥举行了隆重的揭牌开业仪式,这标志着该省农村信用社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和管理工作迈入新阶段。 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昭耀和中国银监会合作部副主任李均锋为省联社揭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海深发表重要讲话。省联社理事长张良庆介绍了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刘乃云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4):37-38
新闻回放:2003年12月30日下午3点18分,贵州省政府石秀诗省长健步走上主席台,为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揭牌,在热烈的掌声和激昂的欢呼声中,我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份中首家省级农村信用联社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