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求平均值应该算是财务统计中比较常用的计算方法了。相信各位会使用Average函数来进行平均值的求解,比如求全年的月平均收入、所有人员的月平均工资等等。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除去一些特殊数据来求平均值,这时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进行求解呢?下面介绍一下“在Excel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示例如表1:  相似文献   

2.
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影响因素与粮食产能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耕地质量构成要素对粮食产量影响,探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途径和方法。[方法]文章选取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内近10年来的土地资源调查、农用地分等、耕地地力评价、粮食产能核算等多项成果数据,以4.645 0万个行政村为评价单元,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建立了耕地质量单因素变化及因素指标组合与粮食产能关系曲线,测算了多模型影响下耕地质量因素改变量对粮食产能的影响大小。[结果](1)耕地质量影响因素各指标分级变化会引起粮食产能改变,总体上,当耕地所处的环境因素改善后,粮食产能将不断增加,因素指标分级对粮食增产能力的影响大小各不相同,11个因素的理论最大增产量和平均增产能力排序大致相当,但最大与最小间相差约8倍;(2)自然质量分充分体现了因素指标组合状态,四次多项式是表示耕地质量因素组合与粮食产能最佳关系模型,即随着自然质量总分提高,标准粮产量提升值呈现"倒S"型变化,即自然质量总分每变化0.01个单位,标准粮提升或降低78.15kg/hm~2。[结论]该文成果为粮食核心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2013-2015年粳稻谷会检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数据显示粳稻谷出糙率和整精米率的变幅明显高于目前粮食行业国家标准《稻谷整精米率标准样品制备技术规范》关于原料选择的要求,部分技术内容已难以适应标准样品制备的实际,适度调整粳稻谷出糙率和整精米率的样品选择范围要求具有可行性。结合工作实际,对当前实物标准样品重视程度不够、使用率不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粮食产销和成本利润调查是国家制定价格政策的重要基础。根据国家粮食局的部署,四川省2010年选取邛崃、富顺、广汉、三台、阆中、长宁、渠县、巴中、安岳、仁寿等10个中籼稻主产县(市、区)作为调查对象.每县(市、区)各选择了10个农户,共100户调查样本.对2010年中籼稻产销和成本利润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9年,陕西省国有粮食企业积极推行“等量对冲、推陈储新”的储粮办法,明显扭转了粮食企业为存积压、亏损增加的被动局面,有效地促进了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为了进一步规范粮食企业“等量对冲、推陈储新”,加强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我们对陕西省咸阳、宝鸡、汉中 市部分县(市)粮食企业推行这项粮食储备的新方法以及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6.
《粮食问题研究》2009,(5):44-44
由于国家粮食统计制度重新修订,国家粮食局使用的统计软件随之进行了换代升级。为了使四川省粮食系统的基层统计人员尽快熟练操作新的统计软件系统。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四川省粮食局最近对全省290名市、州、县、部分基层粮食企业的统计人员进行了统计业务、计算机软件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掌握贵州省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从2014年3月开始对全省9个市(州)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情况进行了调研,以问卷调查表、实地调研和随机选取对象深入研究3个层次进行调查,通过对贵州省粮食质检机构及保障体系的调查,分析了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对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江苏省2020年新收获稻谷的质量现状,抽取了覆盖全省产粮大县(市)的1252份样品作为试验样品,依据《GB 1350—2009稻谷》和《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规定的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新收获稻谷三等及以上占比99.4%,粳稻出糙率平均值为82.0%,整精米率平均值为67.8%,水...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2006年度农户稻谷存粮损耗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农户稻谷存粮损耗情况,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农民开展科学储粮提供有效依据,根据国家粮食局《关于开展粮食流通统计专项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于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进行了为期1年的农户稻谷存粮损耗情况的跟踪调查,按每个市州抽选1个县,确定5户具有代表性的农户作为调查对象,并建立农户分月粮食收支登记台帐,每季度末通过过秤检斤方式确认粮食库存,年度末对全年农户稻谷存粮损耗数据进行测算,全省共调查了14个县市的70户农户.情况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江苏省2015年新收获粳稻的质量、品质现状,抽取了覆盖全省产粮大县(市)的1 391份样品作为试验样品,依据GB 1350-2009《稻谷》和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规定的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新收获粳稻三等以上稻谷占比95.9%,出糙率平均值80.3%,整精米率平均值64.3%,不完善粒平均值4.6%,谷外糙米平均值1.4%;达到《优质稻谷》国家标准三等要求的样品18份,占样品总数的6.5%。总体来说,2015年江苏新收获粳稻总体质量略差于2014年,其中南通、泰州等苏中地区粳稻质量较好;优质稻谷品质与2014年相比有所下降,主要优质品种是苏州和宿迁地区南粳系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受多种自然条件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因素影响,数据空间化难度很大。通过省级尺度粮食产量数据空间化的研究,探索提高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精度的方法及经验。[方法]以四川省为例,按照不同分区方案(全省不分区、分为5个综合农业分区),选择不同样本数据(县级粮食总产、县级平均粮食产量)为因变量,对应2种耕地类型(水田、旱地)面积数据为自变量,考虑2种模型参数(常数为0和不为0)拟合多元回归模型,对粮食数据进行空间化研究,并选择误差评价因子对空间化结果进行评价。[结果](1)不管采用县级粮食总产还是县平均粮食产量拟合,常数项设置为非0的,均是分区比不分区的结果精度要高;(2)不管采用县级粮食总产还是县平均粮食产量拟合,常数项设置为0的,均是分区比不分区的结果精度要高;(3)对比不分区和分区这2种方法,以县级粮食总产拟合的结果要比县级平均粮食产量拟合的结果精度要高。[结论]在省级粮食产量空间化时,以分县平均粮食产量为基础,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农业分区并且常数为0时拟合精度最高。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结合更多的影响因子进行粮食产量的空间化,以提高其数据重构精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资源视角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都将其列为重中之重.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地带和关键区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协调区域发展,必须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实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理念,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取向和主旨,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区域基础.[方法]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借助统计年鉴,通过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人均地区总产值、地区财政收入、人均地区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分析,比较13个粮食主产区和7个粮食主销区在10年间粮食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差距.[结果]粮食主产区在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等方面的生产规模优势和生产能力显著,对我国经济社会贡献巨大;粮食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粮食主产区需要支付高额的生产费用,承担运输成本与储存成本,无法通过市场获得补偿;粮食产销区之间囿于主体功能与发展责任的迥异而导致经济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人均地区总产值、地区财政收入、人均地区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差别.[结论]据此提出,必须实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需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价值选择与国家政策导向:应在中央政府、区域政府层面完善相应的政策:一是国家层面制定粮食主产区区域政策;二是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三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精准度;四是建立产销区利益联动机制;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标杆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先行,担当着全国农业发展经验总结、探索模式、理论升华的重任,分析国家及各省市县级产业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对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文章利用理论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产业园定义内涵和内在要求,利用2017—2021年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统计数据,以“国家级—省级—市县级”为基本框架,对各层面产业园创建和认定数量、主导产业发展、科技力量支撑和利益联结机制等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分析存在问题及提出对策建议。[结果](1)截止2021年底,共批准创建200个国家产业园,其中创建数量超过10个的有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和四川省4个省份;(2)主导产业选择涉及粮油、果蔬、茶叶、水产、畜禽、种业和中药材等七大类。(3)但产业园建设仍存在管理服务功夫不到规章制度削足适履、政策创新不够完善、科技支撑不够有力、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等问题。[结论]提出应明确各层级产业园定位和目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耕地质量等别特征与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清甘肃省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地区差异,整体把握全省耕地质量状况,以期为耕地保护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基于Arc GIS 10.0软件,以2015年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县级数据和省级汇总数据为主,采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法研究了省域范围内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采用对比研究法、分类统计法分析了全省、各市州及各区域的耕地质量状况。[结果](1)甘肃省存在4个中等质量耕地分布区域。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下的中等质量等值区逐渐缩小:在陇南逐步向东南方向缩进,在河西走廊逐步由张掖向西北缩进,在兰州白银一带由带状区域缩小至零星区块;(2)全省耕地质量分布在8~15等,平均为13.1等,比全国耕地平均等别低3.1等;(3)各市(州)和各二级区耕地质量等别差异明显,中等地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低等地集中在陇东和陇中地区。[结论]甘肃省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基于耕地质量的耕地保护策略值得决策部门进一步关注,应持续研究耕地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态势并在评价过程中考虑"土壤污染"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我国水果生产第一大省——陕西为研究区,以省级示范社表征高质量合作社,探究在果业领域和县域尺度显著影响其发育的因素及其作用,为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方法]文章筛选出429个高质量果业专业合作社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不平衡指数和探索性回归、地理探测器、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挖掘样本数量的空间分异性及其背后驱动力。[结果](1)陕西省高质量果业专业合作社分布的县际不平衡和同类地理集聚现象明显,与其主营果品生产的基地县和优势区高度耦合,体现出产业规模因素的影响;(2)果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数、户均果园面积、省级示范社总数、到西安市中心距离和人均耕地面积5个自变量,构成了解释县域高质量果业专业合作社发育的最优变量组合。其间尤其是前者与后三者分别交互作用后产生的非线性或双因子增强效应,而非各变量的独立和直接作用,是形成高质量合作社数量县际差异的主要驱动力;(3)影响高质量果业专业合作社发育的各因素效应均具有程度不等的空间变异,在不同县份的作用强度甚至方向都有差别。[结论]为促进高质量果业专业合作社发育,在县级层面,应综合施策,推动果业家庭农场经营规模适度扩大和质量提升,引导其牵头组建合作社并与后者协同发展;在省级层面,应着重考虑各地土地资源禀赋和果农经营规模的差异,分县指导、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地出让制度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出让制度改革中中国省级层面和江苏省地市级层面土地出让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各省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江苏省地级市的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平均值高于全国省级平均水平。研究结论:国家政策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和土地出让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不同省份间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存在明显差异,有的省份存在明显的"土地财政"现象;"土地财政"现象在低一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为支撑,计算出1995和2000年湖北省各市县植被覆盖指数及省级归一化系数。结果表明:1995到2000年湖北省级植被覆盖指数归一化系数从269.70增加到269.85,即植被覆盖率呈下降趋势;五年间湖北省植被覆盖指数平均降低了0.1。湖北省植被覆盖程度的空间分异主要受自然地理格局的控制,但是这种控制程度在逐步减弱;不同县域植被覆盖变化规律受制于人类活动尤其是土地利用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汇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云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汇总的方法,为省级汇总提供技术依据和理论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数据归纳法,以定量化为主的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建立了云南省农用地分等省级数据汇总方法体系。研究结论:本研究方法满足省级成果汇总要求,保证省级成果的可比性,以及省级与县级属性数据的可追溯性与空间分布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探明宁夏区域内粮食生产用水特征有助于提高该地区农水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方法 文章以粮食水足迹作为投入指标,粮食灰水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对2006—2020年宁夏18个县区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 (1)受粮食产量、播种面积以及种植结构的影响,宁夏粮食生产水足迹、灰水足迹地域分异明显,由北向南依次减少;(2)不同粮食品种灰水足迹不同,玉米的灰水足迹最多,造成的污染最严重,主要原因在于玉米播种面积较广,单位面积施氮量大于小麦和水稻;(3)剔除环境因素后发现,环境变量会夸大综合技术效率,导致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不同。结论 研究发现:宁夏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高于平均值的地区,如银川、永宁县、贺兰县等,主要受技术效率的影响;而低于平均值的地区,如平罗县、同心县、泾源县,受技术效率影响的同时也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为此,宁夏农业生产用水管理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重点关注单位面积氮肥施用量;继续推进节水型农业,实现粮食生产用水绿色效率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