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梳理河南省京广/京珠沿线区域概况和旅游发展特征基础上,分析了沿线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沿线旅游发展对策。河南省京广京珠沿线旅游资源密集,旅游产品多样,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不断增加,但旅游业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宣传和开发不够的原因。在市场、行业、区域等多种有利条件下,其旅游发展应重视整体旅游规划,加强旅游宣传和营销,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坚持发展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选择郑州、安阳和信阳为优先发展区位点,建设三条旅游短轴,加强区域旅游协作。  相似文献   

2.
城际铁路的建设为两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根据调查郑州到开封交通方式的每一次变化都对两地的旅游业带来重要的影响。而郑开城际铁路的开通不仅带动了沿线旅游景区的发展,也对两地旅游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区域之间同城化,以及资源的整合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利用相关数据分析郑开城际铁路建设的必要性,总结出对沿线各旅游景区的影响,并为郑州、开封两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赣东北旅游圈整合与空间合作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体分析赣东北区域旅游资源现状及其空间结构,旅游合作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基础上,借鉴并运用旅游圈整合及相关理论成果,系统地提出了构建赣东北旅游圈整合的基本构架和不同阶段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时空结构演化模式-多极核发展模式、点轴环状结构发展模式、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以及其它相应的旅游圈整合与空间合作发展模式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的倡议为我国森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以"一带一路"沿线14省(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4个一级指标和其对应的19个二级指标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森林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森林环境资源、森林旅游发展、森林生态建设、旅游从业人力资源4个主因子,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森林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分别为浙江、云南和广东。根据森林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划分为强森林旅游竞争力、较强森林旅游竞争力、较弱森林旅游竞争力、弱森林旅游竞争力4个等级,并对这不同等级森林旅游竞争力地区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述的黄河故道区, 系指自公元602年至1938年间黄河主流在河南省境内的迁徙改道、决溢泛滥形成的扇形区域,俗称"黄泛区",涉及新乡、安阳、濮阳、鹤壁、开封、商丘、周口及郑州等省辖市所属的28个县(区),分布面积约4.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100万.  相似文献   

6.
赵宣 《中国改革》2005,(5):77-77
河南省起重机械工业园区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起重机械特色工业园区和民营科技园区,位于郑州、开封、新乡、安阳、濮阳、荷泽等中原城市群中心腹地——长垣县。园区规划面积8.6km2,建成区面积3.753km2,总投资21.513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4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万英磅。2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从资源现状分析入手,构建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开评价体系,以区位商法、特尔菲法与加权求和的方法,对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潜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70~100分的一级开发区包括郑州、洛阳,46~69分的二级开发区包括焦作、新乡、济源、安阳、南阳、开封,30~45分的三级开发区包括驻马店、平顶山、三门峡、鹤壁、信阳,10~29分的四级开发区包括商丘、濮阳、漯河、许昌、周口。并分析河南省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对概念理解不够全面,缺少特色资源;旅游经济的带动性不足,旅游产业的外向度较低;资源开发不当,生态环境失衡;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水平需要提升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打造精品景区,发展高端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旅游外向度;加强规划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等资源开发策略,旨在为河南省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安阳曹操高陵的发现使得众多学者时安阳旅游开发充满幢憬,安阳市旅游竞争力是否会因增添了曹操高陵而有突飞猛进的变化.本文通过建立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和特尔非法,对比分析了安阳与厨边邻市及省内其它三大古都的旅游竞争力:整体看来,安阳城市旅游整体竞争力和旅游发展潜力较强;安阳城市旅游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影响安阳市旅游...  相似文献   

9.
运用2003年河南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采取多种定量方法对河南单体旅游资源的价值、代表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资源价值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评价,发现:河南整体水平较高,开展精品旅游的资源基础非常优厚;从代表性资源的价值分布上看,河南自然类和人文类旅游资源价值也都较高,但相对其数量,人文类资源的开发则显不足;空间分布上,河南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洛阳、郑州、焦作、平顶山和新乡等地区.  相似文献   

10.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产物。河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同时又是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有利条件。文章在河南省郑州、新乡、信阳、南阳、开封、商丘等地进行调研,运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了解河南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结合研究结论,该文分别从强化旅游基础设施、提高硬件接待水平;构建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环境,提高软件接待水平;开发创意农业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增强旅游参与性,提高旅游体验效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为农业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旅游资源的统筹发展已成为各旅游景区生存、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立,如何合理、可持续的统筹规划河南省南水北调沿线的旅游资源,增强旅游竞争力,已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南水北调沿线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提出了该沿线未来旅游资源统筹发展的方向、途径以及实现资源统筹发展的对策等构想。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旅游开发建设和旅游活动对旅游地产生的生态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对与旅游相关的物和人的管理方法,期望通过有效的生态管理措施来减少和调控旅游活动产生的不利生态影响,以保护旅游资源,使之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乡村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和浙江2省为参照,运用乡村旅游产业潜力和竞争力模型,使用42个具体指标,从旅游资源要素状况、旅游市场状况、相关产业状况、旅游企业状况、外部环境条件、政策保障与支持条件等6个方面,对福建省的乡村旅游产业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的乡村旅游产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要进一步提高产业的潜力和竞争力,需要将乡村旅游产业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基于乡村旅游的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以期对海南省全域旅游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资源与环境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经济系统竞争力和社会系统竞争力构成准则层,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最大隶属度,得出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综合评价值。[结果]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为88.79,处于二级水平,竞争力强。[结论]资源与环境在海南省休闲农庄竞争力中优势明显,且对全国市场具有重大的吸引力;独特的热带风光、较高空气质量指数以及经济特区、生态立省、国际旅游岛等政策优势是海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主要竞争力;海南省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中应重点关注差异化发展模式,把休闲农庄等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国际旅游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重点强化和突出热带、慢生活、富氧等独具地理和文化特色的元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SWOT战略分析下的环巢湖旅游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环巢湖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环巢湖旅游区具有明显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展机遇良好,但是也面临着发展资金不足、景点规模较小、与周边旅游区的激烈竞争等考验与挑战.为此提出政府主导、区域协作、品牌共建等战略,以促进该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藏作为世界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高原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使得生态旅游业已成为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不同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在生态旅游资源禀赋和生态旅游开展的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更客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根据西藏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案,兼顾行政区划与生态系统协调性原则、遵循资源同质性原则、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和注重生态文化性原则,对西藏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梳理和分类,采用四级区划分类单位系统,将西藏生态旅游目的地划分为3个生态旅游大区,即藏东南生态旅游大区、藏西北生态旅游大区、藏中南生态旅游大区;7个生态旅游区,即怒江源高原亚寒带半湿润高寒草甸生态旅游区、拉萨河流域文化生态旅游区、羌塘高原亚寒带半干旱草原生态区、阿里高原温带干旱荒漠生态区、藏东南山地热带雨林、季雨林生态旅游区、藏东高山深谷温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暗针叶林生态旅游区、藏南山原宽谷温带半干旱灌丛草甸生态旅游区21个生态旅游地,若干生态旅游景区,并对各个生态旅游区进行了概述,为提升西藏生态旅游旅游发展和管理水平,促进生态旅游与文化、生态融合发展,实现西藏世界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丰富,经济状况良好,区位条件优越,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在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一体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应树立“大旅游”观,统一打“中原城市群旅游”品牌,联合宣传营销,整合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企业竞争力,同时加强政府主导,培育一体化旅游市场,实现中原城市群的可持续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浙江乐清湾海岸带地区旅游资源赋存情况,认为以常规旅游为主,新兴旅游远未发展;旅游收入有待提高、旅游商品缺乏地方特色是该区旅游业存在的向题。提出了与楠溪江风光形成优势互补,建设雁荡山风景区旅游地形象,提高旅游收入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