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并购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进行研究,证实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对外投资对象为发达国家、并购动机为技术寻求型的直接投资活动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而对象为发展中国家、并购动机为资源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作用仅在并购后初期较为明显,长期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论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工资差异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理论分析结论表明,企业追求效率最大化情况下,母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对母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负向影响效应,而劳动生产率却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正向促进效应。同时以中国为母国,从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通过实证计量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有效验证,理论推导结论与实证分析结果基本吻合。研究发现,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抑制了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劳动生产率优势却促进了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际汇率对国内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影响不显著;国内资本成本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国外资本成本抑制着国内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业务;国外真实需求促进了国内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汇率风险对国内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兴起激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其动机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由于市场发展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别,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也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归纳发现,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较为集中,受东道国因素影响较多并大多有市场推动;而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较复杂多样,主要受母国因素影响且政府政策推动具有较大作用。这一比较研究也表明,在我国针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影响的研究中,应先考虑并区分不同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差异化结果。  相似文献   

4.
扩大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选取引进外商直接投资(I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FDI)两个指标,探讨开放的经济环境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数量逐年增多,但是质量有待改进;对外直接投资对自主创新所起的作用效果优于引进外资。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浪潮已经形成,然而中国对外投资企业面临比较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对此,本文基于融资约束视角研究城商行信贷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商行信贷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向影响;融资约束是影响路径,城商行信贷可以降低融资约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城商行信贷更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增强城商行信贷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作用,但货币政策冲击没有明显扩大城商行信贷影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差距;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增强城商行信贷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是以对外直接投资为渠道,借助于技术扩散实现获得技术优势或强化技术优势的目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得技术信息或先进技术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重要技术来源。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技术寻求动机不显著,削弱了对外投资获取技术的重要作用,由于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和政府均应重视通过对外投资获得技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得出,垄断优势论、邓宁的经济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说、规避贸易摩擦的动机理论能够解释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优势理论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优势理论并不能够解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同时,由于假外资的存在,策略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在我国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微观数据,本文运用混合最小二乘法研究移民网络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移民网络对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为非国有控股企业、采用绿地投资方式、投资东道国为发达国家时,促进作用更明显.调节机制检验表明:东道国制度质量与制度距离的...  相似文献   

9.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理论分析部分,着重探讨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其主流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及其动因进行了实证考查,结合以上理论分析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三层次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现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的差距。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要生存,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跨出国门,去适应国际大环境,参与国际竞争。本文从对外投资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两方面论述了中国应该增加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为例,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对主权债务风险与OFDI的结构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东道国外债规模与中国企业OFDI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及长期偿债能力则与OFDI存在正向联系,而且东道国长期偿债能力的提高对于OFDI的增长具有更大的积极作用。控制变量中东道国的经济规模、自然资源禀赋、制度质量及双边贸易规模四个因素也对OFDI形成正面的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企业OFDI中的市场和资源寻求动机。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理论界关于是否应该将发达国家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目标问题上产生的不同意见,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所面临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与能力的矛盾。实证检验证实我国企业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还是以与我国经贸关系密切、市场规模相对狭小的国家和地区为主。但从长远看,发达国家和地区应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深入地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员工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这种正向的"工资溢出"效应具有持续性而且还是逐年递增的。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也显著地拉大了企业内工资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员工收入的影响因东道国收入水平、企业经营范围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最后我们还尤其关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未明显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尽管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员工平均工资,但同时也显著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增长,正是由于后者的"生产率"效应部分地抵消了前者的"工资溢出"效应,进而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未能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了各主要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经验和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其次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从比较优势原则看.广大发展中国家应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从投资时机看,近期对东南亚各国发展产业转移型投资,对非洲各国发展工程承包型投资是有利时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早半拍”的原则,前苏联、东欧和中亚地区应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目标之一;从投资动机看,寻求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是欧美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中国可获数据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3~2016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自身效应路径显著促进了中国金融发展,而逆向技术溢出直接效应路径对金融效率、间接效应路径对金融结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不同路径作用大小不同。另外,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人力资本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对金融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中国金融发展,提高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重视经济发展内在质量的提升,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外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企业异质性理论,利用2008~2017年中国18大类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从投资深度及广度两方面系统识别并验证行业层面对外直接投资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非国有企业主导行业和第三产业样本中近似全要素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广度呈现显著负向关联;行业工资水平、行业规模、行业增加值则呈现显著正向关联;行业固定资产投入在部分回归分析中呈现显著负相关性。中国各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吸收情况与对外直接投资广度及深度间存在显著关联性,但正负影响作用视各样本不同估计结果有所差异。此外,所有权特征发挥作用有所不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序前5名的行业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的主导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显著,发展迅猛。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可获得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和ADF检验,运用OLS方法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主体和具体行业就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国内就业量有较小的替代作用,但对外商投资和港澳台...  相似文献   

18.
使用2002~2007年的企业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要素重配的影响,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要素重配综合效应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从分解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入效应、在位企业要素重配效应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退出效应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向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接连不断,其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在于融入全球供应链,获取逆向技术溢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会作用于企业、产业、国家三个层面,而企业通过模仿效应、嵌入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平台效应四个途径获取逆向技术溢出。中国企业应立足自身,合理选择技术获取型FDI的进入模式以有效获得逆向技术外溢。  相似文献   

20.
强调对外直接投资(OFDI)技术寻求动机对跨国企业出口强度的影响富有政策含义。在探讨OFDI技术寻求动机对出口强度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把浙江OFDI企业与东道国数据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 OFDI技术寻求动机对跨国企业出口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2)究其影响途径,企业生产率与盈利能力均显著正向影响跨国企业出口强度,然而,OFDI技术寻求动机对企业生产率产生正向效应的同时,OFDI面临竞争性的加强也会降低企业利润率;(3)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OFDI技术寻求动机对跨国企业出口强度的正向影响在发达国家相对较小。此外,基于企业所有制、规模与年龄等分组研究结果表明:OFDI技术寻求动机对不同类型跨国企业出口强度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研究可以为浙江实施OFDI拉动出口提供现实借鉴,也可以为国家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推动出口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地方视角的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