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梦霞 《魅力中国》2014,(27):224-224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社会、人文、种族等因素的影响,演化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哲学重人,重直觉思维。西方哲学重自然,重逻辑推理,以达到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都发端于西方近代哲学趋于终结的大背景下,二者有着相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但是,西方现代哲学力图推翻传统哲学的一切思想,否定传统哲学知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试图开辟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哲学的全新的思想领域。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和人的健全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改变社会不合理状况的动力和手段。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真正实现了思维方式上的变革。文章通过对西方现代哲学和马克思哲学在思维方式上进行的思维方式变革进行比较,认为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变革才是一场真正的思维方式变革,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扬弃一切旧哲学之后所建立的哲学不只是在具体的理论观点上与以往哲学不同,更重要的是它彻底打破了一切旧哲学由以出发的前提。它以新人本主义为根本出发点,直接面向人的实践和现实生活,弘扬确信远大理想,强调自觉能动作用,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以现代的辩证思维方法为锐器,为世界创造和提供“共生”的理念,使人的主体性、能动性、选择性成为实践中的灵魂与核心,使“个体”、“民族”、“人类”与“自然”四位一体地融汇成一个和谐的世界与社会。为此,只有持用这一现代辩证法,才能正确而深刻地检视西方旧式现代性的弊端和超越我国传统自在和谐观的旧视域,进而切实运用其功能,融通、调节与自我耦合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因素,真正构建起一个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供销合作社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中,也包括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供销合作社文化的基础,对供销合作社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哲学以人为核心,哲学思维的本质特征在于反思,追求真善美,关注人的生存.在社会科学化和科学社会化的今天,无论从自然科学学科本身的发展,还是从其社会效应来看,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思维,哲学和自然科学在当代应该携手共进.  相似文献   

6.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实践思维方式既是人类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性衍变和合规律性发展,也是马克思对人类哲学思维的批判性继承和根本性超越。实践性思维的形成不仅推动了哲学思维的转换与发展,而且更主要的是实现了哲学形态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我们认识哲学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哲学是对思想的思想;二是,哲学是对思维的反思。我们关注哲学不能忽视哲学的历史性与民族性。哲学的功用在于发挥人的本质能力完成人自身的超越。而完成自我超越的有两条路径,一条路探索人自身以外的世界,另一条路探索人如何生活。  相似文献   

8.
社会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发展观作为理论支撑,不同社会发展观的变迁是在哲学思维方式变革后才真正完成的。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依据现实国情和社会的发展诉求,提出和形成了解决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问题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其实质同样首先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问题。  相似文献   

9.
信息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势和行为方式,冲击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信息的客观存在性、相互映射、纵横联系的属性,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论证了世界的辩证蓝图,同时也引发了现代社会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0.
要做好哲学普及工作,突破哲学普及的瓶颈,必须学习邓小平的哲学思维,做到: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哲学通俗化;走群众路线,广泛传播哲学;贯彻唯物辩证法,同时做好研究和普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袁宏凯 《魅力中国》2010,(1X):212-212
科学技术本来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福于人类的事业、服务和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手段,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能贻害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从而使文明遭受破坏,这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异化。本文从科技的乐观和悲观主义出发,分析了两种观点对现代科技的影响,以及自然辩证法哲学对科技的重要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运用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坚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深化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人类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可分整体方式和片面方式。前者把人看作自然中的一员,后者把人看作自然中的中心。在这两种思维的消长和更新决定了神发展变化史。  相似文献   

14.
杨杰 《黑河学刊》2015,(2):17-19
实践是由人发起的改变主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它让对象世界按照人的尺度和需要发生变化。这种活动既发生在思维领域,也发生在日常生活的社会现实中。首先,对思维、思维活动和实践的概念进行厘清;其次,分析学界对理论自身是否属于实践这个理论问题的争论;最后,论证说明思维活动内涵于实践,即属于思维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朱熹的生态哲学包括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是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的生态哲学。在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实践中,重新探索和反省朱熹的生态哲学思想,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中也是巨擘级的存在。古希腊人又嗜酒,葡萄酒在古希腊社会充当着水的替代品,因此,"会饮"也成为古希腊独特而盛行的娱乐休闲方式之一。参加会饮的宾客多为当时的社会精英,因而会饮中谈论的主题也多是深刻而美好的。现存于世关于会饮而作的古典文,最著名的两篇就是柏拉图和色诺芬两人各自所作的《会饮篇》,二人都以恩师苏格拉底为主角,探讨关于"美"和"爱"的话题,由此而引发出苏格拉底式的哲学。现从柏拉图的《会饮篇》入手,浅探古希腊时代"酒"与"哲学"二者的关系,了解当时民众的社会生活,领略古希腊哲学神秘而诱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阿伦特晚年对思辨哲学的重视被称为"哲学转向",迄今学术界的关注大多是探讨其与康德相关的政治哲学内涵,却没有发现她意图建立一种前政治的哲学的全新立场。阿伦特摈弃近代形而上学的理论范式,她尝试通过对沉思生活的解读去重建古典理性的思维与纯粹显现之间的关系,并经由精神活动的内在调和来化解人们因为"无思"所导致的判断力匮乏,她区分了精神生活的三个层次:思维、意志与判断。其中,思维是重塑公民的政治判断力的前提。阿伦特对思维能力进行解析,论述了思维的自我显现原则、自我同一性与隐喻性,同时对思维能力作出细致的思想史考察。阿伦特指出:一种以苏格拉底思想为范型的前政治的公民哲学,能够促使人们致力于独立思考,进而在其介入政治行为时明辨善恶,远离极权政治对人们的戕害。  相似文献   

18.
周楠 《魅力中国》2014,(10):269-271
“斗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特点是“斗争哲学”产生的国际背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斗争哲学”产生的历史根据,中国共产党长期的弱势地位是“斗争哲学”产生的客观因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从“斗争哲学”转向“和谐哲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其现实合理性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的论述是中共执政理念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转变的理论依据,中共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是其执政理念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转变的现实依据。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科学处理和谐与斗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但缺少突破性。旧解读没有将历时性和统一性把握好,也没有将哲学主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互区别,这是其缺陷所在。现在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已经突破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转换为“人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问题”。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人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问题”仍将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卢梭作为法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在卢梭的哲学思想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政治理论,同样贯穿着深刻的历史哲学思考。卢梭将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路径划分为自然的平等时期、社会的不平等时期和社会契约的平等时期三个阶段,认为在这一演进变化过程中所显现出来的历史更是一部人性史,将人性的展开图景同样划分为人的自由本性、人的社会异化和人的天性复归三个层次,并且认为这种强烈的历史感和人的逻辑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在理性主导的时代,卢梭通过重新对理性的历史考察以及对道德情感的高扬,一方面肯定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另一方面通过历史主义原则和人性理解视域,使历史研究摒弃单一的纯理性思维,凸显启蒙时代下历史哲学的价值维度与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