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一、“两田制”改革的政策设计及实施过程 平度市“两田制”的基本内容是:按照公平和效率分离的原则,把耕地分成两类:一类为口粮田;另一类为承包田。口粮田承担农村社会保障职能,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属于自给性的生存资源,体现平均分配的福利原则,按人口平均划分。确定的数量依据是;(1)保证农民口粮,以每人每年225公斤计;(2)保证农户传统养殖所需的饲料,每年以喂养2头猪和10只鸡计,需400公斤粮食;(3)保证生产种子用粮,一般每亩20公斤。三项统算,人均每年需粮350公斤,按全年的粮食平均亩产650-700公斤,每人应划分口粮田0.5亩。在实际划分过程中,某些耕地资源相对宽裕的村庄,也可适当地多划几分口粮田。  相似文献   

5.
平度市“两田制”改革试验及其初步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度市位于胶东半岛西部,总面积31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5万亩,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全市共辖45处乡镇,1791个行政村,35万户,131.3万人口,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2.1亩。四年来,平度试验区从土地制度的改革试验入手,推行了以“划方招标、竞争承包”为主要内容的“两田制;并相继进行了土地承包管理、农村积累、农业服务、基层组织等配套制度建设建立了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一整套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7.
8.
9.
江苏省新洋农场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成功地探索出了新洋模式的“两田制”,即“多数人种少数田和少数人种多数田”的双层经营、统分结合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两田制”的实施,使农场的科技、管理、种子、农机、生态等优势充分得以发挥。但是这种模式仍然由农场预先垫付生产费和生活费,造成了大队对农场的依赖性,这在农业受市场和自然双重制约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农场的风险日益加大。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结构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为此,新洋农场进一步深化“两田制”改革,实行土地租赁经营,创办联合式家庭农场,全面推行机耕队改造,促进了农场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推行农地承包"两田制"的效果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万旺根,樊学良(一)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进入市场步伐的加快.农民的视野大大开阔,生产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在市场与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一些农民开始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有的经商办企业,有的外出打工闯...  相似文献   

11.
12.
近几年,农村兴起的两田制,重新构造了土地关系的利益结构和权利义务结构,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均田承包中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当前发展的趋势看,两田制是现实条件下,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一个生长点,并将作为土地制度建设的过渡形式发挥作用。 两田制在全国呈发展趋势 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少数地方一开始就是按人口平均承包土地的,也有少数地方按人劳比例承包,有的则试行了每人一份口粮田,其它土地按劳动力承包的办法,这就是最初出现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家庭承包制,其土地产权制度不符合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表现出产权主体不清晰等制度缺陷,无法适应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变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实行新型“两田制”,使农民拥有部分农村土地的完整产权,农村其余土地实行村民集体所有制,可以有产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缺陷所引发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个客观发展的过程,它不决定于人们的主观意志,因而不能拔苗助长,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必须采取积极稳妥的方针,因势利导,作出最佳的选择。 当前有一种意见,认为不必通过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来搞规模经营,即实行耕地的统一布局,统一提供社会化服务来谋取规模效益。当然,这种办法不失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5.
“双田制”,就是把承包地划分为口粮田和任务田两部分,前者按人均包到户,自种自收自用;后者作为完成国家任务和集体提留,实行按能承包或者按能按需相结合。这种经营形式,在60年代初作为对付“大锅饭”的一种变通,漳州市首先发端于边远贫穷地区,当时是口粮田分到户,征购田集体种,虽然几经批判,还是明亡暗存。到80年代初大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时,在一些人少地多的地方又再度被引用,但开头的六、七年,星星点点,此起彼落,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鄂州市在完善土地承包过程中,依据土地的双重功能和双重属性,结合农村改革的实践,探索出了以将无偿均田承包改有偿两田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承包办法,并在全市推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有偿两田制”形成的现实基础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但是,农村人口、劳力、产业结构等基本因素发生变化以后,新体制本身的准备不足,构造不充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在土地承包经营关系方面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7.
农地制度创新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客观上存在的区域差别和在农地经营上存在的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的比较优势,不同农地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别。如“两田制”尽管在全国都有表现,但最多的制度安排却集中于中部地区;“规模经营”则明显地在大城市郊区和沿海发达地区表现出较强烈地制度供给冲动。因此,本报告例举“两田制”、“规模经营”以及“四荒”使用权拍卖三种在全国范围最多分布、影响最大的三种比较典型的制度创新类别,分析其起源、方式和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安徽农垦为例,分析了农垦"两田制"的变化:身份田承包经营权因流转回农场而呈现价值化或股份化,身份田向招标田与农场统一经营田转化,招标田租赁权短期化。农垦"两田制"变化,因强化农场公司制规模经营,将引领农垦国有农用地权利体系重构为"所有权+农场国有农用地使用权+股权+招标田租赁权"。其中,身份田承包经营权面积比较少且已价值化或股份化,不宜定性为用益物权;农场统一经营田之使用权即为农场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宜按照用益物权的性质进行制度构造;而招标田租赁权因期限短、支配性弱,宜定性为债权。这一变化不同于集体农用地"三权分置"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延长权利链思路,会启迪宜强化"所有权+股权+以其他方式承包之土地经营权"的实施路径,并为重构集体农用地"三权分置"权利体系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9.
推进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基层干部普遍关注的问题,争议很大,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状况,大范围、大面积地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必须搞清几个基本问题:首先,是"官愿"还是"民愿"。当前,不少地方的土地规模经营,体现的不是农民的意愿而是县长、乡长的意见。调查表明,对于规模经营,农民有许多担心,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20.
积极稳妥地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江苏省委、省政府近年来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江苏省非农产业比较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条件比较成熟:不失时机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既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到苏州、扬州部分县(市、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对我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进行了一些解剖、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