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城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寻求解决方法。文章以大连市X镇Y村为例,该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现状差距较大、基本教育现状比较落后、基本思想现状不容乐观。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家长对子女的期待过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生活环境希望得到改善等是造成该村出现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需要从发挥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引导教育功能、加强留守儿童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管理机构的服务职能三个层面发力,不断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杨培丽 《魅力中国》2014,(22):212-2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许多儿童因此留守在家里,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生活上缺少照料,学习上缺少辅导,行为缺少教育。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不容乐观,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协调合作,来改变现有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夏立轩 《魅力中国》2009,(27):164-164
农村留守儿童是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心理、性格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意义重大,而寄宿制学校笔者认为是目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对最优方式和最现实途径,也是留守儿童的发展趋势。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4.
杨静慧 《乡镇经济》2011,2(3):36-39
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家庭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明确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变革教育机制,强化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涉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国家未来和谐发展的大局。从叙事中不难看出,我国留守儿童的教育形势严峻。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是每—个教育研究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个有着十几年留守儿童亲身经验的教育研究者,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抓住根本,我建议从如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现象。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发展等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其中家庭教育问题更是令人担忧。家庭教育的缺损和不当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最直接最根本原因;学校教育乏力、社会教育环境复杂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解决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张志华 《发展》2013,(5):90-90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是重智轻德教育观、师德建设的不足、教育的形式单一、教育的方法简单。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着重解决学生自身、教师与学生、学校与教师学生的问题,其路径包括重视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改造少数民族思想道德本土资源,改进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地区500个留守儿童监护人的问卷调查,在对留守儿童生存、受教育、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和总结了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生活和受教育问题,情感和人际交往问题等,并从社会、政府、学校和家庭等多个角度入手,通过列联分析法进一步剖析了造成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并最终提出一系列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庞小燕 《理论观察》2007,(2):105-106
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是城镇化中伴随农民流动转移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当前,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环境不容乐观,如家庭教育不够充分、学校教育问题严峻、农村滞后文化环境制约等,这给留守子女的身心成长带来一定冲击和影响。因此,必须加以研究,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