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结算是哈尔滨市兆麟支行的一项传统中间业务。建行四年来,该行坚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做大做强国际结算业务的总体工作思路,努力克服同业竞争以及机构调整给本行国际结算业务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拓展结算市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推进业务创新,在严格防范业务风险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顺利开展中间业务的前提、关键。人们传统观念认为,商业银行仅仅办理存款、贷款、结算业务,中间业务仅是“副业”。现在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提高员工对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中间业务是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的业务,在“以客户为中心”的今天,发展中间业务能起到服务客户、联系客户、稳定客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间业务是金融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客观要求,是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中间业务纷繁复杂,且产生基础、特性、发展条件有着巨大差别,作为发展中间业务主体的商业银行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各类中间业务的风险特征,以便制定发展策略。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1、结算性中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推动,国内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利用现有资金、技术、网点和结算方面的优势发展各项中间业务,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已发展到260种之多,主要有本外币结算、代理、银行卡、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入世,市场大规模开放,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以其收费有保障,效益显现快,成为各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重点。同时国际结算涉及的收费时间长、贸易双方国籍不同、交易条款繁杂、国际市场多变的情况都决定了其收汇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贸易性融资在国际结算中必不可少,离开融资去谈论国际结算只能是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的监管与内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而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较低,但收益与风险始终是相伴随的,中间业务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带来函 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发中间业务时,必须坚持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完善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中间业务是相对于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等资产负债业务而言的,具有比较宽泛的范畴。根据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的定义和分类,中间业务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与负债,形成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主要分为结算支付类、银行卡类、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咨询顾  相似文献   

8.
《中国投资管理》2007,(10):26-28
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支付中介,资金清算的服务。资产负债业务规模的扩大推动着结算业务的发展,而结算业务的发展又促使资产负债业务不断拓展。结算业务既是银行中间业务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还是开展其他中间业务的桥梁和纽带。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更是商业银行品牌的象征和市场竞争力的体现,甚至成为“锁定”客户和拓展业务的重要手段和支撑。加强对结算业务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支付结算业务水平,不仅有助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而且可以提高建设银行各项业务特别是中间业务的市场竞争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农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路和对策高凌云一、农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和条件分析从农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来看,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一)中间业务的种类较少。除传统中间业务中的代理、结算业务外,咨询、信托、租赁等业务开办得很少;贷款承诺等业务基本上没开发;金...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合水县为例,总结了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了支付结算能够带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但各行之间存在差异。之后分析了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发展存在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滞后、双重管理体制不利于支付结算管理、收费不规范、基层银行机构不重视结算业务营销、新型产品在农村推广难度大等障碍,最后提出了相应地加快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该业务的对策措施,并阐述了发展中间业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内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减少,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对于资产负债业务而言,中间业务的风险较低,但收益和风险始终是相伴的,中间业务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一、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发展中间业务的战略意义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直接占用自身资金、以中间人身份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相应手续费的一种业务。中间业务的种类主要包括结算性中间业务、担保性中间业务、融资性中间业务、管理性中间业务,其他如咨询评估、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中间业务的主要特点是成本小、风险低、利润高。在西方现代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成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重的三大支柱业务,如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2000年末已超过40%。随着经济市场化、生产社会化、投资多元化,投资边际收益呈递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省农行经营传统的中间业务主要是汇兑结算,部分网点也经营代收代付、代发工资、代理业务等。但总体来看,中间业务起点低,品种少,规模小。中间业务的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中间业务所占收入比重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差距甚远,就是与国内其他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大力开拓和发展中间业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王飞 《金融纵横》2001,(9):56-56
一、对已开办的传统中间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规范管理。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结算类、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中间业务和其它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现已开办的传统中间业务大体可分为:结算、信用卡、  相似文献   

16.
李廉 《现代金融》2012,(10):54-55
大力维护和挖掘中高端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实现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联动、协调发展。对中间业务发展进行全面跟踪、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力促中间业务快速发展。规范中间业务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严防跑冒滴漏,深入实施结算账户拓展工程,扩充结算客户数量;  相似文献   

17.
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大多数停留于操作简单的结算类和代理类业务上,传统的结算业务、服务性的代理收付款业务品种占60%以上,商业银行仅将中间业务作为揽存的一种手段,作为传统存贷业务的配角经营,科技投入低,创新能力不足,致使其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科技投入相对不足,如处于中间业务第一线的POS、ATM机在基层网点数量较少,发生故障中断使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影响了业务发展。三是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观念尚未从根本上转变,缺少专门从事中间业务经营的机构,大多由零售业务部门或储蓄部门代理,经营与管理人员都是兼职,普遍存在临柜人员兼办中间业务现象,中间业务的经营与管理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发挥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中间业务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其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日益加大。其创新和拓展对银行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我国银行业也认识到了中间业务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中间业务立法的滞后,使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面临较多的法律风险,从而在一定限度上制约了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为防范中间业务的风险,推动我国中间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银行需要谨慎操作、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合法创新、防范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带来的风险以及加强财务制度的监督;同时,希望有关部门能在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早日完善发展中间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9.
当前,各商业银行纷纷将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上了新的议事日程,这是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将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史上的一次新的飞跃。营业部办公室联合相关业务部门对中间业务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一、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经过几年发展,营业部中间业务已形成一定规模,市场基础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八大类三十六项中间业务中,目前,开办了七大类二十余项,2002年实现收入1078万元,同比增加400万元。(一)支付结算业务。目前开办的人民币支付结算类业务有全国联行、省辖联行、同城结算、大额支付、实时汇兑、网内往来六种;外币结算有汇出汇款、西联汇款、进口代收、跟单托收、支票托收、旅行支票托收等。支付结算是  相似文献   

20.
1、调整策略 随着同业竞争的加剧,外币存贷款实际利差将越来越缩小。依靠以存贷款利差为主,提高外汇经营效益将变得越来越难。根据国际经验,大力发展外汇中间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益是一条必由之路。中间业务不占用银行自身的资金,依靠银行的信息、技术、人才为客户提供服务,减少了利率波动对资金营运和经营效益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调整经营策略,从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经营策略转移到以大力发展外汇中间业务为主的经营策略上来。要抓源头,加大对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出口结算和汇款业务的竞争力度,重点抓好出口交单和来证通知业务。要积极发展个人光票托收,把滞留在境外的个人外币存款通过光票托收揽到境内。要进一步发展结售汇业务,增加汇兑收益。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稳妥地发展代客外汇资产管理和个人外汇买卖业务,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扩大中间业务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