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智慧城市,是我国"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举措。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结合我国城市的实际,提出了智慧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框架,并对框架各部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智慧城市是城市数字化向智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城市发展困境的最佳途径.在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的研究文献进行搜集、 整理、 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从智慧城市的内涵、 建设途径与问题以及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梳理分类,并加以评析.最后对未来智慧城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博览会的主题为"智慧城市改变世界",属于全球最大规模的智慧城市会展活动,汇聚了国际众多优秀的城市、专家、公司和产品,提供了世界智慧产业的发展全景。经评选,巴西里约热内卢获得了"世界最佳智慧城市"的称号。该城市的运营管理中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由国家科技部、上海世博会执委会、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以及无锡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主题论坛前不久在无锡举行. 自人类创造城市以来,城市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始终相互促进、互为依托,历届世博会更是各国最新科技成果的集中展示.上海世博会将秉承世博会的传统,贯穿人、城市与地球和谐共处的理念,汇聚全球科技,集中人类智慧,共同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正>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在国内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但由于城市数据不够开放,智慧城市的功能大打折扣,智慧城市正面临"信息孤岛"的羁绊,期待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法制来推动政府数据的开放和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近期,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智慧城市被纳入规划之中。规划明确要求,要推进  相似文献   

6.
智慧城市建设是继互联网以后世界城市发展载体的又一次革命性升级,它将伴随人类生存与发展方式的全方位变革,目标是在城市网络、交通、医疗、教育、商贸、生产等各领域,运用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传感等技术,实现生产、生活的全方位增能、提速、便捷、优质。新近举办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国际比较与上海践行专家论坛",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诸多富有前瞻性的学术对策;同时,论坛也为专家学者营造了智慧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案例共享、交互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展区中,人们将能看到来自全世界的城市如何解决一个个关于生活或生态方面的难题。这些堪称最经典的城市案例,将引导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创新意义,在于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参与者——城市。这是一个可以集全球城市之智慧,把已领先一步且有价值的优秀实践方案和实物展现出来,并启发更多城市建设与管理者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展区中,人们将能看到来自全世界的城市们,是如何解决一个个关于生活或生态方面的难题,这些堪称最经典的城市案例将引导着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创新,在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引入一个全新的参与者——城市。这是一个可以集全球城市之智慧,把已领先一步创造有价值的优秀实践方案和实物展出来,启发更多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迁移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已成为最大的碳排放实体,对环境造成了极重的负担。21世纪是全球国际大都市之间的竞争和较量。生态环境问题与全球变暖使得未来城市竞争日趋生态化,这种格局和趋势形成了当今世界城市竞争的时代背景,并改变了城市竞争的基本战略。本文以城市碳管理的本质与内涵为逻辑起点,从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出发,以计划、目标、执行等多方面的战略要素为基础,系统构建城市碳管理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展区中,人们将能看到来自全世界的城市如何解决一个个关于生活或生态方面的难题.这些堪称最经典的城市案例,将引导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 "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创新意义,在于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参与者--城市.这是一个可以集全球城市之智慧,把已领先一步且有价值的优秀实践方案和实物展现出来,并启发更多城市建设与管理者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将城市物理实体空间在数字虚拟空间中进行数字化映射。在数字孪生智慧城市实践应用过程中,可以提供面向管理者、用户及服务的多元应用场景。各地政府部门应正确界定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的理念内涵,基于全面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级数字资产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新型业务场景落地三个维度推进数字孪生智慧城市建设,并加强制度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与技术保障等,以推动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交通自由?很多人的回答是拥有一辆车。但其实你真正想要的是以安全、舒适的方式自由移动。MIT"智慧城市"研究小组正在用"城市流动系统"来改变人们的这种误解。须知,生活的理想从来都不是某件实物,而是过程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科技交流已经成为维系我国与邻邦日本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2012年6月21日假座上海科学会堂举办了“2012年中日科学技术研讨会”,主题为“科技创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这既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与日本技术士会近畿本部间友好合作的重要象征,也是汇聚中日工程技术智慧、增进民间工程技术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论坛所展开的热烈交流,既造福两国人民,更受益人类未来.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建设对各地政府都是一个新题目——没有范例、没有唯一的答案,它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今天的信息化形势远非以往所能相比,因此不能用静态思维、独家思维、工程思维来解决智慧城市的规划问题,智慧城市规划需要有新的思想方法。新思想方法应包含:智慧城市关键不在信息技术,而在智慧发展与积累机制;智慧城市超出了信息化范畴,城市定位需要大智慧;智慧城市效益来自市场的自组织机制;政府应与市场合理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5.
智慧城市建设的全球共识与我国的提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智慧城市是人类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未来数十年,将是智慧地球、智慧国家、智慧城市崛起的战略机遇期。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提振策略主要包括:一、致力构建生态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体系总体框架;二、完善政府主导、行业参与、市场补充、有机分合的管理制度;三、开发政府监管、特许运营、全市一体的网络平台;四、构建总源一体、设密分类、有序共享、安全保障的公共信息资源体系;五、完善政府管控、有序承载、有偿服务的城市公共网络平台;六、建立政府责任不卸、具体操作不包、社会监督不弱、服务质量不差的智慧城市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城市竞争产生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一个重要经济主体,然而现实经济社会中,城市竞争之所以产生是城市所处的社会分工体系,城市综合实力,产业构成以及产品、服务结构,城市定位或者城市战略等四个主要因素引起。城市为了争取更多的社会经济资源,参与了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通过竞争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优势。提高城市整体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7.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二者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在分析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现状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社会、基础设施与技术和数据4个维度以及公共服务等10个方面构建了智慧城市核心要素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利益相关者及其作用,并从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使用者4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构建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智慧城市价值创造的5P模型。指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是一个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传递并实现价值的过程,价值是这个过程的核心,各利益相关者是价值创造的节点,智慧城市建设成功与否在于价值是否成功创造、传递并实现。  相似文献   

19.
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促使人们对排水系统的质量需求不断提升,但城市基础设施普遍存在自然滞水、蓄水能力不足的缺点。在强降水环境下,市政道路存在行洪快速,积水难以有效排除等内涝情况。因此来说,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化监测控制技术进行城市智慧排水系统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城市智慧排水系统功能及技术应用,并对排水系统泵站控制架构进行了要点分析,旨在为城市排水系统高效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欧洲、新加坡、韩国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这些国家注重政府与市场的合力的引导作用,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技术创新的支撑功能、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科技人才的聚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动力。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充分认识政府与社会两方面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积极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广泛融资,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提高城市智慧应用的普及率,倡导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加速中国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