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桂林市中医医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该院2011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消耗量、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以销售金额、消耗量统计第三代头孢菌素占主流,以DDDs统计三类头孢构成比分布较均衡.结论该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比较合理,应严格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疗程和数量,促进抗菌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广州市南沙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患者7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患者192例,第二代314例,第三代217例。统计所有患者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销售金额,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查耐药情况。结果第一代、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以静脉注射为主,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静脉注射与肌内注射比例相当;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最高,其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217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中头孢他啶不合理用药7例,头孢曲松钠不合理用药9例,不合理用药率为7.37%;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18例,占8.29%,其中消化系统8例(3.69%),过敏反应5例(2.30%),血液系统3例(1.38%),泌尿系统2例(0.92%);临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平均耐药率为33.67%,对头孢曲松钠平均耐药率为57.64%。结论本院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较为合理,在临床治疗时需充分掌握每种药物的应用方法和药理作用,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为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44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年龄段在39~58岁,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P<0.05);临床表现主要以损害神经系统为主,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的发生率(P<0.05)。结论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时要充分对症治疗,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今后应重视总结新一代头孢菌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B/A值、日均费用等药物利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用药频度排名前3位者依次是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体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随机从我院药物管理室中抽取几种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将其用药频度(简称DDDs)和药剂类型和前两代进行比较,并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药物的成人用药剂量和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1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杭菌药物的DDDs为11.18,高于第一代的3.84,低于第二代的17.29。2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杭菌药物中的常用药物为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成人用药以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为主要用药方式,且具有相应性的药理特征。结论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只有清楚掌握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特征,才能够为合理用药提供保障,确保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在口服喹诺酮类药物中,销售金额处于前三位的是加替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氟罗沙星胶囊;在注射喹诺酮类药物中,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列前四位的有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加替沙星针、氟罗沙星针、依诺沙星注射液。结论我院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应进一步加强其使用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儿科门诊处方1054张,分别统计抗菌药物处方数、所占百分比及联合用药情况等内容。结果在随机抽取的1054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749张,各类抗菌药物使用由高到低依次为大环内酯类358例,头孢菌素类325例,青霉素类22例,喹诺酮类3例,其他类5例。结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凭经验用药、用药针对性较差、无指征用药及联合使用不合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物应用现状、分析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用量排序的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采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在此期间,最常用的三种抗肿瘤药物依次为紫杉醇注射液、康艾注射液、注射用香菇多糖;用药数量前3位的依次为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结论我院2011—2012年主要以抗肿瘤中药作为抗肿瘤治疗药物,用药剂量合理,无用药过量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门诊2009年~2011年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排序、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口服降糖药物DDDs总值、年用药总量和年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DDDs值排前三的分别是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结论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片和瑞格列奈片为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一线药物,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资料,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对销售中药注射剂金额排名前三位的科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以活血化瘀为主,使用较为集中,以血栓通、丹红注射液用量最大,销量前三位的品种B/A均为1,即销售金额与DDDs同步较好,使用较为合理。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总体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