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1周,再行替普瑞酮联合雷贝拉唑巩固治疗5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1周,再行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巩固治疗5周。结果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90.6%、溃疡愈合率为87.5%、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62.5%、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可更好地根除Hp,提高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及总有效率,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四种常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药费水平.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兰索拉唑、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费水平.结果 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组疗效较好,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组疗效较差,且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费用奥美拉唑组最低,雷贝拉唑组最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四种质子泵抑制剂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水平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在临床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诊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8例,均分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雷尼替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100.00%。其Hp的根除率为91.18%;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无严重症状。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9%。其中Hp根除率为76.47%;也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无严重症状。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在采用常规药物和对胃黏膜保护药物的同时,使用兰索拉唑作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明显比雷尼替丁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对Hp根除效果好,还具有用量少、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张丹  闫伟 《中国药物经济学》2022,(1):114-116,120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联合喷洒血凝酶、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盘锦市人民医院收治10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PPI治疗(兰索拉唑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内镜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两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四联疗法,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6.88%,对照组为组81.25%(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高,患者顺应性好,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70例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佳,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阿昔洛韦静脉滴注,试验组采用阿昔洛韦静脉滴注联合康复新液湿敷黏膜。观察两组的溃疡愈合情况,并计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64, P<0.01)。试验组溃疡愈合时间为(3.13±0.34)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不同方案对根治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7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莫西沙星和奥硝唑的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而未治愈的对照组患者再接受莫西沙星组治疗,最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71.8%;对照组未治愈患者再接受莫西沙星组的治疗,治愈率达81.8%。结论采用莫西沙星的治疗方案对于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效果突出,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统计了6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行奥美拉唑联合立止血治疗;对照组行雷尼替丁联合氨甲苯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28.57%和总有效率71.43%。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证实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8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和呋喃唑酮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和呋喃唑酮进行治疗。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50/54),优于对照组83.3%(45/54)的总有效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较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具有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Hp转阴46例,占95.8%;对照组转阴30例,占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反酸、腹痛、嗳气、反胃、烧心等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8例中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溃疡面的早期愈合,减少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3%,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具有安全、经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观察组复发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护理模式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化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取的80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活检确诊。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还给予具有预防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新型护理治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对照组为75%,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对新型护理模式满意度很高。结论新型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为广大消化性溃疡患者谋福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治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400mg/次,1次/d,对照组口服盐酸多西环素胶囊0.1g/次,2次/d,疗程均为12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94%,病原体清除率为85.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2%,病原体清除率为7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疗效优于盐酸多西环素胶囊,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为小儿消化性溃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自愿原则方式进行分组,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针对性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治愈36例,显效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上,采用针对性的治疗能够使患儿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金霉素眼膏治疗小儿口角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患儿均给予金霉素眼膏治疗,对照组48例患儿均给予常规抗生素软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72.9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复发率为0.00%,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12.5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霉素眼膏治疗小儿口角炎,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疗效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新联合复方氯已定含漱液用于治疗压疮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压疮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康复新与复方氯已定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已定治疗。治疗4 d后,分别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和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与复方氯已定联合用药提高了压疮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并且缩短了病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两组患者均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联合阿莫西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能够较好地根除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将120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的观察组、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3周后的疗效及1年复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25.9%,对照组1年复发率为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