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过去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和出口带动,但是投资和出口过旺而消费需求不足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所以,我国经济增长应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一直低迷,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财税体制不合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必须完善现行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2.
《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B12):43-43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教授就“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话题发表观点,他表示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可以说这是十七大在经济方面提出的一个最重要的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将会影响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影响十一五,影响到2020年。发展方式转变从三方面进行,一个是经济增长过去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变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第二,由过去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来拉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第三,经济增长由过去过度的依赖物质资源的消耗转变到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三个转变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在调整需求结构、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生产要素质量、改善生产要素的组合结构三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将具有一个相对宽松和不断向好的国际环境,高油价和高初级产品价格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有新减弱,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抬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会明显增加。为此,我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从经济发展的“有快有好”迈向“又好又快”。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强调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需求的增长最终仍然需要依靠消费的增长来实现,其自身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没有消费需求增长的支持,投资需求增长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将会大量闲置,不论是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还是投资需求增长本身,都不可能持续。因此,要使投资与消费比例协调,必须实施相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依赖出口与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日益显示其弊端,因此,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选择。在我国目前阶段,扩大内需既有其现实基础,又有障碍性因素,而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利用优势,克服障碍,为扩大内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依赖出口与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日益显示其弊端,因此,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选择.在我国目前阶段,扩大内需既有其现实基础,又有障碍性因素,而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利用优势,克服障碍,为扩大内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应对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对经济发展模式有了新的思考与定位,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这一既影响宏观经济,又牵动百姓生活的经济行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登上提振经济的前台。  相似文献   

9.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为下一步工业流通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全省经贸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统筹兼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  相似文献   

11.
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新要求,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的发展目标的根本举措.未来十几年,能不能把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保持下去,取决于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包括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相似文献   

12.
《财务与会计》2011,(5):4-4
国家主席胡锦涛4月15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胡锦涛指出,中国未来5年将着力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建立长效机制,释放消费潜力,着力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  相似文献   

13.
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协调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增长的动力,从根本上讲来自需求。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十分显著。从扩大内需的两个主要内容--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来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要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并保持今后经济长期、快速、健康发展,仅仅依靠投资的增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保证消费需求的协调增长。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因此应把鼓励和促进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大措施,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外物流》2008,(1):35-36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治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实现投资和消费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实现投资和消费协调发展,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温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之一是“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而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被称为刺激经济,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三驾马车。文章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三大需求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出口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牛小慧  贾薇  金顺爱 《数据》2013,(10):12-13
启动内需的重点应是扩大居民消费,用居民消费带动整个国内市场的发展。为了应对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009年以来,国家和北京市陆续出台了多项扩大居民消费的鼓励政策,家电促销、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经验表明,中等收入者在一个国家所占的比重越大,社会就越稳定。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就要将中等收入者转变为居民消费的主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把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作为扩大内需的重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而不是建立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者协调作用的基础上,带来了产能过剩,对出口严重依赖的经济增长困境,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内需,而农村消费在内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拓展中国农村消费市场,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也是保证我国城乡经济平衡运行、快速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是经济研究的重点,当然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归宿.最近几年,国家、省和市都出台了很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希望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了经济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就要求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以前依赖出口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再可行,必须把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到消费上面,消费也是经济发展的归宿.本文围绕扬州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需求,分析影响扬州城乡居民收入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并寻求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