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信制造股:走势日趋分化 入世将给我国的电信设备制造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电信设备市场开放较早,世界上所有大的设备制造企业都已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已获得了国民待遇,甚至获得了超国民待遇.中国市场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电信设备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2.
汪红霞 《当代通信》2005,(24):36-37
年初中国电信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实现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变,由此拉开了我国电信企业全面转型的序幕。电信制造业和电信运营业是电信产业链中紧密相连的上下游关系,电信运营商在转型过程中运作思路、商业模式和投资理念的变化,对电信制造业必然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由电信运营商投资驱动的电信制造业高速发展已成为历史,设备制造商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利润大幅压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设备制造商的生存压力空前加大。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电信制造业要走出困境、实现新一轮的增长,只有进行方向性的、革命性的变革,才能赢得继续生存的机会和持续发展的空间。转型,已成为摆在各大设备制造商面前不可回避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以来,全球经济增长趋缓的阴影开始蔓延到电信设备制造业.投资过度、盈利指标恶化、信用等级下降、现金周转困难,使多年来一直稳健发展的电信设备制造企业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荡.据有关媒体调查显示,在今年年初的3个月内,全球电信行业宣布的裁员总数已近30万.日前,电信设备制造企业陆续公布了最新季度财务报表,从报表提供的数据看,许多跨国公司仍未摆脱衰退困境.有关人士预测,全球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目前仍然未跌到谷底,企业投资疲软的状况可能要持续到今年年底.  相似文献   

4.
电信发展概况芬兰是北欧国家,1995年成为欧盟成员国。1999年,芬兰人口为515.8万,城市人口占60%,首都赫尔辛基人口约50万。芬兰与瑞典、挪威及俄罗斯接壤,国土面积为33.7万平方公里。该国电信制造业发达,诺基亚公司是全球闻名的电信设备制造大公司,芬兰的电信服务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移动网业务的发展令人瞩目。1985年至1994年间,芬兰逐步推进电信自由化进程。八十年代后期,邮电部首先实现公司化,改制成立“芬兰电信公司”( Telecom Finland,1998年更名为Sonera有限责任公司),垄断经营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固定本地电话业务,…  相似文献   

5.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全球电信业乌云笼罩 2001年全球电信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沿着产业链条,从制造业到运营业再回到制造业,这股寒流扫荡了整个电信产业.滑坡、裁员、大幅下跌等字眼成了描述全球电信业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朱金周 《当代通信》2004,(18):10-12
“走出去”是培育中国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电信运营业和制造业分处于产业链的上下游。二携手“走出去”必将对促进我国通信业开拓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5月30日,信息产业部在京召开信息产业通信制造与运营企业联合“走出去”座谈会,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共同探  相似文献   

7.
企业与行业有共生的关系,在发展环境和成长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共性,但是企业毕竟是一个独立单位,企业有自主发展的权利,所以它与行业的关系又有松散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彭晓芳 《中国电信建设》1999,11(5):16-17,20
随著中国通信设备制造技术、生产水平的提高,信息产业部加大了扶持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力度,在国内电信运营和设备制造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通信网国产设备装备术平进一步提高。1998年新增固定网交换机中,国内生产设备占98%,新增光传输设备中,预计国内生产设备超过50%,光缆、电缆基本都用国内产品,网上所用其他设备均有国内产品较大份额。特别是国产移动通信设备,在1998年开始有所作为,除合资企业继续为移动通信网提供装备外、自主研制开发企业生产的设备已在网上开通试用。  相似文献   

9.
电信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来,互联互通问题备受关注,众多国家将其视为规范规制、建设一个公平竞争电信市场的切入点。能否与主导电信运营商之间进行有效的互联互通不仅关系到新兴运营商的“生死存亡”,而且关系到电信市场开放政策的成败。随着中国电信业多家运营商竞争格局的形成,各网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尖锐化,互联互通问题成为电信监管的难点,也是新的《电信法》立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服务被认为是不能均衡生产的有形产品,但是携程网将制造业的六西格玛管理思想引入服务领域,提出了"像制造企业一样生产服务"的口号,将呼叫中心标准的服务流程分段操作,量化成具体的服务环节,实现了服务提供的制造化。为此,我们可以想见,服务可以均衡提供,而均衡服务有利于企业的资源运用和长久发展。在电信运营领域,服务提供的不均衡性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服务比重、服务质量、服务成本、服务形式、服务叠加性等方面,笔者试图通过均衡理论溯源,探讨在电信运营领域均衡理论的适用性以及运用均衡服务策略解决服务过程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邮政》2006,(6):1-1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诺基亚的大名如雷灌耳,但这个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巨头,成立之初仅是一个木浆加工厂,从1865年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一直惨淡经营。上个世纪后期,诺基亚调整经营战略,集中力量进军电信设备制造领域,终于成为全球数字通信技术的先驱,在短短的几年里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12.
《邮电企业管理》2010,(12):64-66
广州亚运会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创造了无限两机,而事实上,对于众多行业和企业来说,厂州亚运会也是机会遍地的商业舞台。在“中国制造”引人瞩目、中国经济举足轻重的大背景下,厂州亚运会尤其成为中外企业同台比拼的另种赛场——借助亚运会的独特平台,打品牌、抢眼球、圈市场、谋商机,创造了令人惊讶的商业奇迹。常言道,开卷有益。希望通过学习和借鉴业外企业在重大事件营销过程中的经验,帮助电信运营商开拓思路,更新理念,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过程方法”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之一,也是2000版ISO 9000族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论基础之一,本文试图结合ISO 9001:2000标准,就电信运营企业的特点,运用过程方法对电信运营企业供方管理做一些分析和探讨。1.供方的重要性电信运营企业的四个主要活动领域——工程设计与建设、运行维护、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供方,供方已经成为电信运营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供方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电信运营企业。例如:*电信运营企业大多将电信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外包给专业的设计院所和施工队,但是当网络质量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徐贵宝 《当代通信》2005,(22):36-38
依据WTO的承诺,2005年后我国的电信产业将对外资逐步开放,为了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管是电信运营企业,还是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其国际化经营形式都已经势在必行。因此,鼓励两业统筹规划国内国际市场的关系,积极探索两个产业联合开拓国际市场的高效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我国电信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代通信》2004,(13):13-15
电信规划是电信行业、企业发展的指南。电信业“十一五”规划做为电信强国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信息产业部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王旭东部长任组长的信息产业(包括通信业、无线电管理和电子制造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合理地编制电信业“十五”规划对于实现电信强国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电信服务业在过去十年有了高速发展,出现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等世界级的通信公司和一些新兴公司。同时,中国电信市场也令全球瞩目,炙手可热。全球知名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都看好中国市场,而本土的通信制造企业也在这段时间取得了长足进步。[编按]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电信用户委员会成立于2001年3月13日,成员来自社会各界电信用户代表,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代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新闻媒体的代表等共39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电信界对于第三代移动通信(即3G)的争论非常激烈。概括起来,各方面的态度如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对此非常积极,没有取得移动通信经营权的电信运营企业也很积极,它们都极力主张政府立即发放3G牌照。但目前的移动通信运营企业却比较稳健.建议首先进行试验,尤其是业务的商业运营试验。  相似文献   

19.
陈健  朱祥华 《中国电信建设》2000,12(8):18-19,22
如何让企业成为一个整体,是企业资源规划和管理(ERP)软件行业多年来追求的目标。传统的ERP软件产业,主要定位在制造型企业的资源规划管理,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按用户需求制造的思想,使企业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快速变化的能力增强。通过将企业的制造流程,看作是一个在全社会范围内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同时将分布在各地的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还包括对竞争对手的监视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信建设》2005,17(6):46-46
5月17日是37届世界电信日,信息产业部在北京举行隆重纪念活动。奚国华副部长亲临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国家各部委负责通信和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信息产业部相关司局、六大电信运营公司和国内外知名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领导、电信业界专家学以及通信科技工作共400多人出席了本次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