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语动词中部分动词在形式上不通过"レル"或"ラレル"的变化,而在词汇意义上就具有被动意义,以该类动词是否可以取得动作、作用所涉及的对象为出发点,将该类被动动词分为自被动动词和他被动动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动词是语言的核心成分,英、汉语言间的动词形态差异是制约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因素。与汉语不同,英语谓语动词,以其不同形式、不同时态语态结构表示人称、数、动作发生的时间、语气、语态而英语非谓语用的动词则以另外的形式表示体态与时间,把握这些特点对汉语学习者学习英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动词教学框架帮助学生完善动词构成体系,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动词形态,减少中式英语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应该"作为一个多义情态动词,既可以表示认知情态动词,也可以表示道义情态动词。因此,哪些因素会影响其情态义的解读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通过分析体标记、谓语动词、疑问形式以及人称代词是如何影响多义情态动词"应该"情态意义分化的,将有助于更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不行”在共时平面上分为短语和短语词,其中短语词现已分化出状态动词、允准动词、形容词、程度副词和连词。根据语料,“不行”发生词汇化是在明代,初步形成了允准动词,随后在清代形成了形容词、状态动词和连词,其中状态动词在民国时期进一步语法化为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中国大学生口笔语中情态动词的使用特点,并对比分析在不同语体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笔语表达中都倾向于使用核心情态动词表情达意;(2)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中过多使用如:can、must、should等断言性情态动词,笔语中虽然也存在过多使用can、should的问题,但仍能够灵活使用委婉情态动词may、could、would;(3)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表达中使用的核心类情态动词显著多于笔语中的核心情态动词;(4)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即兴表达中未能熟练运用如dare、need、usedto、besupposed to等边缘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只能过多依赖使用高频半情态动词haveto。  相似文献   

6.
《马氏文通》首次提出了"坐动""散动"的理论,是马氏动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坐动""散动"的内涵、功能,揭示这一理论对研究汉语动词及其动词性短语的多功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利用LOCNESS,CLEC,COLSEC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探究。通过本族语学习者与中国学习者的对比,语义透明的短语动词与语义模糊的短语动词使用情况的对比以及短语动词在中国学习者书面语和口语中使用情况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短语动词自身的语义特点以及习得顺序对中国学习者的使用影响较大。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短语动词在中国学习者的书面语中使用更为频繁,这与本族语者恰恰相反。根据以上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探讨各种形式的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目的是对带与不带逻辑主语的非谓语动词进行比较分析。理解本文内容将会加深英语学习者对非谓语动词的理解 ,从而使他们更准确地运用及翻译非谓语动词  相似文献   

9.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的原理以及日本影山太郎(1993)和森田良行(1985)的动词理论,从自他动词的自身形态、助词、句子类型以及日语的态四个方面入手,归纳总结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自他动词的使用错误,并且探讨产生这些误用的原因,以期帮助中国学生解决有关自他动词的误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英语动词的句法作用和表义功能是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对动词语义完成体的研究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英语动词的内在语义特征发现:(1)完结动词和达成动词的内在语义特征含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也有明确的终点,即表示完成的意义,不需要与表示持续时间的状语连用;(2)状态动词和活动动词的内在语义特征是持续的情景,不合有完成的意义,其语义完成体需要与表示持续一段的时间状语连用:(3)英语动词语义完成体并非由动词的内在语义特征单独决定的,与之连用的时间状语也会制约语义完成体。  相似文献   

11.
英汉双宾语动词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宾语动词就是一个动词同时带两个宾语的动词,第一个宾语是直接宾语,第二个宾语是间接宾语。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这样的一类动词。本文首先分别概述了汉语和英语中的双宾语动词的类型,然后对两者的异同做了对比分析,重点在于不同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角度看情态动词的多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态动词具有多义性的特点。运用“力”这一认知图式可解释情态动词意义的本质,运用隐喻这一认知手段可说明情态动词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3.
授受动词的使用是日语学习的一个难点,繁琐的日语语法容易导致学生用法上的混乱。本文从授受动词在教学层面中容易出现的难点出发,化繁为简,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视点"和"方向"这两个概念,让学生着重把握"上下"和"内外"的"视点"和"方向",使复杂的授受动词变得简单明了,从而提高授受动词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授受动词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以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一至四年级本科生的英语写作为语料,通过SPSS软件,分析独立学院各年级学生在写作中双宾构式的变化特征和趋势。研究数据表明:显性给予动词,无给予动词,与格构式在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正确使用频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隐性给予动词却有显著差异;双宾构式的习得突显出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无给予动词使用频率较低,显性给予动词使用频率较高,隐性给予动词使用频率一般,与格构式的使用频率较高。分析以上研究数据的原因并基于研究结果对改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崔薇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11(2):114-116,124
就格语法与英语动词教学的关系加以探讨,并通过分析格语法在英语动词教学的重要性,探索出一条英语动词教学的新途径。这对于帮助我们提高外语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语言学界就对俄语动词体的对偶产生诸多争议,否定俄语动词体范畴的固定意义,继而出现否定俄语动词体对偶的存在.俄语动词体问题也一直是中国俄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取消体的界限意义是人心所向.此态势不仅促进俄语教学,而且更顺应语言交际便捷的动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日语的词性转化进行探讨,分析日语动词的名词化现象,对日语中常见的动词的名词化现象进行研究,并阐述动词派生名词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与汉语在各自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英语的静态特征与汉语的动态特征,即英语中的动作意义常借助于动词以外的词类表达,句中少用动词,而汉语则多用动词,动词可以充当很多成分。论文分析了两种语言的表达特征,并用大量的实例来说明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可以利用静态与动态相互转换来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动词Be由于其句法功能复杂,一直就是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国内外Be动词实证研究的已有成果,并分析指出其特点和不足,最后提出国内动词Be的习得研究需要深化的部分。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里,每句话一般都要有一个动词作谓语,所以有人说“动词是句子的生命”,没有动词不成句子。汉语的情形不完全一样,有时可以不用动词,而用形容词作谓语。然而,汉语以动词作谓语的“动句”还是占了绝大部分。动词的意义非常复杂,动句的结构也变化多端。动句结构的变化与动词意义的不同,我以为存在着一种对应或相关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