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科学使用农药,以获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对症下药。各种农药都有一定的防治范围,如杀虫剂农药只能用来治虫,而不能用来防治病害和杂草,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农药,有的只对某种病虫害起作用。因此,在使用农药防治病、虫、杂草之前,必须了解农药特性,根据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农药,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此外,还要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情况,合理选用农药。在棉花、林木上使用的农药毒性强点弱点关系不大,而在瓜类、蔬菜上使用的农药则必须低毒、低残留。同一作物,幼苗期和成熟期…  相似文献   

2.
误区之一:不查虫情,盲目打药控制棉铃虫危害的关键是认真进行虫情调查,准确掌握虫口密度及其发育进度,抓住有利时机,选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科学防治。但在生产上,一些报农不注重虫情调查,有的是按照常规时间到棉田喷药,有的则是“跟着邻居走”,看到相邻棉田打药才开始防治,结果防治时间不是提前就是迟后,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对策:搞好虫情调查,适时喷药防治防治棉铃虫的关键虫期是卵高峰期,即“治虫不见虫,药打卵高峰”;二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在30粒时,为生物农药防治的适期,100粒时为化学农药防治的适期。在防治适…  相似文献   

3.
农药虽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生产资料,但使用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对农药的使用必须做到正确、合理。 1、操作规程要严格。农药大都有毒,使用时,如不按操作要求穿长袖上衣、裤和鞋袜、戴口罩,或施药间歇不洗手、脸和漱口就喝水、抽烟、吃东西等,都可能造成中毒。 2、用量要准确。用量过少或浓度太低,都达不到预期的防病治虫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最近笔者到农村调查时发现 ,一部分农民不会使用化肥和农药 ,存在着乱施肥、乱用药的现象 ,造成肥害药害等情况时有发生。如稻田亩施磷肥30~45公斤 ,而有的农民亩施300公斤 ,造成翻泡烂种 ,烧根死苗。松桃县蓼皋镇耙坳村一农户因过量使用尿素 ,致使种植的一亩陆稻禾苗烧根、枯黄而死。有的农户错误地认为使用稻田除草剂越多越好。如乌罗镇前进村一农户亩用“降草王”60克 ,结果造成3亩秧苗全都死亡。类似情况不胜枚举。为此 ,建议农技部门在宣传农业实用技术时 ,应重视对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和化肥节本增效实…  相似文献   

5.
在使用农药来防治农作物的病、虫、杂草危害的过程中,如药剂浓度过高或用量过大,或施药次数太多,施药适期不准,施药方式不当,或使用时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等等,均会造成农作物药害,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经济受损。一旦农作物受药害,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现介绍几种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据笔者对六盘水市植保工作的调查表明 ,在广大农户中存在着认识模糊、操作迟缓、方法失当、防治不力等问题 ,表现为 :一、只重治不重防。植保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积极主动地将“防”的工作做在“治”的前面 ,只有防患于未然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目前在广大农户心中却毫无“防”的观念。他们只是在某一病虫严重发生为害时 ,才去进行防治 ,结果往往造成被动局面 ,损失在所难免。二、重化防轻综防。不少农户即使对病虫进行防治 ,也只是简单采取单一的方法 ,认为只有用药才是防治 ,不懂得、…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害虫,要提高防治效果,关键是要掌握适期,选好农药,巧妙防治。 适期用药。成虫产卵高峰期是药剂防治的适期,杀虫效果最好。因为低龄棉铃虫皮薄体小、抗性弱,这时喷药,用药省、防效高。  相似文献   

8.
茶叶生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茶园用药跟其他作物有明显差异,很多农药都不适合用于茶园,在茶园中用药特别要讲究安全、合理。所谓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就是要求做到防治病虫效果好,对人、畜、鱼类、  相似文献   

9.
一、适时施用。不同地块,同一作物生长状况则各异。因此,要根据虫情测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找准施药时间适时喷施。如水稻螟虫就必须在其盛孵的高峰期用药,效果才最佳。二、交替使用。对同一处虫害,采取不同品种而药效相同的农药交替轮换喷施,这样可克服虫害的抗药性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例如蚜虫、红蜘蛛就可以用尿洗合剂、敌蚜螨、克虫灵、甲胺磷、辛硫磷等交替使用。三、混合喷治。有时,作物病虫可以同时发生数种,为了达到兼治目的,可以科学  相似文献   

10.
一、用药前必须弄清所用药剂的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各种农药都有它特定的性能,有的只能杀虫,有的只能灭病,有的只能除草。用药前必须弄清所用药剂的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对照说明书用药,切不可乱来。二、施药浓度要适中,药剂量要充足。有些人施药,为了省工贪快,喷雾时减少掺水量,撒粉时减少掺土量,浓度相对提高很多。再加之贪快,每亩喷撒量又大大减少,药剂难以喷撒均匀。结果有的植株由于受药浓度过高而发生药害,有的植株由于未喷到药液而病虫照样生存。三、施药时要均匀喷撒,提高药效。在施药过程中,有的人总是近处的植株施药多,远处的施药…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顾问》2010,(4):51-51
农药混合使用是指2种以上不同农药混配在一起施用,合理的农药混用可以扩大使用范围,提高药效和工效。农药混合使用,须先计算各种农药的用量,然后准确称量配对,方能达到经济有效的施药目的。根据混合用各农药防治病、虫、草的作用对象,其计算方法有以下2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顾问》2011,(10):26-27
1.农药对植物的药害。合胖用药不但可以防止病、虫、杂草的危害,还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林果等作物的产量。如用烟雾剂防治松树落针病,可以促使针叶茂盛。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不能发挥药剂的作用,反而会对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或者使果实、茶叶等失去固有的风味,甚至不能食用。因此,必须了解植物对药剂的耐药性,分析植物对农药的反应,然后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3.
一、单用适用农药1.氟虫腈(锐劲特)氟虫腈为苯基吡唑类新型杀虫剂,作用方式主要是胃毒和触杀,也具有一定的内吸传导作用。该药低毒、杀虫谱广、活性高,能有效防治二化螟、纵卷叶螟、飞虱等多种水稻害虫。作者2000年试验,氟虫腈在水稻害虫总体防治中,效果显著,适期用药1次,对稻飞虱、纵卷叶螟、三化螟的防效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新烟碱型农药呋虫胺广泛用于茶叶的病虫害防治,以增加茶叶产量,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本文以普洱茶中优势菌种黑曲霉为研究对象,研究手性农药呋虫胺不同对映体对其关键酶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呋虫胺、R-(-)-呋虫胺和Rac-(±)-呋虫胺对同种酶活性表现出了不同的影响,可为后续普洱茶安全评价和手性农药残留降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贵州省道真县的主要夏收作物。由于受当地气候条件影响,加之农户重大季轻小季的防病治虫思想较为严重,使得小麦连年遭受多种病虫为害,产量得不到提高。去冬今春,我们在7万亩麦田应用综台防治技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高温谨防农药中毒当前正是喷施农药治虫的高峰季节,为了防止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请农民朋友们在使用农药时必须注意:1.选择适宜天气用药。高温期间尽量在早晚施药,避开中午高温。每次施用农药时间不要超过3个小时,应注意在大风、大雨天气不施农药。2.喷药人员要...  相似文献   

17.
<正>精养池塘鱼病防治具有"三难",即发现难、隔离难、治疗难。鱼生活在水中,和陆生动物不同,它们的活动、摄食情况人们不易观察,鱼生病后的诊断和治疗也比较困难,鱼一旦生病,不好隔离,往往传染较快,病鱼丧失食欲,喂药很难奏效,而注射(打针)的办法又行不通,只能全池用药,所以必须提前进行鱼病预防工作,要采取防重于治、全面预防、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策略。否则丧失防治良机,一旦造成病虫大量发生,治疗难、效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淮海分公司是全国粮食无公害生产基地,每年提供1.6亿斤左右的稻麦绿色食品,该公司在农业生产中推行"健康植保"来保障食品安全和降本节耗.现将该公司在水稻育秧时在秧田中如何科学防治病虫的措施介绍如下: 1.选择抗、耐病虫品种:选用抗病、耐病、高产的水稻品种是最好的节约成本和环保措施.只要小秧上的病虫发生处在植株容忍的范围,不对小秧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就可以不施农药.如果种植了易感病虫的水稻品种,往往就会因为小秧防治病虫时的疏忽,造成水稻病虫的滋生.  相似文献   

19.
农药标签是农药使用的指南,可指导使用者规范、安全用药,将潜在的健康风险和环境风险最小化。但目前人们对于农民使用农药标签这一信息的意图和行为知之甚少,如何规范农户遵守农药标签的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南方水稻主产区731户稻农调查数据,从农药标签的易读性与易懂性角度分析农药标签对农户安全用药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更易读、更易懂的农药标签会在总体上促进农户的安全用药行为;也可间接通过提升农户信赖度水平促进他们的安全用药行为。因此,应重视农药标签的内容与设计,统筹兼顾其易读性与易懂性,减轻农户农药施用中的“标签制约”,建立高效的农药信息传播机制,从农药标签层面弥补潜在的“信息缺口”,从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水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是夺取水稻丰收和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的关键措施之一。据测报,今年江苏省水稻“四病三虫”预计总体将偏重发生,各地应做好水稻病虫害科学防治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