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低油菜是指油菜籽中芥酸含量低,同时菜籽饼中硫苷含量也低的油菜品种。双低油菜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双低油菜是油、饲兼用的作物,也是农业产业化的好项目。种植优质油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优质菜籽油和菜籽饼,不仅有利于满足城乡人民的消费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还可带动养殖业、加工业、蜂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油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双低优质油菜栽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保证各项技术在提升油菜产量及品质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缺少双低油菜速测技术及速测仪,双低油菜与普通油菜混种、混收、混合加工的现状,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持研究“双低油菜速测技术及芥酸硫甙速测议”获湖北  相似文献   

3.
一、优质油菜“一菜两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简介 优质油菜“一菜两用”技术.是指利用符合国家双低(芥酸含量小于1%.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小于30微摩尔/克)优质油菜品种.其菜苔没有苦涩味而可作蔬菜食用,然后通过再生分枝开花结实的特点.采用早播.早栽、早管早发等一整套技术体系。实践证明.只要措施到位.一般的田块每亩可摘菜苔250公斤.价值250~300元.而且油菜籽单产不减反增.是优质油菜的一种增产增效种植模式。“一菜两用”技术操作简便.增效显著。适宜范围广,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由华中农业大学和浠水威普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国家、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双低油菜籽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完成的“菜籽粕(皮)中饲用浓缩蛋白、植酸、菜籽多酚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成果,日前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这项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湖北省双低油菜饼粕深加工研究取得突破。华中农大吴谋成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国内首次建立水溶剂分步提取制  相似文献   

5.
双低油菜 掀起“盖头”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我国油菜品种开始了向优质化转变的革命-推广种植双低油菜,目前,全国双低油菜面积约占油菜播种总面积的一半,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双低油菜生产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年播种面积扩大到650万亩,占油菜播种总面积中的比重已提高到近70%,但是,在双低油菜种植技术和面积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我省双低渍菜产品的开发、利用却几乎是空白,市场上“双低”产品难见踪影-  相似文献   

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改进型油菜籽脱皮分离设备,它包括脱皮机、机架、振动筛、鼓风流化系统、吸皮系统等。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脱皮机是由水平设置的一组圆柱形活动砂辊脱皮机构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脱皮效率高、仁皮分离彻底、结构紧凑,工艺性能安全可靠;脱皮机构可通过调整辊间隙补偿辊磨损,  相似文献   

7.
张依 《山西农经》2020,(9):91-92
随着饮食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们对于饮食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油作为日常生活中摄入量较高、食用非常频繁的一种佐料,对其健康要求自然也非常高。油菜是提取菜油的主要作物之一。在现代化栽培技术的发展下,通过杂交等农业技术,开发出了符合人体健康需求的双低油菜。作为当前油菜中的优质品种,双低杂交油菜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受到了广泛重视。详细分析了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速“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的推厂应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种油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003年湖南科格隆种业有限公司引进黔油12号在南县、华容进行大面积的引种试验、示范,效果明显,该组台表现优质高产等特点,深受农民的欢迎。 一、品种来源与产量表现 黔油12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研所选育的丰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199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8月引进南县、华容县种植  相似文献   

9.
“五一”节期间.金沙县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县农民种植的无公害双低优质油菜产量进行预测.全县种植无公害双低优质油菜20.25万亩.总产达2.77万吨.比上年增长4.3%,单产为137.6公斤.比上年增长2.6%.丰收在望。据预计.每公斤收购价将在2.4元以上,增产又增收.农民喜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植物油品质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六十年代以来,加拿大先后育成了世界上第一批单、双低(芥酸含量低、硫代葡萄糖戒含量低)油菜新品种,使菜油的营养价值成倍提高。以后西德、瑞典、澳大利亚、波兰、法国、日本等国虽也育成了适应自己国家气候条件的单、双低油菜品种,并以优质菜籽进入国际市场,深受各进口国的欢迎,但从1982年世界年贸易油菜籽233万吨来看,加拿大提供的单、双低油菜籽仍占优势。这一年,他们提供了137万吨,占世界贸易总额58.8%;瑞典、法国、丹麦提供78万吨,占33.48%;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研究在分析推进四川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的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四川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规划了四川优质水稻、“双低”油菜、饲用玉米、柑橘等8种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我国将推广十项重大农业技术。这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粮油作物技术推广会上提出的。 据了解,1999年我国农技推广将围绕抓好“主要作物、重大技术”开展工作,突出粮食生产,抓好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的重大技术的推广。计划推广的十项重大农业技术是:水稻抛秧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紧凑型玉米及配套技术、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脱毒薯类配套高产技术、双低优质油菜配套技术、花生地膜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油菜籽脱皮,低温压榨,挤压膨化浸出制油新工艺所具有的优势及存在的缺点,并详细阐述了菜籽油精炼的新工艺、菜籽油的深加工、菜籽蛋白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菜籽油精炼过程中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指出油菜籽尤其是双低油菜籽作为一种优势油料及蛋白资源在深度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农民科技培训》2006,(8):34-34
一、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中油杂1号 该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于1999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油杂1号饼粕硫含量19微摩尔克.油中芥酸含量低于3%,菜籽含油率较高,平均比对照中油821高0.81%。  相似文献   

15.
双低菜籽脱皮冷榨饼粕工艺及物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低菜籽脱皮冷榨饼粕质地紧密,成分不同于一般饼粕,工艺特性及物性数据存在一定差别。冷榨饼比一般物料难于浸出;需要更长的浸出时间才能达到浓度平衡;当冷榨饼水分低于10%,其水分对浸出效果影响甚小;冷榨饼粕容重与热榨饼差别不大,真实密度则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沪油15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双低油菜新品种,于2000年12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上海市第一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双低油菜新品种,全生育期238天左右,比“汇油50”早成熟一天,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2001年被农业部推荐为我国“十五”期间重点推广品种。2002年被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黄籽优质杂交油菜"渝黄 1号",是西南农业大学李加纳教授领导课题组成员经过多年研究,于 90年代末培育出的新一代优质油菜品种。黄籽油菜与黑褐籽油菜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种皮薄,含油量高;毛油无色素,少杂质,金黄色透明,既保持了菜油香味和沸点高的特点,又减少了油烟和加工成本。其芥酸和硫甙含量也已达到国家的"双低"油菜标准,而且黄籽油菜的饼粕蛋白质含量高,饲料利用价值高。 1999年,该品种在重庆市示范推广,亩产达 110公斤,比其它油菜品种增产 15%。 2000年度在全国各地示范种植 2000余亩,均获丰产。目前,重庆市…  相似文献   

18.
“秦优10号”是陕西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继秦优7号之后最新推出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6003)。  相似文献   

19.
<正> 农业部今年将划定优质专用小麦带、专用玉米带、高油大豆优势区、优质棉花优势区、“双低”油菜带、“双高”甘蔗优势区、柑橘带、苹果优势区、肉牛肉羊带、牛奶优势区和优质出口水产品养殖带等11个优势农产品区域。这些产业区域布局的具体规划正在制定当中。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腊菜籽进行处理,并与普通菜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脱皮处理腊菜籽后的压榨油脂酸价最低,为0.58 mg/g。冷榨腊菜籽在低温下多种酶仍具有活性特别是脂肪分解酶,因此氧化值最高达1.22 mmol/kg。脱皮后的菜籽颜色最浅,其次是冷榨菜籽油,通过烘烤后的颜色偏深,是因为皮中的糖类焦化,从而影响油品质量。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没有明显的影响,其中腊菜籽C_(22∶1)含量为43.35%~46.38%,普通菜籽C_(22∶1)含量为8.06%。腊菜籽在高温(蒸炒、压榨)处理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丰富的风味物质,提高了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