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 ,绿色农药的出现无疑是个福星。它使用方便 ,广谱高效 ,无残留公害 ,是替代化学农药 ,提高农产品品质的优良产品。但遗憾的是 ,绿色农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却步履艰难。有家药厂开发出了一种用于蔬菜等农作物的绿色农药 ,批量生产后 ,尽管采取试销、赊销等措施 ,但产品还是大量积压。为什么绿色农药推广难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农民用惯了常规农药。多年来 ,广大农民普遍用常规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不少人对发生什么病虫用什么农药防治已经熟悉和掌握。因此 ,当农作物有病虫害时 ,他们想到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几年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产业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农民对农田投资力度也大大提高。作物病虫害也日趋加重,化学防治凭借着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农民朋友甚至将化学防治作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唯一手段。特别是近十年,需求量逐年上升,以水稻病虫为主的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流行,化学农药(本文统称农药)在短期内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份额,其控制蔓延为害力度也超过了其他防治方式,起到了重要保护生产的作用。但是,随着农药使用频率及使用份量的逐年加大,不仅造成了农副产品价值低廉,而且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不仅增加了农民负担,而且造成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不仅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影响人畜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化学农药在农村应用相当广泛,它对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业稳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新农药的不断问世和普遍应用,由于一些农民对农药的毒性和中毒途径不甚了解,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致使在使用化学农药除治农作物病虫害的过程中发生中毒。据不完全统计,仅1995年邱城镇医院就收治农药中毒患者600余人次,尤其是夏季几乎天天有中毒患者前来就医,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痛苦,打乱了家庭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也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可见,努力提高农民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水平,尽量避免中毒现象的发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通过为农药中毒患者诊治和分析,就其中毒的原因及予防措施谈点粗浅的看法。从临床管理的中毒病例分析,造成农药中毒的  相似文献   

4.
蔬菜种植八种无公害农药配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无公害农药防冶农作物病虫害.特别是防治蔬菜病虫害,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等优点,可有效防止使用化学农药所造成的人、畜急性或慢性积蓄性中毒事故。可按以下八种方法对蔬菜种植中施用的农药进行无公害配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各地区的普及和应用工作仍不平衡,众多地区仍存在化学农药泛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农民的收入和公共食品的安全。因此,本文建议从建立完善的政策法制体系、加强对基层技术培训和推广、强化对农药市场和农药使用的监管、运用综合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四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病虫害防治的能力和水平,从而,确保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苏农村经济》2014,(9):20-20
随着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对环境污染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农户对农药投入正发生四大转变:一是农药选择从低价、多次施用向高效、一次施用转变;二是农药投入由大宗常规品种向低毒、低残留、安全环保型品种转变;三是农药使用由低成本、低投入向合理成本、最佳投入转变;四是病虫害防治由化学农药向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相结合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7.
<正>蚜虫是农作物主要害虫之一,种类多,发生代数亦多,繁殖快,为害重。它吸食作物汁液,使植株衰弱枯萎,且是多种病毒病传播媒介。在农业生产中为控制其为害,使用化学农药已成为重要手段。然而,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农药的使用会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人们健康。因此,选用绿色防治措施控制蚜虫为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化学农药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农作物收成价值约为1,400—1,500亿美元,而每年因病虫杂草所造成的损失却达750亿美元。使用化学农药以后,每年挽回损失占总收成的15%左右。化学农药的经涛效益,一般为农药成:本的5—10倍。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污染农畜产品和环境,杀伤有益生物,使害虫产生抗性,增加生产成本等副作用。因此,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提高农药的经济效益,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我国当前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化学农药依然是最主要的防治手段。化学杀虫剂在保护农作物、挽回产量损失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之也带来了农药残留、环境污染、杀伤天敌、害虫抗药性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昆虫性诱剂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新型杀虫利器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  相似文献   

10.
<正>问:蚜虫是农作物主要害虫之一,在农业生产中为使用化学农药已成为重要手段。然而,过分依赖化学农药会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因此,请问如何选用绿色防治措施控制蚜虫为害?答:可选用如下绿色防治措施:糖醋液糖醋液配方为酒∶水∶糖∶醋=1∶2∶3∶4。把配好的糖醋液置于上端开口的器皿内,一般于傍晚放于蚜虫大量发生的植物地点,诱杀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据悉,已占我国农药总产量12%的生物农药以及其他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技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和环境保护上,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大面积使用昆虫性激素防治虫害,我国部分菜果产区的化学农药使用减少了.10%~30%;以频振式杀虫灯为主的物理诱杀害虫的技术已在我国31个省的水稻、棉花、玉米、蔬菜的农田和果园开始得到大面积推广,主要害虫为害率大大下降;植物源农药在菜、果、茶、棉等生产基地的推广应用和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在蝗区的大面积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分析植物源农药的概念,探讨病虫害对番茄的危害,重点研究植物源农药对番茄病虫害的防治及效果,以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蚜虫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种类多,发生代数亦多。繁殖快.危害重。它吸食作物汁液,使植株衰弱枯萎,且是多种病毒病传播媒介。在农业生产中为控制其为害.使用化学农药已成为重要手段。然而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农药的使用会对农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因此,选用无公害防治措施控制蚜虫危害十分必要。现介绍一些蚜虫无公害防治方法,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曲阜市采取多种办法大力发展“低耗农业” ,取得很好的效果。其做法是 :一、认真组织实施“全国300个节水示范市”工程项目建设 ,推广使用塑料软管输水灌溉 ,减少无效水耗。二、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市里组织40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定期深入地块 ,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 ,使农民每亩减少20余元的施肥开支。三、实施精量播种技术 ,最大限度地降低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投入成本。四、组建乡镇病虫害机防队。在农作物发生病虫害时 ,由机防队使用高压喷雾等先进设备合理防治 ,与一家一户的手动喷雾器相比 ,全市全年可实现亩节省农药1…  相似文献   

15.
植物胚芽素项目介绍一、总论长期以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主要依赖施用化学农药,效使很多农田主要病虫害产生越来越大抗性,并且造成了农作物药害,残留毒素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研制和开发生物(植物)农药,发展无...  相似文献   

16.
乡村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民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促进农作物丰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虽然短时间可以达到丰收增产的目的,但是造成水污染、土地板结、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绿色种植技术是采用综合技术,其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生长的环境,降低农药化肥的用量,降低农作物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苹果园病虫害的发生动态,从土壤管理、生物防治、病虫害防治、科学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几个方面研究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离不开农药的使用来应急控害、力挽狂澜。然而农药并非是唯一手段,近年来,随着农业绿色变革和农药零增长行动的大力推进,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为代表的绿色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这些非化学防治措施充分调动自然生态的力量和传统农法的智慧,综合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长久控害的效果,对维护农田生态环境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1.认清农药的使用范围及使用方法。每种农作物的病虫害或杂草均有其特效的防除药剂,正确的使用农药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品质,但误用或过量使用,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的将发生药害或延误防治时期而遭受严重的损失或发生残毒而影响人畜健康,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应详细研读每种农药的使用范围与正确的使用方法。2.不乱用农药,喷药后的农作物应到安全收获期后方  相似文献   

20.
<正>实施农药减量控害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宁波市地处浙东沿海,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约405万亩,病虫害发生面积约1650万亩次,防治面积约2250万亩次,属农业有害生物频发、高发地区,每年因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使用的农药量较大,达7000吨左右(商品量)。农药使用品种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据调查,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