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一、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方法 水稻进入分蘖盛期,也就是秧苗移栽后20天左右(指长势良好的秧苗而言),应查看稻田中有无稻飞虱发生,若发生量小,可用敌敌喂乳油或可湿性优乐得粉剂兑水喷雾一次。40天后喷雾第二次。水稻后期,即移栽后100天左右,如仍有少量稻飞虱发生,则用上述同样方法防治第三次。这样,就可以保证水稻整个生育期不受稻飞虱危害。 相似文献
3.
4.
任洋张国民马军韬王永力张丽艳邓凌韦 《山西农经》2017,(13):42-42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水稻生长质量及产量关乎亿万百姓的生存。若水稻感染稻瘟病势必会影响产量及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本文将针对水稻稻瘟病危害及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6.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的好坏对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在这些危害当中,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以及纹枯病成为威胁我国水稻生产的三大威胁,也是导致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对此,本文根据江西水稻稻瘟病的症状以及发生规律进行分析,进而给出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日本是世界上水稻生产发达的国家之一。据1980年资料,日本总耕地面积为547.4万公顷,其中稻田面积为308.1万公顷,占56.3%,单产平均约6吨/公顷(800斤/亩),占世界第一位。 但自七十年代以后,却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首先是大米销售价格过高(现已达30万日元/吨)影响它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际大米价格本是以美国和泰国的米价为根据加以决定的,而它们仅仅只有日本米价的1/3—1/5,这就使日本稻米难以向外倾销。其次,国内市场也在日益缩减。据农林水产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开发优质水稻是社会经济条件发展变化的必然。 2 0世纪80年代起 ,省内育成的高产品种逐渐代替日本引进品种并占据主导地位 ,与品种特性相适应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成为全省水稻栽培技术的主流 ,水稻单产、总产持续稳步提高 ,基本上解决了城乡人民吃大米难的问题。 1998年 ,全省人均粮食年占有量突破 430公斤 ,其中细粮达到 12 0公斤。“饱而思健” ,人们开始注意饮食健康 ,讲究安全、营养 ,居民消费水平由温饱型需求结构向小康型需求结构过渡 ,作为传统主食来源的稻米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 ,对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消费者迫切需要优质稻米。同时… 相似文献
13.
14.
罪魁祸首是耕地价格过高 日本是亚洲土地整理的先驱.上世纪下半叶,日本通过全面实施国土整治,重点加强山丘区林地和农业区水田建设,土地生态空间得到根本性改善,大米生产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就实现了自给有余.这是日本战后创造的重大成就之一,也是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极其稀缺的土地资源矛盾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6.
程天惠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86,7(6):96-102
一、概述 为了大规模地开发农用土地,以集中建立粮食与畜产品生产基地,政府所属机构“日本农地开发总署”(Japan Agricultural Lancl Development Agency),于一九七四年正式建立。 农地开发总署的前身是农地开发公司(Agricultural Lancl Development Machinery Public Corporation),它始建于一九五五年。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