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与一般的企业技术创新相比,具有目标约束性、组织协同性和过程复杂性等特点。当前,我国处于重大建设工程快速发展的时期,研究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网络作用机理意义重大。从组织的视角剖析了制约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分析了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网络的作用要素,构建了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了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网络形成动力、演化路径和作用方式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形成动力、演化路径与作用方式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作用,且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协同关系。为建立跨组织协同的新型技术创新模式,提高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效率和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我国铁路建设工程造价形成的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铁路建设工程造价的经济属性,借鉴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改革的实践经验,针对铁路建设工程自身技术、经济特点,提出实现铁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方案和必要的配套制度改革措施,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投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实施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是国际惯例,随着建筑市场不断发展,特别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全面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能由原来单一的工程质量监督和竣工质量验收评定转为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管理,对建设工程参与各方主体行为检查以及监督竣工质量验收等为主.建设工程质量形成的复杂性,参与工程建设主体利益的多样性和对建设工程质量目标的追求具有差异性,决定了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管理的必要性.健全市场运行规则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合同法律约束力,改进政府监督手段.  相似文献   

4.
建设工程的根本绩效是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建设工程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伴生许多社会问题,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刺激经济发展规划催生大量建设工程,必然要求解决好建设工程伴生的社会问题。建设工程是由参与项目的组织共同形成的社会网络实施的,解决工程伴生问题需要运用针对组织互动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按照业务和监管关系建立其建设工程社会网络,并进行网络分析,发现建设工程宏观绩效中公众利益和自然环境效益最难得到保障,找出了社会网络中影响项目绩效的关键组织和个体,认为建设项目的最大受益者应该分配更多的社会责任,满足建设工程的绩效要求,提出一种建设工程绩效设置的模型,试图改善建设工程项目引出的诸多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建设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自开始至竣工,到形成固定资产为止的全部费用,建设工程计价是整个建设工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就工程造价采取工程量清单计价控制模式进行了分析,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其中各地政府质量监督站的建立和工程监理制度的逐步推行,是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促进我国公路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的稳步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现行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还处于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少的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因此本文便从此来探讨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特别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标准不断出现,使得一项建设工程涉及面更宽、更复杂.在全国近年开展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中发现的大部分建设工程火灾隐患都是在竣工前就形成的先天性火灾隐患.因此,提高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合格率,对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降低火灾臆怠尤其是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成本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工作.下面笔者从当前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报价的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凌霄 《经济论坛》2005,(14):62-63
随着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深入,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建筑产品价格逐渐被建筑行业所认同,为了适应这一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国家建设部于2003年2月17日颁布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并于200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的计量由政府定额计价模式转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形成“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政府宏观调控”的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建筑市场经济环境,给了企业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综合体现企业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主要是指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前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施工与监理的招投标及办理施工许可手续等工作.此阶段目前绝大多数工程的处于:监理不管,业主无力管理好,代建企业顾不过来的状况.由此形成了建设工程管理的空白阶段,由此造成的隐性损失是巨大的.本文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及时、准确地捕建设捉工程的市场价格信息是承包商保持竞争优势、控制成本和取得盈利的关键,是建设工程价格计算和结算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大现行的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改革力度,在统一工程项目划分、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消耗定额的基础上,遵循商品经济的规律,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是减少建设工程造价有力措施.在此对建设工程造价的估算指标进行浅析,希望可以帮助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展,建筑业进入建国以来最活跃的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追求本身经济利益的产生,建设工程质量问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针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形成和控制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20年,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工程监理的行业规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程监理制度和法规体系,培养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监理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监理经验,并且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和接受.毋庸讳言,虽然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形成了二定的特点,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已加入了WTO,如果不尽快缩小差距,对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事业的发展很不利.如何才能尽快与国际接轨呢?下面我简要谈下我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3.
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阶段监督,从整体上看,是对建设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各参建方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是以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是否形成为界线将其分为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和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三个方面,是实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具体监督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监督相结合的思想,把质量投入要素、质量转化过程和质量流水过程相结合,以过程监督为重点,确保工程质量,体现事前主动控制的监督思想,并且着重是时公众和社会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预控监督和中间监督.  相似文献   

14.
建设工程转包危害巨大,造成施工管理困难、工程质量下降、市场秩序混乱、纠纷频发等一系列后果。工程转包的形成有业主、承包方、监理方以及主管部门等多方面的原因。对于建设工程转包的治理,首先应该修改现行《建筑法》,在明确界定工程转包概念的基础上,遵循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律,进行综合法律治理。  相似文献   

15.
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综合治理和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规范的长效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完整的管理体制,真正形成企业保证、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社会评价的管理体制,筑好建设工程质量的防护大堤,推动建筑工程质量再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建设工程造价领域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从定额计价模式到清单计价模式,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实行量价分离,工程招投标制全面推行,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工作经验,对建设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生命,也是永恒的主题.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督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监.与此同时,伴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依法执监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主要介绍建设工程测量生产管理各种平台的建立与运用,谋求打造统一的作业模式,通过外业数据定制模式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成果包装电子化,形成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管理模式,实现建设工程测量信息测绘的技术转型,完成作业过程的动态监督跟踪,通过ISO归档文件固定格式的自动化输出成果,实现优质高效的生产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工程实施阶段约束承、发包双方行为的法规性文件,也是承、发包双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高的行为准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建设项目中的重要性及在法律上的严肃性己在行业内相关人士中形成共识.本文根据个人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体会,拟就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0.
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指某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建设项目按计划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它不仅与工程内容有关,还与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建设者的技术水平、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政策等存在着联系。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者项目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