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紧迫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客观审视存在的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一种综合能力,包括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产品的制造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等等。企业核心竞争是不能被模仿也是不能被取代的,而知识产权应当是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科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知识产权问题日益凸显。我国企业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遇到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全新格局,企业必须构建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面临的挑战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从其本身的长远发展出发,为在国际竞争中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并  相似文献   

3.
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应杰 《企业科协》2005,(12):12-15
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越来越认识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知名品牌,就不可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以“知识产权”之名,行“知识霸权”之实,使我国相关行业与企业蒙受了不公正待遇及巨大损失。我国DVD产业从原来发展迅猛、利润丰厚的“肥肉”变成现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知识产权惹的祸”。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我国制造业等产业上的优势开始显露出来,“中国制造”的标志在国际市场上随处可见。一些跨国企业不甘心自己原有的“地盘”被中国企业所蚕食,纷纷高举“保护知识产权”这面冠冕堂皇的大旗,打压中国企业.阻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当行使保护知识产权的行为无可厚非,但对于那些借知识产权之名限制其他企业正常发展,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滥用知识产权的“知识霸权”行为。必须奋起反击。  相似文献   

5.
<正>从“中国仿造”,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 这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打翻身仗的“战略路线图”,这也是我们为自己赢得尊重的必由之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要想取得这一胜利, 我们需要一个最重要的“战略武器”——知识产权。这恰恰是一直被我们忽略的,也是我们不擅长的。但是,在知识产权一体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了全球企业竞争的新战场。无论是高科技领域,还是传统生产领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知识产权。从现在直到未来。抱怨是没有用,除了选择接受规则,我们别无选择,并且也无法逃避。中国企业要提升竞争力,必须学会使用知识产权这一“战略武器”。尊重自己和别人,遵守规则,在这样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参与竞争,是中国企业必须尽快补上的一课。  相似文献   

6.
企业专利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鹰 《企业经济》2003,(3):115-117
一、企业专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专利管理意识不强,专利管理基础薄弱企业的专利管理工作还相当薄弱,专利制度保护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优势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第一、多数企业没有制定自己的专利战略,没有意识到专利战略在企业经营和产品、技术研发方面的重要性。缺乏对本领域或相关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发展动态的跟踪,明确自己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思路,确定开发重点和专利经营战略。第二、没有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许多企业领导认为,企业发明创造不多,此类机构不必设置,专利工作由技术部门代管就…  相似文献   

7.
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是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开发、运用和保护的综合管理,不仅能提高知识产权开发的适用性,而且还能合理协调各种具体的知识产权,有效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扩大、维护市场占有率,提高知识产权的运用效益,降低知识产权的运用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比较弱,因此要加强技术创新,积累自己的知识产权能力。另外,中国企业的规模和效率也比较逊色,与国际大厂商相比规模还比较小,未来中国企业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规模。  相似文献   

9.
国内一些有名的大企业在自己的商标被外人抢注后,竟然漠然不知,可见其国际品牌意识之淡薄。各国保护知识产权立法均有所不同,如不深入了解,国内企业还要吃亏。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在经历了DVD等一系列知识产权纠纷事件后,开始逐渐地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一些企业如华为还开始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仍很薄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严重滞后,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基本没有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1.
摘要:近年来我国遭遇的贸易纠纷逐渐增加,其中大部分都与知识产权壁垒有关。在面对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贸易壁垒时,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保证对外贸易的顺畅,在对外贸易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壁垒应对策略是极其必要的。本文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应对策略。在国家层面应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行业方面要开发建立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方面,要在落实国家战略和行业策略基础上,及时制定和实施自己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漫延,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期,笔者结合自己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实践,就企业如何巧妙运用知识产权资源渡过这一难关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一、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制度;二、企业应利用知识产权拓展融资渠道;三、企业应利用知识产权转让或许可,盘活自身无形资产;四、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减少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24日,2007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指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的主体。企业创造知识产权的总体能力决定着国家的竞争力。在许多发达国家,80%的研发工作是由大企业完成的,这些企业有很强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保护意识,这是增强竞争能力的有力保障。令我高兴的是,在中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和自主维权也开始起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知识产权是一种类似财产性质的是企业或个人拥有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中谁的知识产权保护得更好,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定的主动,文中还提出了中小企业怎样对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怎样增强保护意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于2008年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企业已经日益成为了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于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风险。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着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无形资产流失及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涉诉等风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该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以使得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以及如何化解由企业知识产权问题带来的企业风险,对于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并走向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立足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介绍了知识产权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遭遇的贸易纠纷逐渐增加,其中大部分都与知识产权壁垒有关。在面对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贸易壁垒时,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保证对外贸易的顺畅,在对外贸易时制定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壁垒应对策略是极其必要的。本文从国家、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应对策略。在国家层面应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在行业方面要开发建立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方面,要在落实国家战略和行业策略基础上,及时制定和实施自己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相似文献   

18.
<正>“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已引起广大中国企业的很大重视,最重要的应对之道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己在标准中的话语权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中科院院士倪光南4月17日在“WTO: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北京)国际研讨会”上这样说。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它与人、财、物、信息一起构成现代企业经营不可或缺的经营要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少,关系到我国企业发展的兴衰。因此,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一方面可以使企业通过其掌握的新的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或减少因在知识产权上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一是不在法律保护范围内的智力成果也被随意赋予“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如:有一人士培育了一个动物新品种,就说自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众所周知,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把动物新品种列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在这种情况下,说自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岂不是笑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