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力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4,(11):76-77
科技改变生活。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促成了网络交易的空前繁荣。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与虚拟性、即时性使得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面临着各种风险。我国目前尚无一部法律针对此问题作出系统规定,无法对消费者隐私权提供周延的保护。因此立法完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钱力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4,(31):76-77
科技改变生活。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促成了网络交易的空前繁荣。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与虚拟性、即时性使得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面临着各种风险。我国目前尚无一部法律针对此问题作出系统规定,无法对消费者隐私权提供周延的保护。因此立法完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文章解释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简要介绍了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的状况.对我国现有相关法律内容进行了整理和评价,对我国未来网络隐私权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5.
6.
如我国的电子商务技术与之相关的整个信息产业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但对电子商务中的网络隐私的侵权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着重对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隐私权的法律适用与法律保护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引言英国默多克新闻集团对隐私的窃听风暴刚刚过去,而美国"棱镜计划"带来的则是人们对于网络安全以及网络隐私权的新的反思。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为我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弊端。通过网络侵犯隐私权便是弊端之一。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无时无刻不处于易被侵犯的状态。正如"棱镜计划"披露者爱德华·斯诺登所言:"我们可以在机器中植入漏洞,一旦你连上网络,我就能验证你的机器。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保护措施,你都不可能安全。"以隐私权为母体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网络隐私权如何保护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隐私权作为民法中人格权的一项基本权利,得到各国法律广泛承认与保护.世界各国对于隐私权利的保护、研究非常重视,许多国家把隐私权列入民法典,直接予以保护.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国家的民法典中并没有把隐私权作为一项人格权利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而其他法律有所涉及,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在发生隐私利益受到侵害时,一般采用名誉权或者一般人格权的形式予以救济.这种没有法律依据的状况,对于隐私权的保护是不利的.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领域,技术与手段的不断发展对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兴起的一种新型搜索工具,人肉搜索引擎就催生了无数的网络事件,这就使得隐私权的保护是现在的当务之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功能也日趋完善.网络打破了个人隐私的时间和空间界限,在给人们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将人们的隐私置于极为尴尬的境地,使隐私权的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10.
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尤其是网络的公开性很容易使人们的隐私暴露于天下,个人隐私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网络隐私权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内容。需要加以明确界定。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保护好网络环境下的个人隐私权是本文所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确处理网络调查与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应用,网络调查作为一种信息收集和统计调查手段出现了,网络隐私权问题应运而生。本文对网络隐私的范畴、网络调查中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美网络隐私权保护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成为人的关注的焦点。美国采用行业自律和立法规范相结合的方式 ,有效的保护了网络消费者的隐私权益。我国所采取的未来制度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隐私权及消费者对网络和保护的要求 ,必需对其进行改革与完善 ,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网络隐私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3.
网络用户的急剧增长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精准营销模式打破传统营销模式已成为新的趋势,但网络精准营销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用户的隐私权,我们应借鉴西方成功的立法实践经验,加快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建设,同时加强网络精准营销环境管理等多种手段齐头并进.才能有效的保护网络用户的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侵犯网络隐私权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强化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网络隐私权的涵义、内容、保护模式及立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广泛的开放、自由性,使得网上信息交流等内容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因此社会各界对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产生了担忧。而目前我国的民法在网络隐私权相关方面的立法保护存在一定缺失,因此思考针对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网络购物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越来越重要的消费方式。但是由于互联网络自身的特点,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极易受到侵害,而且危害程度较一般的隐私权侵害更为严重。现如今,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不仅仅关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也制约着互联网交易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实现我国信息隐私权的保护,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以其杰出的便利性、快捷性而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购物形式。然而网购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的同时,也存在着消费者的隐私得不到保障、个人信息容易泄漏等问题。在分析了网购中的“隐私权”的特征及主要侵犯形式的基础上,对比了国内外网购活动中涉及隐私权的保护的相关做法,并从立法、执法、司法、消费者教育等方面提出我国完善隐私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涉及网络侵权的新问题,网络隐私权的侵权问题便是其中之一。根据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侵害现状以及立法现状,提出了有关网络隐私权问题的法律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进行网上购物的人数每年都以几何倍数不断递增。网络购物以其方便、快捷、成本较低等优势而甚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互联网上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个人数据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网络交易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的新特点和新形势,探讨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对策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逐步形成,消费者个人隐私权保护日益迫切,在了解国外相关制度及借鉴其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我国对消费者隐私权的立法保护并完善相应的我国网络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机制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