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让优质金融普惠更多民众?银行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怎样选择新的发展方式,让我们的客户变成“粉丝”?银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地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银行怎样创造更人性化、更加安全、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体验?等等。这些问题,银行业内人士在思考、在行动、在变革,同时互联网金融的一干人马在外面正在“倒逼”。作为银行业内人士,笔者认为,银行在从事金融互联网的过程中,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客户?大而言之是上帝、衣食父母,小而言之是乙方。有的银行在对客户制定各项收费政策的时候,一般采用国际惯例;遇到问题摊上事情。基本又用中国国情解释,这是客户对银行最不满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正金融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让优质金融普惠更多民众?银行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怎样选择新的发展方式,让我们的客户变成"粉丝"?银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地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融合?银行怎样创造更人性化、更加安全、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体验?等等。这些问题,银行业内人士在思考、在行动、在变革,同时互联网金融的一干人马在外面正在"倒逼"。作为银行业内人士,笔者认为,银行在从事金融互联网的过程中,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4.
长时间的排队等候、繁琐的业务办理流程、枯燥的产品推介……这是传统银行带给客户的体验。随着互联网技术对金融领域的不断渗透,互联网与金融的深入融合是大势所趋,银行业也越来越多地面对余额宝、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冲击,可以形象的描述为,银行业不仅要面对银行业之间的"互相残杀",还要面对来自行业之外的"新兴金融势力"的残酷竞争。在"内外交困"下,"逼迫"银行业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渠道上发生改变——将传统的银行体验从产品转移到客户,深挖潜力,提升体验,优化服务,建设新型网点已成为各银行角力的新蓝海。  相似文献   

5.
保护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是契约默示下银行的义务。我国关于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存在着较多问题,如立法缺乏系统性,效力层级低、缺乏权威性;制度规则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义务规则与例外规则之间失衡;缺乏对客户完善救济机制的规定等。对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的法律制度构建,应当通过立法规定金融消费者隐私权并明确保护内容及例外情形,明确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的完整权能,完善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雯雯 《特区经济》2014,(3):142-14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而互联网金融正是大数据应用的缩影,互联网企业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数据优势进军金融业,并获得迅速发展。这不仅对金融业的传统业务带来冲击,也将改变金融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基于此,文章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进行界定,并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最后指出商业银行应打造以客户为导向的金融服务模式、建设信息化银行、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等方面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微信银行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电子银行服务渠道。微信银行对分流营业网点压力、拓展移动端潜在客户、提高手机银行的激活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融合发展,微信银行必将成为未来银行的主要移动网络渠道和又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本文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方面对微信银行的营销模式进行4PS分析,并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伟  朱静 《改革与开放》2002,(10):17-18
<正> 世纪之交,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力量的推动下,银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近在眼前,与此同时,银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1.银行传统业务利润日薄西山,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随着全球金融深化的加速,资本市场日益发达,客户融资对于银行信贷的依赖大为降低,银行传统业务利润大大缩水。为了尽可能争取客户、抢占并保住市场,在传统业务以外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商业银行都在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努力  相似文献   

9.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元年,也是风起云涌的一年。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怎样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成为传统商业银行必须回答的命题。本文梳理了当今常见的互联网金融形态,与银行做了对比分析,最后指出整合银行线上线下资源、打造互联网服务平台,应该是传统银行应对互联网冲击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而出现的金融行业新模式,与传统金融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新模式的出现,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如何应对新模式带来的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以"农商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此问题展开论述,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识别与应对。文章首先解释了风险管理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然后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风险,最后针对性的对风险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希望能给农商银行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余额宝爆发式的增长,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屡屡见诸报端,以至于这一概念在传播中,被解读得越来越宽泛。现在再谈互联网金融,尤其是如何更有针对性地监管互联网金融,首要一点就是弄清楚互联网金融的具体业态。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比如直营银行、存线折丰口券商和直营保险。直营银行的主耍特点是没有物理营业嘲点,依靠互联网、电话椰ATM机等手段捉供服务。直营银行发源于欧美,是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目前存美国最为发达;在线折丰口券商则以极低的佣金吸引客户,并在此基础上向客户提供财富管理和投行服务:直营保险主耍足基于互联网销售车险租财险产品的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积小成大,集腋成裘。只有在解决小问题上不断地推陈出新,银行才可能真正拥抱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带给银行业的变革。笔者从零售金融、消费者金融的角度出发,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重大金融案件的频繁发生,集中反映出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领域风险的失控,其中,授信业务的前台——客户经理面临的风险尤为集中。本文试图从此角度探讨商业银行客户经理与风险防范问题。一、防范风险是客户经理的重要职责客户经理是商业银行将客户营销理念引入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产物。客户经理制的实施,突破了商业银行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随着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的建立,出现了一批活跃在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客户经理队伍。通过他们向客户全面营销银行的所有金融产品和服务,全面负责客户的所有事务,从而形成介于银行内部作业、管理体系和银行客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由于作为业务一线的客户经理,不单是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14.
自动柜员机     
自动柜员机(ATM)是使用最普遍,效益最显著的自助银行设备。它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有帐户查询、取款、存款、转帐、修改密码等;为银行管理人员提供的功能有清除累计数,钱箱加款、打印清单等,以方便银行管理人员对自动柜员进行管理。客户要想从自动柜员机得到自我服务,必须先到银行申领一张塑料磁卡,这张塑料磁卡加上其对应的密  相似文献   

15.
林华 《辽宁经济》2014,(3):53-57
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发展进程中金融脱媒现象和银行客户营销策略的分析研究,阐述了金融脱媒将长期存在,也是金融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形势下,银行必须调整经营策略,创新营销手段,以分层次营销、精准营销等更为科学理性的营销方式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实现银行稳定可持续的盈利增长。  相似文献   

16.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实行至今,已有十几家外资银行申请建立法人银行,占全部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量的60%。履行加入WTO时的承诺,我国金融服务业进入全面对外开放阶段,尤其国内银行、证券、基金服务业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这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与实现外资银行国民待遇的矛盾凸显出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正> 1995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过"银行是即将灭亡的恐龙"。但是,银行融通资金的真正障碍并非是电脑技术,而是风险。银行的产生就伴随着风险,也正是由于能够承担风险,银行成为金融的支柱。对风险的管理则成为银行最重要的能力。随着世界金融的一体化和我国对外国银行的放开,国内的商业银行也将参与到世界金融的竞争之中。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问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的差距,寻求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初,对传统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造成了较明显的影响,与传统银行出现了尖锐的矛盾。随着时间推移传统银行做出了应对,在这场竞争中的地位已逐渐发生改变,在某些领域重新占据了优势。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各存在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应为相互竞争或替代,而应是协作和分享。这也将为整个行业的发展、用户和社会带来最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华坚 《特区经济》2005,(10):250-251
一、商业银行价值增值模式的转变——从价值链到价值网市场经济的深化和银行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客户成为银行价值增值的核心,客户需求成为推动商业银行价值增值模式转变的重要因素。金融自由化和科技的进步扩大了银行的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跨界冲击,上市银行持续扩大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范围,并实现了传统业务的创新与升级.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二者竞争与合作的博弈中,上市银行也面临着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与创新策略选择的双重困境.这种情况下,上市银行要想尽可能减少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与风险,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做好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