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克的古典自然法学作为众多的自然法学中的一种,之所以在法学思想史上占有革命性的地位,在于他的自然法学说把自然状态、自然法同资产阶级的理想和利益联系在一起,并加以系统的论述,发挥了人的“自然权利”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权力合法基础的创见。作为一种对政治权力的合法基础进行论证的思维方式,洛克的自然法思想具有极为鲜明的时代性,也有其不可克服的致命的弱点。  相似文献   

2.
自然法思想在西方法学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经历了古代朴素,中世纪神学,近代古典和现代复兴四个阶段,自由,平等,正义,人权,理性等四项支撑了自然法的过去和未来.  相似文献   

3.
萌芽于古希腊的自然法经过罗马法学家、哲学家的努力,由"自然秩序"向"理性秩序"的自然法演进,随着中世纪教会势力的膨胀,需要对教皇权力与世俗国王权力进行划分,托马斯·阿奎那的自然法思想顺应了历史的需要,成为沟通古典自然法与中世纪基督教自然法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自然法自诞生之初就以正义、自由为其内容,在其演进过程中更是以一种高姿态出现。而实证法学站在它的对立面,否认存在高于实在法的更高的存在。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更是被认为是自然法的复兴、实证法的衰败。但是,自然法自身先验的价值标准以及内涵不清、外延不明,将正义置于危险的境地,实证主义法学则过分注重形式,忽视价值内核的作用而剑走偏锋,两者都存在缺点。法律哲学的追求应在于平衡,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应当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纵观法学发展史,法学家们对法的概念的界定一直争论不休.形成的学说中,又以自然法理论与法律实证主义最为著名.作为自然法的基石--自由与平等更是对自然法学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试图透过二者,一窥博大精深的经典自然法.  相似文献   

6.
法律上的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律上平等、完整人格的产生,以近代民法中自然人制度的确立为标志。古典自然法学说为自然人制度和现代法治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逻辑构架,罗马法则为自然人的权利和权利实现方式提供了精湛的法技术,公民是自然人从事公共权力的形成和运作活动的资格,法人则是自然人实际结社自由权利的制度形式,是近、现代法技术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古罗马时代形式公正的契约自由思想,源于古希腊哲学上的自然法思想和古罗马的成文法以及罗马法的实践性品格。虽然在罗马帝国的后期,出现了实质公正的契约自由思想,但未成为主流。在中世纪,法律只不过是君主的意志,司法绝对自由裁量权不断地破坏着契约自由。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罗马法被视为“书面”的理性,形式公正的契约自由思想被注释法学家首先复法,衡平的思想却被忽略。进入20世纪,随着法观念的社会本位化和自然法学的复兴,契约自由思想再次出现的形式公正向实质公正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合作法哲学的理论内核是:法律既不应该以权利为本位,也不应该以义务为本位,而是应该以合作为本位。古希腊正义理论是合作法哲学的源头,"各得其所"要求的是建立在合理的分工基础上的有序合作。近代以来,合作法哲学第一支支流是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自然法学派,其观点为法律的核心价值目标是捍卫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第二支支流是以狄骥的"社会连带主义法学"为代表的社会法学派,其观点为法律的核心价值目标是捍卫社会合作关系。合作法哲学的启示是:人类历史就是人类在合作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用新的合作秩序取代旧的合作秩序的发展过程,只有在合作之中我们才能发现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针对不断变迁的西方经济和社会背景,论述了近代西方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为了对这些弱势群体提供有效保护,现代侵权行为法在目标、价值取向、归责方式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新的社会价值功能的定位除了引发侵权行为法中无过错责任的产生,也引起了一个新兴法律部门--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和保险法的繁荣.在变革中,为理清侵权行为法和社会保障法两者的不同法域,西方社会经历了迂回和曲折.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在这次变革之中,我们再次看到了古典自然法学中的人类自然理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法哲学的视角,对自然法与民法的文化、作了宏观的阐述.本文选择自然法学作为对民法考察的基点,并非要否认分析法学社会法学对民法的影响及价值;并非对"形而下"的具体民法问题不屑一顾,而是主张也应关注"形而上"的制度与理念的影响及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古典自由主义中的市场与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自由主义,不应简单地将其视为“自由放任”和“无政府主义”,实际上,古典自由主义关于市场与政府有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和思想。厘清其基本理论和主要思想,并从中了解到相关经济学派(包括奥地利学派、产权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公共选择学派以及最新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等)及其代表人物在理解经济自由方面的内在一致性和互补性,有助于我们避免陷入印象式的理解和“印象式的辩论”。  相似文献   

12.
从新经济史到新制度经济学——诺斯的经济思想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斯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及早期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经济史分析中,成为新经济史学界的代表人物,而从经济史分析中归纳出的制度变迁理论更成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分支.本文以诺斯的文献为线索,研究其从新经济史到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思想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斯多葛学派的核心追求是遵从"自然法"和"自由意志"。它重视严峻而坚毅的品格,只服从自然命令而拒绝任何世俗的强力,抗拒任何不幸。斯多葛学派因其对自由意志及其"不动心"的坚毅品格而在后世哲学中不断被重新发现和重新解释。后人在推崇自然法和自由意志时,几乎都免不了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一个斯多葛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法律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推进作用。但是,由于法律话语体系的不同和研究流派的不同,我们今天对于"法律是什么","法律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并无一致答案。西方历史上分析法学派、自然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分别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不同观点。而本人在阅读了刘星教授《法律是什么》一书后,对"法律是什么"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于是抛砖引玉,谈谈感想。  相似文献   

15.
在时下学者的视域中,法律发现无疑被认为是法官从法律渊源中发现法律的技巧或方法。以理性作为法源的自然法学使得法律摆脱了宗教精神的桎梏而陷入了忽视历史及社会经验的境况中;历史法学派显然将法律发现定为在"立法"而非当下的"司法",理性的智识性努力被排除在外;社会法学则进一步开放了"发现"法律的场域,且丰富了法律发现的内涵。为此,以法学流派化为视角透视法律发现观,并反思其之于当下司法的意义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6.
自然法思想内涵的法价值及实践追求为世界民法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动力.其平等、独立、自由和正义等取向对中国民法典制定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影响.结合自然法思想,考量当下社会法利益的契合点,中国民法典应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选择和追求秩序与效益、意思自治、私权神圣和平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商人伦理就是判断商人行为的是非善恶的标准,它是一个道德范畴。自爱、自律、诚实、公平、勤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开竞争、恪守诺言、公平交易、在不损害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是商人伦理的主要内容。自由、正义、秩序、安全与效益是商法的主要价值。如果承认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法是实在法的评价标准论断,那么商人伦理就是“自然法”位置,商法规范就是“实在法”位置。  相似文献   

18.
自然法和自然权利预设了某些行为的不道德性和不合法性,同时在其规范中排除了任何形式的特权豁免.托马斯·阿奎那通过其天才的自然法思想,为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笔者主要就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成就及对法律的本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新制度经济学派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是由早期制度学派演变而来的。从制度学派的演变到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旧制度学派时期;从旧制度学派向新制度学派的过渡时期;新制度经济学派形成时期。然而在新制度经济学派形成后其内部存在着两个完全不同甚至对立的亚学派一以加尔布雷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和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前者继承了旧制度派的传统,而后者则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二者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菲利普斯曲线,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石,已成为当前西方宏观经济学领域三大主流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货币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术论争的焦点。本探寻三大主流学派的理论大厦赖以构建的思想源头和微观基础-假设前提,叙述并推导菲利普斯曲线变形的过程,评介三大主流学派围绕菲利普斯曲线而展开的理论论争和政策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