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国《金融时报》7月26日】今年上半年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披露过程大体已经尘埃落定,二季度当季经济增长率达到十几年以来的最快速度,6月份当月的消费物价指数创下30多个月以来的最高记录,这些明显出乎此前市场预期的数据形成的惊愕已渐趋平息,其所引发的政策变化与市场影响也已无需讨论,但一个仍然值得仔细分析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到底热不热?如果热,那么根源在哪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美国彭博新闻社7月2日】中国央行的经济学家们预测中国2007年的GDP增长率是10.8%。这是12年来最快的了,而且比2月份时预测的8%多出了将近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英国《金融时报》12月12日】很多人记得谢国忠数年前便预言过上海楼市泡沫破灭,结果并没有成为现实。这位独立经济学家新近再次指出,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趋紧的宏观调控,土地价格硬着陆可能性因此加大。  相似文献   

4.
【英国《金融时报》2月12日】中国可以出手营救世界了吗?过去10天,市场的希望急剧升温,启盼中国步履维艰的经济已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8,(2):12-12
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1月3日 嘿,中国经济将放缓,但情况不会像全球其它国家所知道的那样。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今年将略微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分别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定在10%和10.8%。换言之,按照IMF的估计,2008年中国以美元计算的经济产出增量仍将比美国高出近4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6,(25):15-16
【英国《金融时报》6月13日】中国的贸易顺差5月份达创纪录的130亿美元,出口比去年同期飙升逾25%。这一强劲表现将促使人们呼吁采取新的经济紧缩措施,同时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相似文献   

7.
武文卿 《中国招标》2015,(24):27-28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今年以来,下行压力明显。海内外各种观点、看法都莫衷一是。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访了多位英国的经济学家,他们对中国的经济走势大都保持乐观,认为中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英国《金融时报》1月17日】当我开始撰写政治经济方面的文章时,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美国会发生经济衰退吗?”如果按照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即为经济衰迫的普遍定义,那么答案最有可能是:不会.上一次美国出现经济衰退是在16年前,即1990-1991年那个冬季.  相似文献   

9.
10.
【美国《华盛顿观察》2月8日】中国经济像一部不愿刹闸的高速跑车,在2006年一下子冲破了人们的预言,非但没有呈放缓趋势,反而攀上了另一个制高点。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007年1月25日宣布,中国2006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7%,达到20.9407万亿元。从总量上看,这是中国GDP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距离2002年首破10万亿元仅仅4年;从速度上而言,10.7%的经济增长率创下了自1995年以来的新高。在这一数字的激励下,摩根大通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由此将2007年中国GDP增长的预期比率从9.5%调高至10.0%瑞士信贷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则表示,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三位几成定局。  相似文献   

11.
【英国《金融时报》8月30日】最近对“中国经济过热”的恐慌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或许就是:外国人对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的担忧超过了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6,(48):11-12
【英国《金融时报》11月17日】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经济学家们呼吁中国将政策重心放在促进消费上,而非以新的措施来限制投资。他们称,中国最紧迫的经济问题是不断飙升的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8,(12):13-14
【英国《金融时报》3月13日】今年开初时,全球担忧的对象是美国。人们所有的希望都转向了中国,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7月25日】哪个国家符合下列特征?该国政府拥有庞大且不断增加的经常帐户盈余;年度经济增长率大幅提高;央行把目标对准汇率;薪资压力已在上升;面对商业游说团体的压力,政治阶层不愿进行变革;该国政治领袖宣布:“只要我在任,货币就不会升值。”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6,(31):14-15
【英国《金融时报》7月27日】中国的经济决策者们已经开始进行艰巨的努力:遏止可能导致房地产和制造业出现资产泡沫的过度投资热潮,同时将经济增长率保持在接近目前两位数增幅的水平。此外,他们在努力实现这一壮举的同时,不愿动用手头拥有的许多最有效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6,(11):12-13
【英国《金融时报》2月27日】随着中国恢复几个世纪前失去的贸易大国地位,她对敬畏的投资者、经济学家和政客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有时被称赞为全球经济好现象的主要来源,有时又被指责为坏现象的祸首,比如原料(包括石油)需求和价格的飙升廉价成品出口的增加,这使消费者受益却造成发达国家非技术劳动力过剩;还有全球变暖和禽流感。  相似文献   

17.
[英国《金融时报》10月19日]美国经历过1929年的大萧条,日本经历过1989年的衰退,东南亚则经历过1997年的危机。若干年后,中国是否也将面临一个类似的灾难时刻?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8,(3):21-23
【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1月4日】2001年1月10日,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文章中说我是“第一位使用‘衰退’一词的著名经济学家”。是年4月,美国白宫召集了十多位经济学家探讨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英国《金融时报》6月12日】中国能在未来几十年里维持经济增长率吗?除了政治因素外,其经济战略方面也有若干课题。中国要做出许多重大抉择,为了自己,也为了世界其它地区。  相似文献   

20.
【英国《金融时报》11月8日】金奇回忆道,当初构思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时,妻子在厨房给他做蜂蜜三明治,让他放松一下神经。自金奇1982年作为留学生首次前往中国后,这个国家就一直吸引着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