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传真     
"继上汽-南汽收购案之后,中国汽车行业将上演更多的并购好戏。"——《美国汽车新闻·中国》执行主编杨坚拟文指出,对中国经济来说,欣欣向荣的汽车制造业是一件好事。凭借地方政府的支持,一些财务状况不妙的固有汽车制造企业仍然为高风险的项目大肆举债。上汽收购南汽尘埃未定,国内其他汽车厂商之间并购的传闻早已四起。有两家企业——东风和哈飞,据说已经开始就并购展开谈判。可以预见的是,继上汽-南汽收购案之后,中国汽车行业将上演更多的并购好戏。  相似文献   

2.
曾尧 《汽车观察》2009,(1):93-93
继上汽收购罗孚之后,南汽集团于2005年收购罗孚剩余的汽车公司、发动机分部知识产权以及MG、奥斯汀品牌。随后,上汽、南汽在国内分别推出了自己的品牌,荣威、名爵。随着"上南合作"的完成,荣威和名爵重新归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礼文  刘姜 《汽车观察》2008,(9):80-82
"上南"并购在2007年完成后,中国汽车业创造汽车"巨人"的冲动也变得更加猛烈。最近"福特将出售沃尔沃"传闻再次甚嚣尘上,但与去年不同的是,此番传闻中频频出现了中国汽车的身影。有消息称,上汽、东风、广汽、奇瑞四大汽车集团都在与福特接洽,意图收购沃尔沃轿车,大有"沃尔沃"花落中国之势。  相似文献   

4.
瞬间1:2007年12月2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汽董事长胡茂元和南汽董事长王耀平在荧光闪烁中欢颜握手,酝酿已久的上(汽)南(汽)合并事宜终于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方式落定。一周前,南汽工作组赶赴上海,与上汽集团高层最终落实了双方合并的具体细节。在合并南汽后,上汽集团将变成年销量超过200万辆的国内第一大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和南汽集团这两个在2005年对MG罗孚资产的竞购中同时跃入全球业者视线的中国汽车公司在2007年终于合二为一,继承了英国罗孚汽车血统的南汽MG名爵和上汽荣威这两个品牌最终都归属上汽,上汽这一手笔成了2007年车市的压轴好戏。  相似文献   

5.
梁瑛 《中华商标》2010,(9):43-44
2004年10月上汽收购双龙,2005年南汽收购MG罗孚,2009年北汽收购通用旗下萨博,2010年3月吉利收购沃尔沃……纵观2004年至2010年,从紧锣密鼓的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海外收购案中不难发现,知识产权不仅是企业关注的重要目标,而且成为海外收购的趋势。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国内汽车企业争相收购国外的汽车品牌,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     
《中国机电工业》2008,(1):14-15
上海石化200多富翁大闹股东大会;国内汽车业最大并购上汽南汽合作敲定;小股东要成立权益保障委员会;国美36亿元曲线收购大中电器;中国投资50亿美元入股摩根士丹利。  相似文献   

7.
如何将双方资产整合,如何实现国有资产最高效运作并获得预期成功,将是摆在上汽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2007年末,精明的上海人终于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继上汽集团海外并购双龙汽车、取得罗孚汽车知识产权后,上汽再一次将全球产业整合的浪潮带到了国内,国内汽车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行将谢幕。让业界瞩目的是:这一次上海人选择的对象是南京人。12月26日,上汽和南汽在国家发改委的主持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在经  相似文献   

8.
在一片"去海外并购"的呼声中,近日两则并购海外零部件企业的消息,给潍柴动力也扣上了"海外抄底"的帽子。一则消息称,1月23日,滩柴动力已经通过下属公司以299万欧元的价格竞拍获得法国博杜安公司的相关资产,该资产账面价值约为1381.77万欧元。另一则消息称,潍柴动力又计划收购通用汽车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一家汽车零件制造分厂。上述消息是否属实?潍柴动力选择这个时机展开海外并购意欲何为?  相似文献   

9.
海外传真     
菲亚特欲牵手奇瑞或上汽《美国汽车新闻》由于与南汽的合资企业经营不佳,菲亚特汽车公司可能在华组建新的合资企业。菲亚特的所有者说,2005年南汽对英国汽车制造商MG罗孚公司的收购转移了南汽对该合资企业投入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上汽收购双龙的困局说明,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产品,然后卖到其他国家去,对中国汽车企业而言,或许是比兼并、收购更好的海外扩张途径。  相似文献   

11.
尽管依然像第一次海外并购那样行事低调,但此番,王常力却提出了"国际化要大投入才能大产出"的口号。直到两年之后和利时再次出手,外界才终于意识到,处于跨国公司重重包围的中国自动化企业,已悄然踏上了国际化的征程。3月6日,和利时在海外市场再布一子,以7300万美元收购新加坡Bond集团公司100%所  相似文献   

12.
部分收购的最后期限过去了。MG ROVER的未来仍未确定。监护人普华永道(PWO)不得不把最后的交易日期由原先的6月22日推迟到10月份。而最初所定的3家潜在中标者也发生了变化。除南京汽车集团以外,其他的两家都已不在名单之上。就在作者惋惜不能看到MG TF跑车代替吉利跑车在国内出现时,除了另外一家英国本土财团入围外,赫然上榜的,就是被作者戏称为MG ROVER噩梦的上海汽车集团(SAIC)。由于入围的英国财团是由政府出面组织的被誉为拯救MG ROVER的“白衣骑士”,是只有在上汽和南汽并购失败后才考虑的收购对象,所以其实这此并购,还是在两家中国企业之间进行。姑且不论两家企业谁最终会获胜,作者在这里所感慨的,是上汽集团在整个并购MG ROVER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娴熟的并购艺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摩配》2007,(3):15-16
无论中国汽车企业能否最终收购克莱斯勒,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尝试、获取新技术和市场影响力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虽然在与上汽的较量中赢得了这场收购战,但罗孚对于已经元气不足的南汽究竟是祸是福殊难预料。如果不是上汽在收购进程中的一时疏忽,罗孚绝不可能成为维系南汽未来命运的重要平台。2005年5月以前,南汽对罗孚的最大希望,只不过是一款能在南汽生产的轿车。而现在,它们得到的不是一款车,而是高、中、低档轿车及其配套发动机的技术平台(图纸)和制造设备。2005年8月中旬,南汽由50人组成的罗孚项目接收小组奔赴英国。这一行  相似文献   

15.
上汽通用五菱借力雪佛兰进军智利,东风渝安也与智利汽车经销商签订了代理销售协议,出口东风小康以及其他小型皮卡。《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近日获悉,国内销售排名前四位的微车企业无一例外地将发展目光锁定在海外市场。"微车的海外市场已经很成熟,并且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目前国际市场上对中国微车的需求量每年都在7万~8万辆。"东风渝安海外事业部市场部经理杜贤俊表示。正是看中了海外市场的潜在需求,国内的微车企业都跃跃欲试。长安汽车国际销售服务有限  相似文献   

16.
<正>石油天然气行业这几年的海外并购可谓是如火如荼。即便是在国际油气并购市场2011年大幅降温的情况下,国内三大油企巨头逆势而上,成为国际油气并购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而今年,对于包括三大油企在内的众多能源企业来说,海外收购前途未卜。海外收购逆势而上  相似文献   

17.
傅成玉董事长在2011年度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推动海外油气业务跨越发展。这一会议精神将成为新时期中国石化海外油气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中国石化高度重视资源战略,在"十一五"期间成功实施了一系列海外油气项目并购。2009年斥巨资收购阿达克斯公司,刷新了近年国内石油公司海外并购记录,凸显了做强做大海外业务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并购,中国石化海外份额油产量快速提升,有力地弥补了国内石油产量的不足,使上游产业  相似文献   

18.
沈晗耀  陈佳 《董事会》2008,(3):65-67
相比国内并购,海外并购存在更大的风险。北方重工控股法国NFM,在隧道掘进机领域称雄;海尔誓得美泰克言犹在耳,然而最终以黯然退出而收场;联想收购了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但似乎还没看出它的成功之处。中国企业正在热切地迈出国门,结果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什么样的思路才能引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内最大的轿车公司,上汽集团近年来频频出手海外收购,以期望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不料在成功入主韩国双龙以后,上汽却放弃了对英国罗孚的整体收购。原因是在长达1年多的谈判中,罗孚始终没能提供让上汽信服的财务报表,上汽不愿以“救世主”形象来为“掉入财务黑洞”的罗孚买单,罗孚汽车也因此陷入破产清算的境地。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上汽与罗孚之间将近一年的前期工作并未“白费”,最近,上汽依托罗孚汽车技术平台打造自主品牌轿车的计划已经逐渐浮出水面……既然放弃了对罗孚的收购,又何来借壳打造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20.
段冰 《董事会》2005,(4):52-53
历来的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中,中方扮演的几乎都是积极的角色。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收购英国的MG罗孚集团(以下简称”罗孚”)却是个例外。与上汽的谨慎冷静形成鲜明对比.不但罗孚公司一直在高调地对外宣布谈判的每一个阶段性进展.连英国政府也派出了”高级公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