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在天文、历法、军事、农业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尤其对农业发展的理论贡献尤为突出。他将自己的农本思想凝聚成帙,编撰了"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书中关于屯田、水利等方面的理论总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农政全书》共60卷,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种植、制造、荒政等12门,每门又各分若干子目,书中内容既对前人典籍做了汇辑,也总结了他亲身参加农业实践的经验,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农家类收有《农政全书》六十卷外,存目中还有一种“别本《农政全书》四十六卷。这个“别本”的面貌如何,内容怎样?一直是学术界、特别是农史学界的同志所关切并希望得到解答的问题。原西北农学院院长辛树帜教授夫人康成懿(俱已去世)在她编著的《农政全书征引文献探原》中提到:  相似文献   

3.
徐光启的农政思想——纪念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嘉蜻四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公历1562年4 月24日)生,崇祯六年十月初七日(公历1633年11月8日)卒,享年七十二岁。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农学家,也是热心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等科学技术的“近代科学先驱者”。他生活在明王朝急剧崩溃的前夕,其时封建杜会日益衰朽,资本主义有了萌芽,内則朝政腐败,水旱虫灾频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外則西方殖民主义者和倭寇乘机劫掠骚扰。徐光启少时就关心国计民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虽是仕途蹭蹬,三十五岁才考中举人,六十八岁(崇祯二年,1629年)以后才升任礼部左待郎、尚书等职,逝世前一年才被“特旨简用,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但他一生在读书、教馆、应试、仕宦、退居再出仕的过程中,却始终孜孜不懈地考察经济,钻研科学,特别关心农业生产。他在晚年曾以其广泛收集的农业资料和实验研究中的心得体会编写《农政全书》。这部书最后由他的门人陈子龙定稿,崇祯十二年秋付印,它是我国农学遺产中一部煌煌巨著,也是世界古代农学文献中罕有的瑰宝。《农政全书》共六十卷,五十多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十二目,重点在开垦、水利和荒政(备荒救荒)。此书的特点,是既“杂采众家”,又“兼出独见”。由于他有“尝躬执来耜之器,亲尝草木之味”的耕作实践经验,特别是他以西洋科学精神和方法整理我国古代农学,其“独见”实前所未有,因此,《农政全书》当时就被誉为“经济忠谟,事久弥验,……有裨邦本”的“经国之书”。在《农政全书》巨著之外,徐光启还有《甘薯疏》、《芜菁疏》、《农遗杂疏》、《宜垦令》、《北耕录》、《粪壅规則》、《农辑》等农学著述,可惜它们大部分已散佚,或只残留一部分。今年是徐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我们为了缅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农学家,特地邀请国内几位农史研究工作者撰写了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7期刊登了《新形势下的日本农政和农协》一文(以下简称为“周文”)。在周文的第一部分“日本的农政”里,作者对日本的农政、《农业基本法》(以下简称为“《基本法》”)、自立经营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存有不妥之处。笔者仅就上面三个概念,从“消除误解,还概念以本来面目”这一愿望出发,与三位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5.
(一) 发展农田水利事业或者说建设水利工程,在我国,实质上是国家的一种职能,其目的在于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大大增加农业产量。明朝魏呈润的《水利疏》和清朝慕天颜给皇帝的奏章中都曾分别指出:“圣人之治于世也,其枢在水。”“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都简明地阐述了水利与农业、与富国、强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徐光启的农学名著《农政全书》六十卷,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由松江知府方岳贡委托徐的门人陈子龙校订刊行,版心下方刻有陈的书斋名“平露堂”,故称“平露堂本”。此后一切刻本,都从这个第一版本出来。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著录和抄录的,底本也是这个版本。只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零二子部农家类存目,又著录了一个《别本农政  相似文献   

7.
吴琦 《中国农史》1999,18(3):55-61
中国古代社会,漕运与农田水利皆受到重视,历代王朝在不影响漕运的前提下,总是尽量兼顾二者。然而,“保运”是朝廷的最高原则,每当漕运与农业生产在用水或排水问题上发生矛盾时,朝廷毫无所惜地以牺牲农田水利、农业生产为代价,给农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中国古代社会,始终保持着重农的传统,历代官府皆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对水利的充分利用,所以开发水利也就成为历代的一项重要政务。一般而言,水利工程最密集的地区,常是官府依赖的财赋之区。与此同时,历朝历代视为国之命脉的漕运同样以水利作为基本的条…  相似文献   

8.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他在编著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之前,曾为推广本地和外地的高产作物和救灾备荒,撰写过《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三种。这“三疏”在当时写成后不久就亡逸了。《甘薯疏》、《芜菁疏》在徐乾学的《传是楼书目》中有著录,《吉贝疏》在《农政全书》卷三五中有提及。徐光启的《甘薯疏》是我国最早叙述甘薯的一部专著,是研究我国农业史、甘薯史的重要资料。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生产国,产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三。民以食为天,甘薯这类高产作物,自明代万历年间传入我国后,在历史上对明、清两代的人口激增有着重要关系,对“中国山地和瘠土的利用,对杂粮种植的多样化,起了极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委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改革发展金融服务的意见》,积极发展新型水利项目融资模式,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与城乡互助型农业、订单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的结合,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等作为小型农田水利承贷主体,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六篇中关于“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的分析时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资本家不同于其他生产部门的资本家。原因是,农业资本家首先不过是他们的资本和这种资本所推动的雇佣劳动,是投在不同的要素上。即投在丰度和位置不同的土地上。而土地本身没有价值,只是投资的要素。  相似文献   

11.
农村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民持续增收的动力,是农村环境改善的保证。“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农村水利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一流农村水利”的目标,以农村河道水环境整治、区域防洪除涝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为重点,  相似文献   

12.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给农业带来了什么?认识与把握经济增长环境中农业问题的性质、农业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基本法”农政产生的温床,也是“基本法”农政的课题与责任。通过对“基本法”农政的反思来了解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农业发展以及农政三者的关系,对于分...  相似文献   

13.
论淤灌是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令福 《中国农史》2006,25(2):3-11
本文通过对《史记·河渠书》与《汉书·沟洫志》所载内容的分析,认为战国秦汉时代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在北方兴起,构成了中国水利发展第三阶段的主体。而这些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并不是浇灌庄稼,解除农田缺水问题的,漳水渠、郑国渠、河东渠与龙首渠是放淤荒碱地,以营造田地为主要目的的,六辅渠、白渠建成后,变成了浇灌农田庄稼,但仍然是引浑浇灌,即史书所谓的“且溉且粪”。它们均是引取高泥沙含量的浑水淤地或浇灌庄稼,具有淤灌的性质。因而淤灌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上意义特别重大,它是战国秦汉时期中国大型溉田工程的主体,构成中国传统农田水利的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八日为徐上海(光启)逝世三百五十周年纪念,沪地追念先贤,组成《徐光启著译集》编辑委员会,辑集玄扈撰述,凡未见及罕见者十五种,最后附以逸文、书简,付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为线装本二十册,将在纪念期间出版。十五种内,军政两种,工学一种,算法测量六种,农田水利四种,《诗经》学两种。农田水利四种内,《泰西水法》而外,辑校玄扈农学逸书《甘薯疏》及《农遗杂疏》,编委会命余为之,皆书有跋语;又重印《农书草稿(北耕录)》(一九六三年初印时名《〈农政全书〉手札》),亦命余草后记稿以为参考。今集此题记三文,以就教于农史、农书学者诸君子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农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依靠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能高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对农田进行水利灌溉,为农业生产服务,有助于实行现代化种植和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帮助广大农民脱贫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重要性,分析了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珠玉”篇有“宋李招讨以铁为耩”的话,注释时都作“待考”。与几种文献比勘,我以为宋应星的这句话,有三点值得商榷。(1)“李招讨”是谁? 明张萱(字孟奇)的《西园闻见录》(卷九十二)“珠玉”条有如下一段文字: “尝览志,称廉郡无耕稼,所资珠玑。然(?)之采也,祗于沿海,蜑户以铜艚,凌万顷,身入寻丈之渊,不啻探骊龙额下,人犹畏其难而不敢。自招抚李茂始以竹为(木琶),维以绋(纟丽),投之海中,顺风逆流,力不劳而得甚奢。”这段文字记载了所谓“李招讨”乃是李茂。“招讨”是武职官名,明代为边境土官武职;上文说是“招抚”,原本武职官,这里或是俗称,“尝览志”,究竟张萱据何志书?估计是《雷州志》或《廉州志》。《雷州府志》的纂修,我们在明代能找到根据的,一修于正德十二年王秉良,再修于嘉靖二十三年叶尚文,三修于万历四十三年欧阳保。而《廉州府志》在明代有嘉靖三十四年与崇祯九年两修。张萱是明末人,他称之于的“志”大概是万历以前修的“志”。但这些“志”现在均已失传。从清代所修的两个府的“志”中,没有找到李茂的事迹。或者后在修志时汰繁就简时把李茂的事迹省略了。所以,《西园闻见录》的记载就成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是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在学习《邓小平文选》1—3卷过程中,就其主要内容概括为:一个根本、一个重点、一个关键、两个飞跃、两个依靠、一条必由之路。一个根本:“农业是根本”邓小平历...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资料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基础,让农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药”、“放心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几年来,宜都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采取“六个结合”加强农资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权益,取得了良好效果.树立了农政执法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经济》2016,(6):69-69
<正>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他提倡农学,引进番薯,编纂了《农政全书》。天启年间,徐光启开始专门致力于农业研究。他不仅研究了大量的农业资料,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科学实验。甘薯由国外引进中国之初,只在福建沿海很少的一些地方种植。徐光启把它引进家乡种植,进行了多次试种,终于获得成功。此后,他又将甘薯的种植扩大到全国。《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  相似文献   

20.
《水利经济》2009,27(4):22-22
《水利经济》杂志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年)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这是《水利经济》杂志在获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期刊”、“全国农业系统优秀期刊”等荣誉后再次得到的肯定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