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2年聚焦三农,证明三农工作在中国的重要地位仍未转移。一号文件中提到,要"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快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持农业补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  相似文献   

2.
李勇 《农机市场》2018,(1):16-16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把时间追溯到1998年,当时也许很多人不会预料到,“中央财政设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这一政策会引发农机行业发展的新进程。2004年,财政部、农业部共同启动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接下来的14年里,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正是在国家政策支持、内需拉动和刚性需求下,助推农机行业进入了被业内普遍称道的超常规迅猛发展“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3.
《农机市场》2005,(7):5-6
第一问:通过电视和报纸知道2005年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而且实施范围和实施规模都比2004年有所扩大,我们都很高兴,是不是所有的人买农机都能得到财政补贴呢? 答:购机补贴是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两减免、三补贴”重要惠农支农政策之一,是国家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2005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500万元、省财政安  相似文献   

4.
财政支农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寻求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效益的有效路径,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财政支农政策含义及主要内容,然后分别从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没有固定资金、没有合理的支农政策及中央和地方存在博弈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五方面提出了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三农”工作,近些年来,都以中央1号文件的形式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金融业在贯彻落实中央支农政策中,积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为“三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遵义市为例,就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贯。彻执行支农政策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只有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今年1月底,《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城乡一体化再次成为关键词。回顾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内容,已连续十年聚焦"三农",这足以表明中国政府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不过,由此也充分体现了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不易,城乡差距仍然存在的事实。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高天武  章棋 《现代商业》2014,(18):123-125
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弱质特征,决定了财政支农的必要性。自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突出,我国财政支农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我国财政支农工作还存在着资金投入比例小、结构不合理、方式不灵活、管理体制不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划分不清,农村税费改革不深入等问题。最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推动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党中央连续十年的"1号文件"有力地推动了"三农"事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中央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下,农机企业作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力量,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研发能力,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增  相似文献   

9.
农机市场形势及中央支农惠农政策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机购置补贴投入连年翻番、实施效果明显。加之党和国家相继启动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和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更为农机企业、农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130亿元补贴农民购置农业机械,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农业稳则国家稳,农业兴则天下兴。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连续十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但每年政策的关注点都有所不同,2013年一号文件提及更多的是合作社的发展和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其中还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3月28日,履新不久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江苏常熟市古里镇  相似文献   

11.
一、国家惠农政策的主要构成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主要反映的也是“三农”问题。关注民生,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生存环境是当前中央和地方共同关注的主要工作之一。中央及地方财政对农村政策性的惠农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这些实惠是史无前例的,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3917亿元,比上年增加了520亿元,增长15.3%。地方各级财政也不断增加财政支农投入。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七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开展全国涉农价格与收费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发改价检[2010]44号),继续部署涉农价费专项检查,加强惠农价费政策的落实,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洪涛 《中国市场》2006,(1):30-31
2005年我国粮食出现15大特点 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关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一号文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革.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主题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200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至今,无论从补贴机具的范围、种类还是补贴区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6年来推动了全国农机化和农机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中央发布的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12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表明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中央对三农工作一如既往的重视。特别是对当前我国"三农"发展呈现出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一号文件提出了重要的破题之举。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仍然是改革。中央一号文件指出: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  相似文献   

16.
龚中  陈部阳 《农机市场》2010,(11):14-15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购置农业机械实行政策补贴,一方面是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2003年以来,国家农机补贴资金逐年加大,有利于拉动农村内需、带动农机工业及农机服务业发展。因此,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分析了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从财政支出结构和支出方式的视角,对如何创新财政支农政策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回望中国农机业的发展,2004年显然可以作为一个时间坐标,前后被划分两个时代,因为这一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确定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开始在部分粮食生产主产区实施。  相似文献   

19.
热点聚焦     
《商业会计》2012,(4):2
政策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2012年2月1日由新华社发布。这份文件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文约  相似文献   

20.
魏云海 《农机市场》2008,(12):64-66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首次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列人中央财政支持政策范畴,当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又从国家法律高度明确了对农民购置农机实施专项资金补贴的政策,农机购置补贴自此成为我国“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政策实施五年来,中央购机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70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2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