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公司舞弊及审计风险防范的综合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舞弊的审计已经引起国际及中国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极大关注,因此,在此严峻的形势下,我们需要对舞弊及审计风险防范进行更加有效的控制和防范。  相似文献   

2.
一、审计风险及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在审计实践中,尽管审计人员实施了合乎规范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但仍然存在作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一旦作出错误的审计判断就会导致某种不良后果,因而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是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由经济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和审计手段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始终。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规避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是当前审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IT风险事件频发,给企业经营和企业声誉带来巨大影响。IT风险控制受到学术界、IT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IT风险中可用性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描述,从内部审计角度,分析IT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及内部审计应尽的责任。笔者认为,加强审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职能上的融合,促进安全、业务等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银广夏、黎明等上市公司的审计失败、美国安然的会计丑闻等国内外一系列的会计事件再次为审计风险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使审计人员应有的职业谨慎、职业道德等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规避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是当前审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红卫 《价值工程》2007,26(9):156-159
20世纪80年代已普遍得到西方国家关注的审计风险问题已经摆到了我国审计界的面前。本文通过对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对审计风险的识别,提出了如何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质量,重塑注册会计师公正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6.
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雅君 《价值工程》2011,30(31):68-69
20世纪80年代已普遍得到西方国家关注的审计风险问题已经摆到了我国审计界的面前。本文通过对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对审计风险的识别,提出了如何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从而提高审计质量,重塑注册会计师公正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和法律环境日益变化,审计风险亦日益突出。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审计由财务收支审计发展到了“风险、管理、效益”审计,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控制审计风险业已成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普遍重视的问题,防范和化解金融审计风险,已是审计工作者不容回避、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何萍 《现代审计》2006,(3):40-41
在内部审计实务中,审计机构如何有效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问题,是审计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些看法。笔者认为,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有效控制此种风险,就必须在正视问题,做好有关工作的进程中注重:  相似文献   

10.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包括审计程序、取证、查证、定性、评价和处理处罚等各个环节。如何有效控制和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以便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结果利用率,已成为每个审计工作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谷红 《新疆审计》2004,(5):56-58
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实务中,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时时加以考虑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国家审计风险的特征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强 《山东审计》2002,(9):17-18
国际审计准则第6号《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指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认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笔者认为,所谓国家审计风险,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派出的专业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进行审计后,由于提出的审计意见或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决定不恰当或不正确,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法制建设的加强,国家审计风险成为审计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风险增加,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亦日益突出。如何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风险导向审计时代的背景是21世纪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当社会客观环境的变化迫使审计师承担审计风险的时候,如何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就成为了当前审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叶茵 《现代审计》2008,(2):45-46
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己成为当前国内外内部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通过将ISO质量管理体系和以COSO框架为基础的内控体系的原理进行有机结合的立意.提出以风险为导向,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设想,旨在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实施全面、系统、科学地管理,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审计风险,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派出的专业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后,由于提出的审计意见或做出的审计结论和决定不恰当或不正确,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问题是审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冰 《甘肃审计》2003,(12):11-11
审计风险,即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强化审计风险意识,探索防范审计风险的途径,其目的就是保证审计质量,以实现对审计风险的有效控制。本结合审计工作的实际,谈谈以下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智海琴 《甘肃审计》2003,(12):16-16
审计工作实践表明,有效控制风险的关键是审计人员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如果忽视审计风险控制,不断出现审计质量问题,轻则引起复议,重则引起诉讼,就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损害审计形象,危及审计事业的生存和发展。高度重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是维护审计生命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因此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风险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近年来发生的“安然事件”、“银广夏事件”、“东方电子事件”,揭示了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的管理,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成为每一位审计从业人员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引言 审计模式是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重要问题。在审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依次出现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审计失败事件的频频发生,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审计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