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投资者异质性条件下建立了市场情绪与情绪溢价的理论模型,利用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换手率、月度新股首次发行数量、月度新股首次发行收益和基金现金持有比例构建一个衡量市场情绪的综合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市场情绪产生溢价并使深沪两市的收益产生波动;中国股市不仅有情绪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的逆转性,而且存在短期收益惯性和长期收益反转效应;市场情绪是导致中国股市非理性大起大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3.
丰裕的资源往往被认为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但最近的研究表明,20世纪中后期以来,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关系.针对这一违反常理的现象,笔者从千中学的角度予以解释,证明了资源丰裕国家的产业往往集中在干中学效应较小的资源部门,这是其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应当仅仅依照要素禀赋学说被动地确定自己的分工.而应当主动发展那些干中学效应较大的产业. 相似文献
4.
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其投资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对自身投资结果及整个交易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而如何客观合理地度量投资者情绪一直是实际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综合显性指标法和代理变量法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出上海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SSMISI,希望借此全面客观地衡量投资者情绪,并依据构造的情绪综合指数对行业情绪溢价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行业情绪β值反映22个行业对于投资者情绪变动的敏感度。对行业情绪溢价的分析,一方面细化了对投资者情绪理论的研究,指出不同行业的情绪敏感性差异;另一方面,对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时的行业选择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者利用中国创业板市场2009年~2011年200只IPO样本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情绪、承销商声誉与融资超募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情绪和承销商声誉对IPO融资超募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机构投资者情绪越高,承销商声誉越高,IPO融资超募比例也就越高。为了确保模型估计结果的有效性,这里选取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替代变量做了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实证结论。 相似文献
6.
禀赋效应是行为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分支,其作用在商品交易活动中,不仅会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导致社会净福利的损失,还会使我国社会改革进程中正确决策的实施遇到阻碍.本文就禀赋效应对市场、社会福利损失以及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在经济活动中避免禀赋效应作用于经济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考虑消费者负面情绪影响后,禀赋效应的作用将会减少.通过对400位参与者进行两个实验的结论表明:只有在参与者具有正面情绪时禀赋效应才会产生作用,而在负面情绪下就会无效.因此消费者的情绪状态对禀赋效应有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禀赋效应与信息的价值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禀赋效应与信息的价值判断问题是行为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对信息的感觉(主观价值)会影响对它的需求,正是以个体为基础的主观评价决定了对信息的需求和对它的交易;主观价值受心理学上的禀赋效应和所有权的影响;相对于不被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人们更看重那些自己已拥有的信息。行为经济学关于禀赋效应与信息的价值判断问题的研究,对原有的信息理论形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9.
IPO发行价溢价异象与投资者情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2011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可以发现,IPO发行价与IPO溢价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IPO发行价越低,IPO溢价现象越明显,称之为“发行价溢价异象”。采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投资者结构进行分析又可发现,IPO发行价越低,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由此表明,正是由于低发行价股票投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个人投资者易于受到投资者情绪影响,高估股票价值,增加非理性投资需求,寸导致了“发行价溢价异象”产生。 相似文献
10.
汤学敏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3-6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曾出现过技能溢价上升的现象.文章从WIOD Socio-Economic Accounts(SEA)(1995-2009)数据库的中国数据发现,中国在1995-2009年间出现过技能溢价上升的现象.从产业升级的视角,描述禀赋、产业升级与技能溢价的关系.产业结构及其变迁是由禀赋结构与其变化内生决定的.在多个产业部门同时存在、不同部门的资本技术比不同且随时间推移而变化,要素在行业间不完全流动,生产技术结构与整个制造业禀赋结构更为接近的行业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的条件下,资本积累和产业升级的速度更快,在资本技术互补的假设下,增加了对高技术劳动的需求,技能溢价上升. 相似文献
11.
现有产学研合作收益分配机制未能充分考虑禀赋效应的影响。实际上,在产学研合作的不同模式下,均会产生禀赋效应,禀赋效应导致合作双方的期望收益明显高于现实收益,从而易使产学研合作趋于中断或不可持续,因而在收益分配机制中应考虑禀赋效应的影响。对不同产学研模式下禀赋效应产生的不同情境来源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当前产学研合作收益分配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在技术转让模式下,最优收益分配机制是引入中立方参照的总额一次支付制;合作参与模式下应采取以能力收益为基础的产出提成制;衍生企业模式下应在按股分利的基础上核算考核收益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3.
笔者刻画了维系社会经济组织运行的两种机制:集体声誉和个体声誉的互动,与内化的价值和组织认同.第一种机制表明:组织声誉对组织的成员具有激励效应,一个组织的声誉租金越高,这个组织中的成员就会越诚实可靠.第二种机制表明:组织成员对这个组织的认同感越强,那么它自己违规的激励就越小,而且还会有更强的激励来惩治其他违规的成员.笔者最后还讨论了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研究》2016,(6):114-127
Kahneman(2003)在总结决策者的非理性特征时,发现除了过度自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非理性特征——锚定效应。已有研究只考察了并购溢价决策中高管过度自信的非理性因素,尚未考察锚定效应的非理性因素。本文旨在考察并购溢价决策中的锚定效应。文章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1年的并购事件样本,结果发现:并购溢价决策虽然受到理性因素的支配,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锚定效应。具体来说,如果决策情景中仅存在内在锚,不存在外在锚,那么并购溢价决策会呈现内在锚效应;如果决策情景中仅存在外在锚,不存在内在锚,那么并购溢价决策会呈现外在锚效应;如果决策情景中同时存在内在锚和外在锚,那么并购溢价决策中仍然会呈现出内在锚效应,但外在锚效应会减弱或消失。如果并购聘请了咨询顾问,那么并购溢价决策中的锚定效应会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5.
当前日益增长的废旧手机没有得到有效回收,消费者的个性特质是影响手机回收的重要因素。文章研究情感依恋、收入效应对废旧手机回收的作用机制,通过实验和问卷调查,从禀赋效应视角研究了影响消费者废旧手机回收的因素。结果表明:情感依恋和收入效应共同影响消费者的禀赋效应,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手机回收意愿。在消费者收入较高和较低时,收入效应都占有主导地位,会遮掩情感依恋对手机回收意愿的影响,高低收入的消费者在手机回收意愿上具有差异性。而在中等收入的消费者中,收入效应不明显,情感依恋对手机回收意愿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18.
文章探讨了声誉对科研团队成员报酬契约的影响。首先.分析了科研团队成员效用函数的组成,将声誉这个隐性激励约束因素引入科研团队成员的效用函数,随后,建立了信息不对称下科研团队成员的报酬激励模型,分析了声誉系数和职业生涯时间对契约中各要素的影响.说明了科研团队管理者可以利用科研团队的声誉效应和职业生涯时间来设计更加有利的报酬契约,最后给出了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9.
《技术经济》2015,(8):107-115
构建了一个两期承销商收益模型,用相对行业市盈率反映市场条件,研究了不同声誉的承销商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IPO定价机制。以2005—2012年中国A股市场的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声誉承销商为提高声誉对当期承销的IPO进行保守定价,低声誉承销商以最大化当期承销收入为目标对IPO进行激进定价。这种定价机制导致:相对于低声誉承销商,高声誉承销商承销的IPO有更高的首日收益和更好的长期市场表现;在高估值市场条件下,高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首日收益与市场条件显著正相关,而IPO的长期市场表现与之显著负相关;在低估值市场条件下,低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首日收益与市场条件显著正相关,高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长期市场表现与之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