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货币供应:从基础货币到资产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货币供应理论都是以基础货币为核心的,基础货币也被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用于调节货币供应量.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比较分析,指出以基础货币为核心的货币供给模型并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因此,不能把它作为评判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依据.我国的货币供应模型不能以基础货币来构建,而必须从中央银行资产结构方面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2.
受西方宏观经济学追求微观基础的潮流影响,“哈恩难题”和“希克斯其存问题”成为长期困扰货币经济学的两大理论难题。本文试图在批判吸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哈恩难题”和“希克斯共存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指出货币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代社会改造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负债,货币的价值即源于货币的债券属性。如果这一命题能被普遍接受,则哈恩难题和希克斯共存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把货币看作是一种债券的观点为我们重新认识货币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解。  相似文献   

3.
做到适度调控基础货币,就需要经常掌握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与专业银行资产负债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影响。主要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调控中央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总规模。中央银行的资金平衡表,总的说,是资产总规模的扩大,决定负债总规模的扩大。或者说,资产总规模不增加,就决不会导致负债总规模的增加;反过来,负债总规模不减少,就决不会导致资产总规模的减少。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货币供应理论都是以基础货币为核心的,基础货币也被作为政策的工具用于调节货币供应量。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比较分析,指出以基础货币为核心的货币供给模型并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因此,不能把它作为评判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依据。我国的货币供应模型不能以基础货币来构建,而必须从中央银行资产结构方面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5.
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影响货币政策方向,负债项目反映调控手段及资金流向。各项资产将预期为货币当局带来现金流入,采用不同配置方式将获得不同的资产收益。各项负债需要货币当局如期支付资金占用成本,不同融资方式产生不同的利息费用,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总成本。虽然货币当局没有盈利需求,但站在货币当局资产利用率及货币政策成本角度考量货币当局绩效,将促使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制定及执行中降本增收、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升值预期的我国货币错配状况及其经济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有的关于货币错配的研究一般只关注贬值预期下存在净外币负债的情况。本文分析了汇率预期与货币错配的关系,指出贬值预期与净外币负债的货币错配相互促进,而升值预期则与净外币资产的货币错配相互促进。然后,对我国当前升值预期下货币错配的规模和程度进行了估计,表明我国存在较高的货币错配规模和程度。最后,分析了我国升值预期下货币错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段辉 《金融会计》2004,(4):18-19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交易双方在一定期限内将一定数量的货币与另一种一定数量的货币进行交换。它是一项常用的债务保值工具,主要用来控制中长期汇率风险,达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成本的目的。早期的“平行贷款”、“背对背贷款”就具有类似的功能。但是无论是“平行贷款”还是“背对背贷款”仍然属于贷款行为,在资产负债表上将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而货币互换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表外业务,能够在不对资产负债表造成影响的情况下,达到同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宏观经济中的问题,企业资金紧张是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夏斌同志运用《银行概览》分析这一问题.认为对于通货松紧“不能简单地分析货币供应量”。因为“能够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的”,不是负债方的货币供应量。而是资产方各项资产。  相似文献   

9.
货币错配风险的特征与组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VaR模型失败率的VaR风险综合值的权数构造方法,并利用它测度货币错配VaR风险上下限值和分析风险变动特征。同时AR(m)—ARCH类模型VaR组合风险测度表明:组合模型的VaR值比单一模型更合理和可靠;具有债权型特征的我国货币错配风险主要来自于外币资产增长快于外币负债的增长;货币错配风险区间的波动宽度与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增长之比值呈正相关关系;在本币升值和贬值之间权衡得失时,本币升值比贬值更有利于债权型货币错配风险的弱化。  相似文献   

10.
货币的逻辑     
人类的经济史,也是一部货币演化史.货币伴随交易深化而演进,唯一不变的是货币本质——信用.因此货币的逻辑就是信用的逻辑.货币从交易媒介演化为一种金融资产后,就有了金融市场上的货币资产定价问题和资产泡沫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剖析,揭示出现代货币的本质意义及其货币政策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Divisia货币数量指数及其货币资产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编制的Divisia货币数量指数充分考虑了货币总量中各类资产的货币性职能,可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辅助工具。基于这一指数的货币资产结构分析表明,流动性较差资产过快增长是我国货币总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政府为经济工作计划而在货币政策调控方面进行了努力,货币资产结构自1997年以来渐趋稳定。  相似文献   

12.
1990年《金融研究》第8期刊登了林志远同志《再论货币乘数》(以下简称《乘数》)一文,颇有见地,然有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一、基础货币的界定基础货币是货币乘数理论的基础,其范畴的确定是基础货币问题争议的焦点。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一种高能货币,它经过银行体系(指不包括人民银行的所有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或紧缩能产生或减少几倍于基础货币的信用。  相似文献   

13.
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迅猛发展。这对打破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货币错配困境将起到重要作用。货币错配掣肘货币错配指的是这样一种状况: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大到一国的政府,小到一个企业或者家庭——在其进入国际经济交往时,由于其资产和负债,收入和支出使用了不同的货币来计值,因而在货币汇率变化时会所受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主流经济学认为货币主要作为一种交易媒介而存在,并且是外生可控的,因此货币当局可以通过控制货币数量来影响经济运行以实现其政策目的。但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商业银行是货币的唯一创造主体,中央银行需要适时提供基础货币来满足跨行之间的交易结算。通过分析信用货币制度下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理论逻辑,并讨论与之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最后提出研究的结论及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货币比信用货币更有信用,用白条堆砌起来的所谓金融资产、信用货币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以房地产抵押背书发行的货币,至少为国民积累了实物资产,而以信用背书发行的货币,剩下的只是一堆永远无法清偿的白条.  相似文献   

16.
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将货币时间价值引入财务管理当中,使传统的会计计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货币时间价值观计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时间价值,因此,能为投资者投资决策、评价经济效益等经济行为提供更有效的会计信息。同时由于现值计量模式的运用更能全面地、真实地、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两个方面修正了货币错配测算模型。一方面,引入了表外的外币资产和负债及金融部门的外币衍生工具;另一方面,运用GDP剔除经济规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修正的ACMAQ模型,以中国金融部门24家上市企业的数据为基础,估算了中国金融部门的货币错配情况。本文发现,2001~2004年间,中国金融部门存在轻微的债权型货币错配,但2005年以后中国金融部门债权型货币错配现象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8.
唐瑾 《会计师》2011,(12):19-19
<正>一、关于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用货币或其他量度单位计量各项经济业务及其结果的过程。其特征是以数量(主要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将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其关键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和计量单位的确定。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会计计量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损益等,并以资产(负债往往可称为负资产,而所有者权益为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之谜与资金流动性过剩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资金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困扰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国目前已经成为货币流通速度最低的主要经济国家,中国货币之谜更存在特殊性。货币政策的多任务性影响货币供给形成过程,基础货币调整与货币乘数变动同时出现失衡,从而导致资金流动性过剩。货币当局的资产结构和公众的资产偏好分别影响着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形成中国货币之谜的根源,而消除流动性过剩也须借助转变货币当局资产结构和公众资产偏好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科技带来的货币金融领域的一系列变化中,诸多新的冠以"货币"名称的货币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数字人民币的诞生是中国科技进步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应用场景必定是一种新的和充满魅力的体验.电子货币在中国市场的广泛使用,开启了"无现金社会"之门.社会公众对比特币的认知有不同观点,各国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也有不同立场,而中国货币当局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采取坚决否定的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