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曾 《发展》2003,(6):54-54
自然资源具有可耗竭性,这关系到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当前,环境和资源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自然资源的配置就具有特殊的意义。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只有自然资源市场达到稳定均衡状态,才能够把资源合理充分地利用起来达到效率最优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导致资源环境中的许多市场没有达到均衡发展,最终造成了资金、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和世界资源所出版的《世界资源2000-2001年:人与生态系统:被磨损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自然资源会计的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从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实际出发,了解和分析现有的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自然资源进行核算的会计方法,以便于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人生的选择与机会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选择 选择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甚至可以说,选择构成了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选择行为的一门科学。 选择存在的一个前提就是资源稀缺性。对于一个小孩子,问他是要糖果还是要牛奶,他可能回答“都要”。但是经济学不允许出现这样的答案。“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可惜“二者不可得兼”。经济学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4.
科技产业界应当关注的一种经济形态:经济学的又一新分支区街经济学吴少平,宾融区街经济学是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学以及投资学发展的基础上所派生的一门崭新的学科。是经济学的又一新分支。区街经济学填补的是它们之间理论研究及实际操作上的交叉部分。区街经...  相似文献   

5.
从资源经济学角度看物质经济的衰落和知识经济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库普曼斯曾经对“经济学”下过最简单而又最权威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最佳利用”的科学。从这个几乎已经为所有的经济学家所普遍接受的定义可以看出,“资源的称在缺性”实际上毋庸置疑地构成了当今经济学理论的共同前提和基本起点,甚至反过来也完全可以说,没有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可能有历史上的和现在的经济学的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一、几种思想与理论1、资源禀赋决定论。该观点认为西部地区是中国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而劳动力资源又最为廉价,因此产业发展的成本最低,产业也就具有竞争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是学界的泰斗和政府的管理者,该群体具备相当的决策力量。他们认为,西部既然有这样的优势,就应当遵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是一门复杂且广泛的学科,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领域内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即研究怎样合理有效配置资源,怎样调整资源配置以增进并协调公平和效率,是属于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8.
茅于轼 《新财经》2011,(9):106-107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这里所说的资源,在主流经济学中都指供给方面的稀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生产要素、技术、自然资源。但是,现代世界中经济问题的重点已经不是供给不足,而是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9.
对人力资源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丽 《北方经济》2004,(12):36-38
一、人力资源问题是一个经济学的范畴 从西方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到当代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轨迹看,早期西方经济学理论十分强调物质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忽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战略意义的研究,甚至有些人把它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杨炼 《北方经济》2015,(4):63-65
我国的民族地区大多是自然资源富集区,但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富集及其开发利用并没有带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资源诅咒”的假设,我国学者的主流观点也认为在省级层面我国存在“资源诅咒”,并认为省级层面“资源诅咒”的存在主要源于“荷兰病效应”、“挤出效应”以及“政治制度弱化”。因此,对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的利益补偿不仅关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益补偿的理论基础,学术界提出了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生态资本理论等观点,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了阐释。也有一些法学学者从法学视角对自然资源利益补偿的机理进行了一定探讨,但仍然没有脱离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李彦和 《南方经济》2001,140(5):79-79,24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的著名经济学家尹世杰教授的新作《消费力经济学》,是我国消费经济学领域的又一拓荒新篇。尹世杰教授是我国消费经济学的开拓者,学术带头人。他对我国消费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从消费经济学原理开始,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不停地垦荒耕耘,撰写出版了消费需要、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方面一本又一本的学术专著。《消费力经济学》是他不断拓荒的又一新成果,是笔者所见的我国消费力经济学方面的第一本专著。他这种拓荒精神是值得经济学人学习的,而且他今年已经79岁高龄还笔耕不辍,更增加了我的敬意。因而读完这本专著后,心中油然生起一股愿望-写点东西,既评介这本书,又借此提前向他祝贺80大寿,祝他健康长寿,带领消费经济学人,进一步开拓消费经济领域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新兴古典经济学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以来,杨小凯、罗森、贝克尔、博兰、黄有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运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掀起了一股用现代分析工具复活古典经济学的思潮,形成了一个以超边际分析为基础工具,以专业化经济、分工、和经济组织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由于这一新的分析框架的最大特点是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的新兴古典躯体中复活,因此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构并非是简单的内容置换所能完成的,而是研究范式的根本转换。但研究范式的转换也不是用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加以替代,而要从中国经济的现实背景出发找到它的制度前提和研究起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起点必须能够充分反映中国转型期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其经济表征,转型期经济的提出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新的探索。鉴地人在制度变迁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性,本文认为以人的生产关系作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14.
现行经济学学科设置问题与法律经济学的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国内外现行经济学学科设置,评述法律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学科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与法律经济学的关系,发现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目录下,增设法律经济学这一内容丰富、方兴未艾的金矿学科,已经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自然资源生产率的理论内涵出发,考察和评述了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自然资源价值及其效率问题的处理,指出资源生产率实际上是一种超越经济效率的生态效率概念。在物质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构建资源生产率指标的分析框架,并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考察可持续发展语境下深圳资源生产率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科学性的争论由来已久,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独特性决定了经济学是一门有别于自然科学的科学。经济学的科学性,更有赖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当前档案信息的经济价值还存有若干的理论不足,基本处于“黑板经济学”状态,很少能被实际应用。我国现有的经济学基本上是以“物本经济”为理论基础的,难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经济虽然也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基础,但它的活动方式、运行基础、依托力量和根本动力与传统的经济运行已有根本的不同。就此,本文重点简析了档案信息资源对我国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档案信息资源将为我国加速工业化进程提供重大机遇,并且在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战略作用,以及构建档案经济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新古典理论的自闭倾向早已遭人诟病,去过程化、去动机化并且和社会性的制度不接洽的理性演绎模型确实可能需要对此负很大的责任。但是,行为经济学挥舞着“不现实性”的大棒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是否就真的能够导向更经验、更科学的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强调引入心理学知识来使经济学建立在更现实的基础上的做法同其批判的新古典理论一样,都采取的是一种本能的、不加反思的态度对待如何抽象的问题,无非是一个更看重形式化的逻辑,而另一个更看重经验现实。有必要将行为经济学对于新古典正统的挑战看成是一场经济学内部的对话的展开。其最终的目的是使经济学家们对于经济学应有的学科定位、经济学和其他相邻学科尤其是人的行为的理论之间的界限、什么是适合于经济学的任务的关于人的抽象等达到更高程度的自觉。目前行为经济学表面上繁荣恰恰是以回避对这些基础性的问题进行思考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19.
刘涛  张继波 《山东经济》2007,23(4):19-21
经济学是研究客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因此现实的经济状况,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由于东方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无论是成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很自然地产生于西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经济的差距逐渐缩小,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经济需要能反映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来指导。但在创建中国经济学的同时,出现了很多困惑经济学者的问题。这些问题不理清,中国经济学的建设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应该也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主流化遭遇重大质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遇到了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这场运动对西方国家主流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批判,它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西方主流化趋势不啻当头棒喝,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需要重新反思。笔者认为,科学的真正精神是多元论的,新古典经济学无疑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完全被放弃,但它许多严重的缺陷和“科学性”的多少长期得不到讨论,其霸权地位也已对学术自由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是战后美欧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教训,我们不应重蹈覆辙。现在,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这场国际运动所提出的问题,放弃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新古典主流化和数学形式化这种取向,采取渐进的和试措的改革办法,兼收并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教育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