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是2001年金融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而严格监管国有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则是重中之重,最近,我们对辖内部分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从检查情况看,要切实有效地降低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除了有赖于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好转和金融部门加强管理、优化增量、千方百计活化存量外,从改进信贷管理、完善政策制度的角度看,应当注意解决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金融纵横》2002,(8):27-31
(一)不良贷款治理是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工程 1999年,我国成立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000亿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下降9个百分点。剥离后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2001年末仍高达25.38%,实现贷款五级分类后不良贷款率为30%,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存在巨额的不良贷款,每逢“两节”还要保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支付,还存在开门难。  相似文献   

3.
作为银行主要经营要素的信贷资产,对产生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不良贷款的存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化解不良贷款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拟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弓永平 《甘肃金融》2002,(10):58-59
近年来,人民银行为加强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监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抓降"措施,制定了<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自上而下层层制定了"2000年--2002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规划","四个严格"等.在上述措施效应逐步显现时,人民银行又采取一项举措,通过非现场监管对不良贷款实施监测和考核,这项措施从2001年7月实施后,经过一年的实践,对掌握、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改善资产质量发挥了作用.但是,从基层人民银行实践看,由于主、客观原因,监测考核的有效性不足,没有达到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监测分析和考核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不良贷款及其防范与化解□黄祖华在向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经过近年的清收和风险管理工作的强化,这个包袱不仅未得到减轻,而且呈继续加重的趋势。据统计,1996年福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增加了近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过高,危害颇大。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提出了防范不良贷款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加入WTO后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而居高难下的不良贷款使各商业银行面临着严峻的财务风险。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提高不良贷款经营管理效益是亟须解决的历史难题。笔者就此做一些有益的探讨。一、当前不良贷款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形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要解决贷款质量较差的问题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存在许多的困难及问题 ,形势仍不容乐观。(一 )不良贷款占比严重偏高且结构单一、过于集中。到 2 0 0 1年底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比仍高于加入WTO过渡期 1 5 %的监管要求 …  相似文献   

8.
采用行业集中度、地区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三个变量来测算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比分析这三类银行的贷款集中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与不良贷款率正相关,各类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程度与不良贷款的相关程度不同,其中贷款集中度对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要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降低贷款集中度是遏制不良贷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以及预防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银行业现有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存在种种缺陷,因此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防控必须结合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先详细论述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危害和成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处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量、预防不良贷款增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入手,阐述了产生不良贷款的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企业方面的原因以及其它社会因素,并针对导致不良贷款的因素深入挖掘根源,积极寻找化解不良贷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不良贷款前清后积,不良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因此加强不良贷款管理,盘活清收不良贷款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国有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工作的实际,以及商业银行实际的财务成果,参照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一些指标,选择了不良贷款治理诸因素的区间,证明在目前的环境下仅靠银行治理不良贷款,对银行来说要求很高,笔者认为,在我国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之前,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目标是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努力,运用各方面的资源,从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社会信用、政府支持、市场创新诸方面综合治理,为治理不良贷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3.
《金融纵横》2002,(4):48-48,33
一、改进监管方式。加大指导力度2001年初,我们在真实性检查的基础上,针对辖区金融机构信贷内控制度松弛、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清收盘活收效甚微、企业逃废债屡禁不止等问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并从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人手,切实加强对全市金融机构化解不良资产风险工作的督促指导。一是完善风险化解目标监测制度,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芜湖市国有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资产风险工作意见》,  相似文献   

14.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下降机理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分析了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通常使用的四种方法,指出短期内可以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加强预算约束来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长期内则只有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提高信贷管理能力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信贷集中风险有可能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呈“U”形走势,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问题的提出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确定我国新的发展时期金融工作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的同时,提出了要把银行办成现代金融企业,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和加强信贷管理,切实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目标.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把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作为今年银行监管工作的一个重点,明确提出了今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继续下降2-3个百分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最需要的不是财政注资和资金援助,而是灵活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信用环境,而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则是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风险的必然选择。因此外部环境建设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是制约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是诱发金融风险的隐患。本从分析不良贷款的成因入手,从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消化现存不良贷款、加强新增贷款管理、健全监管制度、建立失信惩罚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不良贷款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嘉兴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自去年上半年资产剥离后总体改善,信贷资产质量下滑之势基本控制,但剔除剥离因素,不良贷款总量还在攀升,不良贷款比率仍处高位。至2001年3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9.36亿元,不良贷款比率14.89%,比去年6月末增加0.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使得商业银行越来越关心不良贷款问题.我国长期以来积累的不良贷款主要是由于旧有体制造成.除此之外,政府、银行和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也对不良贷款的形成负有一定责任,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良贷款呈现出新的特色.本文尝试将不良贷款的形成解释为维护经济有序运行和稳定发展的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规避监管,商业银行往往会有隐匿不良贷款的冲动,账面不良贷款数据实际上是商业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不断博弈的结果.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商业银行与监管部门的博弈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剖析,厘清不良贷款监管博弈机制,得到相关启示,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