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小城镇面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标准的确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导致了贫富分化的迅速嬗变.由此显现出来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问题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有关城市社会救助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对于小城镇社会救助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对如何鉴别与确定小城镇社会救助对象,以及对不同社会救助对象的社会救助标准如何合理确定作系统研究,以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的社会救助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救助标准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社会救助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力直接关系到社会救助制度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和生命力.针对我国社会救助标准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化给付标准的认识,从标准的公平性、标准的充足性、救助标准的针对性等方面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制度实际效用,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3.
2003年我国制定了专门针对弱势群体的救助管理办法,社会救助管理站在救助工作的第一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介绍救助管理站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仲晨 《发展研究》2008,(1):99-100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对于缓解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困难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受害程度深,应对能力差,如何使这一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我国国情以及国外救助经验分析表明,当前必须尽快构建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的社会救助机制,包括救助对象确认和监测机制,救助需求揭示机制、救助主体分工协作机制、救助资源筹集机制、救助保障机制、救助效果评价机制等.解决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困境是一个长期、多方利益协调的过程,因此文章呼吁尽快建立这种社会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教育救助制度对于保障弱势群体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家庭的脱贫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故此专家学者在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方面做了不同角度的深入研究,本文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归纳,以期对我国教育救助未来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社会弱势群体与就业援助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朝明 《财经科学》2002,(4):119-120
在当前需要化解的就业难题中,弱势群体的就业困难及其救助,成为十分引人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基于这个现状而提出的就业援助制度,旨在保证弱势群体在加剧的体制转轨和中国加入WTO后的背景下,不至于经济利益与社会权利绝对受损,从而尽可能缓解贫困和防止边缘化问题的扩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弱势群体的扩大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和党的十七大关于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抑制弱势群体扩大趋势已势在必行。剖析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过程,以发展的视角客观地看待其对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要求政府正视和着力解决该问题。为此,从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角度明确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最佳途径,健全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是非常迫切之举。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日益突显,已经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弱势群体这一问题备受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待用快餐”就是以救助弱势群体为出发点的一项微公益活动。而以爱心为理念、完全民办的形式、提倡尊严与信任的“待用快餐”对弱势群体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洪英  邱冬阳 《经济师》2003,(6):55-56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城镇弱势群体的结构 ,西方国家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 ,由此提出了提高弱势群体收入和压缩支出的救助战略 ,具体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社会弱势群体及其问题日益成为一个我国独特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社会弱势群体实施司法救助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是法制机关应尽的职责,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代际正义具有两个不同的时域和两个不同的维度。从代际正义的时域"在场各代之间的公平",以及代际正义的维度"代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视域分析,社会救助制度具有重要的代际正义价值。代际正义的价值诉求彰显了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正当性,可以有效地消除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状况,阻止社会弱势群体"弱势"的代际循环,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关怀。作为一种发展型救助,教育救助特别彰显了社会救助制度的代际正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申睿 《时代经贸》2013,(4):184-184
本文从规则正义观出发,探讨了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应有的目标定位。医疗救助本质上作为一种支持和帮助弱势群体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的制度,须有清晰明确的制度理念。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看似实际运行中的诸多问题实则为制度定位的不正确,笔者认为,规则正义观的提出可为此提供良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悦  崔炜 《发展研究》2011,(8):101-103
国际社会非常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本文从法规建设、资格认定、项目开发、资金筹措、社会参与五个方面,介绍了国外医疗救助的成功实践。国外医疗救助的经验对我国医疗救助城乡一体化具有借鉴的意义和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温暖工程"是一项针对弱势群体进行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的社会公益事业,本文以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为出发点来思考温暖工程开展实施中的一些问题.作者首先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阐释了我国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然后指出温暖工程目前在实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函待改进的方面,最后从满足弱势群体教育需求的角度提出了今后温暖工程开展和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居民的医疗问题得到了一定保障.但是在现有制度下,现行的救助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通过对现行医疗救助管理模式的研究,以洛阳市的医疗救助的新型管理模式为例提出更可行完善的意见,使医疗救助更好地惠及到困难群众.  相似文献   

17.
如何帮助弱势群体,也最能体现出施政的理念和作为。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救助扮演着"基石"的角色,起着保底的作用。通过考察江西省市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现状,探讨江西省现行社会求助体系建设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唐朝社会保障制度是基于社会救助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其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唐朝政府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注重加强灾害的预防和赈济,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考察唐朝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而准确地解释唐朝社会长期稳定的原因,总结历史经验,进而以史为鉴地完善当今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弱势群体的产生源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对弱势群体以"权利"为立足点的保护是社会保障制度理性的重要表现。只有健全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安排,才能真正使弱势群体完全摆脱弱势状态。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城乡医疗救助刚刚起步,各地制度运行尚处于试验和摸索阶段,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细则、城乡医疗救助公共财政体系、城乡医疗救助监督机制等方面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统一医疗救助模式,建立"守门人"制度;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机制;建立医疗救助监督制衡体系;合理界定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和救助标准,简化医疗救助程序;加强与相关制度的衔接及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加大培训考核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