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郭建华 《商业科技》2010,(29):195-196
自从2002年我国出现"民工荒"以来,"刘易斯转折点"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农民工可行能力进行研究,运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对"刘易斯转折点"进行检验。分析表明:目前我国还处于二元经济模型的贫困阶段,半数以上农民工只拿到了生存工资,农民工处于绝对贫困的数量很大,而且目前收入分配拉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得出结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拉尼斯-费景汉"第一转折点,但是还未到达"刘易斯转折点"。  相似文献   

2.
面对“刘易斯转折点”我国政府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刘易斯转折点"的含义出发,结合其他国家进入刘易斯转折区域的经验,通过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一些显著变化证明了我国开始进入刘易斯转折区域。并着重论述了面对"刘易斯转折点",政府应如何调整相关政策,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供给。  相似文献   

3.
目前人们主要从经济、能力和权利三方面定义和衡量贫困。在人们对贫困成因的阐释中,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因素各有侧重,但文化因素同样是农民工贫困的深层原因。逐步培养和加强农民工的团结组织能力,大力发展相关教育事业,改变文化观念,提高农民工对政策或制度制定的参与和影响能力,以此来培育农民工的可行能力和“造血”功能,有利于其获得资源和机会,从而走出贫困。  相似文献   

4.
在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中小企业员工主体的背景下,"刘易斯转折点"的来临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性特征对中小企业以往雇佣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如若中小企业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在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则将会形成雇佣危机。因此中小企业需构建基于雇佣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雇佣危机管理机制,以避免雇佣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刘易斯拐点”难以解释“用工荒”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腾辉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162-163
金融危机过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新一轮的用工荒,有人试图用"刘易斯拐点"这一理论解释该现象的发生,但却无法回避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工大量失业这一事实;换言之,"刘易斯拐点"无法解释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工的大面积失业与危机过后的用工荒现象产生。究其原因,在于用工荒现象只是在表象上符合"刘易斯拐点"理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与"刘易斯拐点"理论的适用环境有着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杨婷 《现代商业》2011,(23):271
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是否会明显上涨的问题成为热点,这个问题不仅对于经济界重要,对于农民更加重要。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劳动力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来看待我国工资上涨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我国虽还未到达刘易斯拐点但已经临近,由此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工资将迎来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7.
杨继军 《财贸经济》2015,(10):45-58
本文从二元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来诠释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原因.利用1996-2012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前,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压制了工资的增长,造成国民收入分配偏向于企业和政府部门,而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后,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居民部门消费潜力扩张,国民储蓄率随二元经济不同阶段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倒"U"型.此外,资金流量表的证据显示,在社会再分配环节,居民部门社会保险净福利为负,表明财政转移支付是"逆向"调节,遏制了当下居民部门的消费能力.因此,中国经济失衡的矫正一方面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消解二元体制张力,迎来刘易斯转折点;另一方面要对企业利润进行"削峰",合理调整政府支出结构,稳步提高劳动报酬,释放国内消费潜力.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劳动力会由过剩变为短缺,导致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这个劳动力由过剩变为短缺的转折点,在经济学上称为"刘易斯拐点"。所谓"拐点"并不只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时间段。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外先进经济体都曾经历过"刘易斯拐点",美英等国大约经历了六十年到七十年的时间,而日本、韩国地区大约用了二十年的时间。面对"刘易斯拐点"的压力,这些国家都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顺利渡过刘易斯转折阶段,其主要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阶段。农民工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对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对195份河南省进城务工人员生存情况调查问卷的研究,得出河南省农民工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给出改善河南省农民工贫困的建议及对策,从而使河南省农民工逐渐脱离贫困,以达到加快河南省城镇化进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刘易斯创建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建立在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之上的,而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还称不上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只能称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市场还没有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因此被扭曲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并由此而派生了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和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我国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越来越强化。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过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新一轮的用工荒,有人试图用"刘易斯拐点"这一理论解释该现象的发生,但却无法回避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工大量失业这一事实;换言之,"刘易斯拐点"无法解释金融危机时期农民工的大面积失业与危机过后的用工荒现象产生。究其原因,在于用工荒现象只是在表象上符合"刘易斯拐点"理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与"刘易斯拐点"理论的适用环境有着根本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的"民工荒"现象愈演愈烈,我国是否到达"刘易斯拐点"成为备受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在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镇化程度依然不高、农民工隐性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现阶段我国"民工荒"现象只是阶段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并不能说明"刘易斯拐点"的真正到来。为解决我国"民工荒"问题,应在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拓展教育和培训渠道、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合理制定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新的劳资关系五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时下有一个时髦的理论"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的确,中国的工厂出现了招工难.不过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中国人口还是13亿,...  相似文献   

14.
从“用工荒”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现象反映了农民工教育的缺失与错位,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困难重重。随着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我国农民工市场的主力,对其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对解决我国目前出现的"用工荒"以及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入手,结合我国民营企业最近面对的用工荒现象,深入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杨云霞 《中国报业》2012,(14):34-35
"农民工"在媒体中多是"贫困"、"无知"的代名词,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中负面报道占了绝大多数。但是,在这些负面报道的背后,媒体往往忽略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需要,更加忽略了这个群体给中原地区——城市以及农村的经济带来的巨大发展。农民工流动不仅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还大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对于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媒体应当在关注农民工精神需要的同时,关注其对中原社会的巨大物质推动力,使这一群体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媒体应当对农民工题材的新闻进行客观报道,并且根据农民工的需要设计新闻内容,使农民工群体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收获。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民工素质提升面临政府管理体制不顺;资源不足且缺乏整合;资金投入不足:农民工积极性不高;教育质量差,忽视农民工综合素质提升等诸多困境.本文对黑龙江农民工素质提升的战略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农民工素质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却从2004年开始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并且从东南沿海扩展至中西部内陆,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有人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结合刘易斯模型的基本理论,从"民工荒"现状、成因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民工荒"作为一种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是农村劳动力供求变化、劳动力价格与价值偏离以及劳动力市场区域性和结构性失衡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还需长期努力。  相似文献   

18.
周月仙 《商》2014,(12):168-168
农民工是我国最近几年兴起的一个职业,也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名词,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分析,发现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在参加保险时的诸多问题不能切实有效的得到满足,这就要求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不仅要适应农民工和企业的经济能力,还要满足农民工工作特点的流动性,笔者在试图总结当前已出现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提出一个适合我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农村贫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是中国大多数居民总体上还处于生存型、数量型消费的低水平小康,在农村还存在着一定规模的贫困人口。本文根据翔实资料对目前中国农村贫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消除贫困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依据刘易斯的理论模型、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和康纳德等人的"推—拉"理论模型等工具分析农民工回流现象。阐释了返乡就业的原因,分析了农民工在返乡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