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论点     
《西部大开发》2005,(9):6-7
马凯:中国改革已进入新的攻坚阶段中国改革已进入新的攻坚阶段。这一时期,改革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步,我们要围绕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使政府真  相似文献   

2.
新论点     
《西部大开发》2005,(8):6-7
曾培炎:中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上升期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主要是,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市场潜力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高,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等等。——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财富》全球论坛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3.
新论点     
《西部大开发》2006,(3):6-7
走重化工业化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重型化是中国经济必经阶段;谨防不良资产处置成为利益漏斗;没有激励难做研发;关联交易增多会出现风险;2017年金融业会出大事;国内企业思维的创新最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5.
王新华 《发展》2005,(11):21-2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建议>提出的"六个必须"的原则,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7.
李琳 《开放潮》2006,(9):36-37
在我国这样一个转型经济的国家,体制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职能不完善、财税体制不合理等是阻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性因素。因此,要从体制创新入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采取一系制度性措施,形成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基础。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公有制形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容,这是我国当前企业改革的焦点,本文从国情、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坚持“三个有利于”等三个方面就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九五”期间就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被提出来,十年时间中虽然在一些方面有所进展,但是总体上还是有许多方面需要深化。从战略实施情况看,存在着宏观强调热、地方落实冷;宣传教育热、社会反应冷;政府规划热、企业管理冷。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我们认为在于转变增长方式各方面的观念没有得到真正确立。因此,“十一五”期间,除了建立切实能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长效机制外,重要的是要从七个方面进一步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一、东营市“十五”主要发展成就 “十五”时期是东营市经济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十五”计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提前完成,为“十一五”更快更好发展构筑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下世纪前十年和“十五”时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初步建立基础上走向比较完善的重要时期,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浙江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成长阶段,将加速向现代化、信息化推进。认清新的形势、理清发展思路,是正确制定下世纪前十年规划与“十五”计划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发布后,理论界有许多解读。分析说,十一五规划将透出许多新的革命性理念,值得关注。——与过去十个“五年”明显不同的是,第十一个“五年”由“计划”变成了“规划”,虽一字之差,内涵却不尽相同。——中国的政策取向将关注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倾向有利于穷人收入的增长,占据了20多年的一个重要命题“先富论”,将转变为以“共同富裕”为主调。  相似文献   

13.
方宇红 《浙江经济》2005,(21):21-23
早在10年前,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同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就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问题,并认为实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10年来,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进展不大,与“根本转变”的要求相差甚远。时至今日,再不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难以维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成为热门话题。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如此缓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动力究竞何在?由此切入,才能找到问题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告别“十五”走进“十一五”,中国经济在更加厚实的依托中带给了人们丰富的猜想空间.而伴随着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出炉,中国经济的脉动轨迹已经清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15.
加速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思想精髓就是要加速中国的技术创新,提高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科技创新是保持新世纪中国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前提目前,中国国内已形成了强劲发展的社会生产力,而要维持这样的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得不依赖海外市场和资源。台湾关系到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贸易关系的海上商品、资源运输线路的安全,如果我们没有台湾,接踵而来的就有可能失去南沙群岛;…  相似文献   

16.
决策     
建设节约型社会利国利民;“非公36条”配套措施出台;供电服务监管有法可依;民营经济迅速扩张靠政策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一个重要原则要求。但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和环境约柬压力的显著加大、新增长点引致的外延扩张空间缩小、金融风险因增长减速和开放扩大而增加、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加强、中国经济“超大规模”引起的内部和外部不适应等方面,使现有增长模式面临转型压力,同时也具备了有利条件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2006,(19):55-55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种种概念表明,这个时代的经济特点已经具有新的内涵,企业要么适应它而获得可持续发展。要么抗拒它而走向衰败。因此,很多企业面临着企业转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潘毅刚 《浙江经济》2009,(21):24-29
“九五”规划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今“转型”的意识已深埋于政府、企业与社会之间。面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新的30年浙江靠什么动力继续走在前列,友人深思。正如浙江经济前30年充满“自我扬弃”的辉煌一样。当前浙江经济又一次面临改变自我,以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挑战。而一系列有关“十二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已悄然结题,无论是学者还是企业,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步入新的征程.经济转型和发展引擎的转向将会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正> "十一五"规划建议,份量较重的部分,莫过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鲜明而具体的量化指标,让我们感到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极为重要和紧迫。长期以来我国以粗放方式推动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与1990年相比,2004年全国每万元GDP能耗下降45%,然而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依旧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靠拼土地、拼劳力、拼投资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已难以再支撑经济持续高速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