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中国29个省区1993-2004年期间的面板数据,首次考察了各个省区银行业结构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影响中国各省区金融稳定的其他主要因素后,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计量结果发现,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与金融稳定之问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在我国目前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中,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上升有利于金融稳定.同时,中小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未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在增加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同时,还应保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适度垄断的市场地位,使大、中小银行在不同层次上分别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上,中小金融机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产生和成长起来的。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指相对于国家独资或国家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之外的规模小、门类多、彼此独立的多种小型金融机构,其宏观调控能力、资产负债规模、信用担保体系、网络覆盖范围、机构整体功能及服务手段、社会地位明显低于国有银行,并以中小企业和居民作为其主要投资和服务对象的一类金融群体,这类金融群体主要包括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中小型信托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  相似文献   

3.
王碧君  张晓棠 《活力》2014,(17):47-48
我国民间金融历史悠久,具有对市场环境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即便是常年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隐藏了巨大的金融隐患,民间对其需求热度仍然不减。因为民间金融不仅支撑着大量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缓解着农村地区融资难的困境。正确看待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减少藏富于民的金融风险,更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因此,选择民间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创新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意义。第一,民间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创新会促进我国非国有经济尤其是中小私营企业的发展。第二,民间金融机构具有正规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的制度创新的优势。我们应该通过创新,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苏南农村地区家庭、中小企、小额贷款公司等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实地调研,广泛搜集数据,试图了解苏南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苏南农村非正规金融现存的问题和发展阻碍进行了总结,并对苏南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规范的可行措施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的相关概念理论进行回顾,根据我国金融效率的缺失特征来推断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建议。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现行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问题有:银行国有产权、融资结构不合理以及区域金融结构不协调的问题,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应当大力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及非国有商业银行、加强金融产业结构化进程,并发展区域性证券交易市场,实现地区间金融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雅芳 《经济界》2001,(3):48-49
中小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金融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具体反映与缩影。 中小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1.中小金融机构的支持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提,中小企业的存在决定中小金融存在的必要性和战略作用。中小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就像是两种共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①中小金融机构本身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按市场原则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提速,国际国内各金融机构的竞争强度不断加大,同时来自国内外的大产业资本对国内金融企业的收购进程也在加快,这一切都使得地方性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艰难。如何才能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发展壮大,是摆在中小金融机构面前的重大问题。而组建地方性金融控股公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戴佳芸 《企业导报》2011,(16):18-19
众所周知,金融监管分为监督和管理两个部分。金融监督是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借助监督,可以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而金融管理是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金融业的信息不对称性十分突出,因此更需要政府当局管制。  相似文献   

9.
当前阻碍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是:中国目前的汇率制度使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危害极大;中国的金融资产量大质低;金融监管跟不上影子银行的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缺少可定价的大宗商品。改革路径在于:单边开放资本与金融账户;金融资产"量"降"质"升;适应全球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趋势,逐渐放宽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步伐,同时辅之于综合监管;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促使民间金融发展,以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取得对大宗商品或虽非大宗但属战略性资源商品的定价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云服务在中小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出发,论述了云服务在中小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中的基本对策,主要包括管理体制准备、技术手段准备、人力资源准备、时间准备和成本准备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了过去5年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发展,回顾了我国金融业发生的新的历史性变化,同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没有结束,我国金融领域还存在金融机构经营方式总体粗放,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监管能力有待提升,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不够及时有力,我国金融系统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因  相似文献   

12.
陈柳钦 《经济界》2002,(5):78-82
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金融抑制可以促使银行等金融企业谨慎运作,控制经营风险,确保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清偿力,能促进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良好运作,在银行业的稳定和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出现金融风波,甚至金融危机时,可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保持银行业等金融企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中小金融机构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些年来,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越发困难,特别是90年代后期,相当一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陷入了发展的困境。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利于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以其更好的为我国金融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内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的湖北省,在当地省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多部门的努力下,湖北省已经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论文分别从高新技术企业状况、工业企业R&D活动情况、金融机构参与科技金融状况、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市场金融产品的创新共五个方面浅谈湖北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并提出湖北省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正在以迅猛的态势对传统金融业尤其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起强烈的挑战。面对这一新变化、新挑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如何看待与面对?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涵义、主要模式入手浅析互联网金融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带来的影响与冲击,并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自身优势出发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揭示非正规金融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非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提出了规范衡阳非正规金融机构。建立健全衡阳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央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决策部署,研究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扶持政策,着力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初步形成了以财务管理、绩效考核、业务规范、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为主要内容的财税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体系。一、创造良好的中小金融发展环境(一)完善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绩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试论银行金融创新对风险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杰  刘伊铭  林宝胜 《活力》2010,(21):56-56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金融创新(Financial?Innovation)理论是在创新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在这一理论框架上进行了补充和延伸。严格意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而广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创造新的金融市场、金融商品、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手段及金融调节方式等。  相似文献   

19.
吴英案二审维持原判又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对民间借贷,非正规金融的讨论热烈异常。在对此案发表了诸多观点和看法后,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我国的金融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并提出了各种解决民间借贷,非正规金融乱象的方法;也有人抨击我国金融机构的垄断性,垄断对中小企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从而也使中小企业被迫选择风险很大的非正规金融;也有人从另一角度,通过对比我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限制与其他国家的有效的金融政策,来说明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政策存在的问题等。在我国金融机构居于垄断地位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本文从具体出发,来说明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新古典经济学的严密体系中有几个重要的基础性假设:完全理性、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偏好一致性以及自利性.行为经济学对这些假设提出了挑战,指出:消费者具有系统性、可预测的行为偏差,新古典经济学的 5 个假设与现实不符;金融机构会利用消费者的行为偏差谋利,导致竞争非有效.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对金融机构进行行为干预和产品干预,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推进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能力的建设.行为经济学动摇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但其挑战是有力的,对人类行为的认识和解释更加接近于实际,也促进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