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油价调节之争,引发国内油价定价机制改革的大讨论。对于现行定价机制滞后于瞬息万变的国际油价走势,业内专家认为更灵敏地反映国际油价是改革的主要方向。又是"国际油价",专家口中的"国际油价",指的到底是什么?"国际油价"是什么?在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全球油价的统计中,一共列出了全球近40个产油区的原油价格,其中包括美国WTI原油价格、欧洲Brent原油价格、迪拜的Oman原油价格、亚洲Tapis价格和非洲Bonny原油价格等。  相似文献   

2.
国际油价疯狂震荡使我国已酝酿了8年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的一个强有力支撑,同时也将迎来该机制出台的最有利时机。专家认为,应该尽快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促进工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在博鳌亚洲论坛“价格波动与新兴经济体对策”分论坛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油价机制改革,未来油价的限价会根据国际油价调整。更加市场化。  相似文献   

4.
两难的油价     
油价上调,社会早有预期,但幅度之大让人跌破眼镜。这是2008年以来的第二大涨幅,使中国油价攀上历史最高位,中国油价的“8”时代正式来临。于是众多质疑直奔发改委。质疑之一,此次上调幅度较大,担心对上下游产业以及对物价产生很大的冲击。质疑之二,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未能真正市场化,似已沦为“只涨不跌”的行政定价机制。质疑之三,石油市场的垄断局面为何迟迟未能打破,致使社会舆论形成了相当流行的看法:油价上调是“三桶油”捞取巨额垄断利润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国内     
《浙江经济》2010,(19):10-10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将考虑国内因素 国家发改委正在就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征求各方意见。国家发改委否定了原稿中提出的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石油公司的方案,明确了国内定价机制朝向市场化轨道前进,更加贴近国内市场的原则。其中提及的“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及国内成品油市场供求情况自行确定调价方案”,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报告》2006,(265):1-29
国际油价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依赖性的不断增强和国内能源市场化的推进,国际油价的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愈加明显。本文通过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国内能源定价的非市场化行为对于国际油价波及国内经济这一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短期波动将国内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内能源政府定价行为在短期内确实减缓了国际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与短期影响相比,国际油价的长期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2013,(9):10-11
1.调油价不再盯住4%备受消费者关注的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终于有了更加准确的调整信号。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油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一是计划把周期能调得更短一些,以适应国际油价的频繁变动。二是准备取消4%,按一定的周期,该调就调"。  相似文献   

8.
7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一度惨跌20%以上,但中石油、中石化的油价却始终保持坚挺。面对公众对国内油价"涨快跌慢"的质疑,中石化8月15日表示,这主要是定价机制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新伟 《西部论丛》2010,(12):42-43
每当油价出现波动,按照油价管理新办法,国际油价在二十二个交易日内涨幅超过4%,人们预期发改委将要调价的时候,很多小油商、加油者为了在调价前多加油而排起了长队,这时会出现短暂的油荒。有些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专家马上就会作出油价太透明、调价滞后的论断,提出紧跟国际市场、由月调改为周调、增加调整频次、缩短凋整周期,似乎一旦和国际油价接轨一切问题就解决了。油价改革的发展前景已经被诸多专家和官员定义为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国际油价一直在高位区间震荡.业内专家分析指出:“高油价时代”已悄然到来,它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5,(33):16-18
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对成品油价格作出了今年以来的第五次调整,汽油、柴油售价再创历史新高。油价的不断上涨,令民众及相关行业深感压力。然而,国家发改委官员明确指出,油价上调仍未能完全解决成品油与原油价格的倒挂问题,成品油行业亏损严重,中国将面临“高价石油时期”,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郑恺  谷耀 《南方经济》2006,(5):83-94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强势上扬,国内原油价格也不断上调。尽管一些学者从国内需求增加和国内外原油价格接轨的角度来说明目前原油和成品油的高位,但这些理论似乎都无法完全解释当前油价暴涨的现象。本文从原油和成品油的市场结构和定价机制出发,基于VAK模型证明了国内油价主要为短线预期带动所致.这种预期从国外传递到国内并导致了国内油价的上涨。因此通过改革油品的定价机制且完善和适当干预国内原油期货交易市场,可以打压这种非理性预期,抑制油价飙升的势头。  相似文献   

13.
这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是重要的一步,但并没有最终到位。原因主要是燃油税的功能和征收机制还要进一步改革,价格机制也没有到位。这种阶段性和循序渐进式改革的做法是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实际相适应的。一方面,为了让价税改革能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一年里,几乎所有炼油、航空、汽车、化工都无可逃避地经历了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没有人想到,现在的国际油价在3个月之内跌了约25%。这条动荡的产业链却各显加速度的“疯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林楚 《中国报道》2008,(12):50-51
10月,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统计,国际市场油价在9月底降至每桶60美元的水平上大幅波动,月均价格继续下降,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7月,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未来学会”上,来自全世界的专家做出了预测:由于水资源不足,水价将在未来10年内与油价持平,并有可能在全球爆发水资源争夺战。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6,(40):40-41
【美、国《商业周刊》9月24日】自8月初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下跌,油价下跌的原因是,今年夏季由于担心飓风和中东局势动荡会使石油供应突然中断的忧虑消除,购买者愿意支付的“风险溢价”正在萎缩。突然之间,比较便宜的石油使消费者有更多的钱可花,缓和了通货膨胀。那么,油价能降到多低呢?  相似文献   

17.
贾丽 《中国经贸》2011,(24):55-55
本文主要对我国新油价机制为基础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分析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对我国油价机制影响的基础物流企业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提供了相关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家发改委日前宣布,3月20日零时起同时上调汽柴油零售价各600元/吨,对应涨幅分别达到6.4%与7%,涨幅创下2009年6月以来新高,油价更是创下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以来历史新高。中央政府对此已有事先安排,其中之一即如温家宝总理3月17日至18日视察  相似文献   

19.
王轩 《沪港经济》2009,(1):60-61
国际油价从夏天以来,一直“跌跌不休”。2008年11月20日,国际油价在全球经济衰退声中,跌破每桶50美元大关。但是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巨头的加油站,成品油销售价格仍是纹丝未动。  相似文献   

20.
《山东建设》2005,(20):24-24
据《中国产经新闻》报道,9月22日,国家能源办副主任、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在出席“2005年中国能源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时表示:现在中国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存在一些问题,高油价已经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正在加紧对成品油价格机制进行改革,改革方案不久就会出台。但徐锭明未就油价改革内容及方案公布的具体时间作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