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主要以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对策分析与解读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分析为依据,从农业经济发展主体带动能力不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市场机制不够成熟、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市场水平不高、有效制定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市场、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建设机制、加强企业带领工作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背景下,林业绿色经济发展是提升区域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以黑龙江省林业绿色经济为切入点,分析林业绿色经济发展总体特征,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深入解析林业绿色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探索黑龙江省林业绿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丰富林业绿色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促进黑龙江省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已上升为很多国家施行绿色新政、追求绿色财富的核心内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推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本文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例,探讨以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和提高生态福利为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建立健全绿色投资激励政策、生态补偿机制和府际合作机制等制度保障,以促进区域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福建省2006-2011年的绿色经济发展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福建省绿色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福建省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污染控制力不强,绿色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模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开发与应用绿色技术、加强污染控制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政策等促进福建省绿色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董秋丽 《商展经济》2023,(22):22-25
近年来,绿色金融建设体系越来越完善,绿色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战略,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牺牲了生态环境建设。而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要创新,绿色金融发展可以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对此,本文探析了我国绿色金融与经济发展策略,并基于绿色金融的现状,从三个方面提出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我国绿色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的解决策略,以期促进我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绿色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绿色经济发展评价对于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基于绿色经济的内涵,建立起一套绿色经济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组合评价法对2010-2019年间选取的中国30个省区市的绿色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区域、跨年度评价,最后利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究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绿色...  相似文献   

7.
绿色审计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实现区域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绿色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推动珠海市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有利于推动珠海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还为扩大珠海市对外贸易工作奠定了基础。文章从绿色审计相关概述及其优势入手,对绿色审计对珠海市绿色经济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开展绿色审计工作保障珠海市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孟子敏 《商业研究》2002,(19):69-71
21世纪是“绿色世纪”,“绿色经济” 将成为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研究绿色经济的定义、内容,分析绿色经济提出的动因和机制,说明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然后在分析制约绿色经济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至今,由于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稀缺等问题变得日益严重,经济发展方式亟须转变。因此,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近些年国内与绿色发展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从绿色发展内涵、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绿色发展评价三个方面来总结国内有关绿色发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绿色经济: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孟子敏 《商业研究》2002,(10):69-71
21世纪是:绿色世纪”,“绿色经济”将成为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研究绿色经济的定义、内容,分析绿色经济提出的动因和机制,说明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然后在分析制约绿色经济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我国的经济发展总是忽略绿色环保。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使得人们明白了绿色环保的重要性。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够取金山银山而舍绿水青山。在绿色环保要求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转变,以绿色环保为经济发展的理念,秉持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促进我国生态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探索我国如今在绿色环保要求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巨大改变。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主要以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传统产业为主,经济生态化发展面临严峻考验,通过绿色金融推动黑龙江省经济生态化发展迫在眉睫。在阐述黑龙江省经济生态化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生态化发展存在对绿色经济发展支持不足、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不完善、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不强烈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提出加大对绿色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培养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和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范丽君  郭淑红 《北方经贸》2013,(7):136-137,140
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环境问题,绿色经营理念已成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制衡点。结合绿色供应链SCOR模型,从绿色供应链环境下制造型企业业务流程的角度出发,以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分销、绿色回收这四个方面构建出基于业务流程的制造型企业员工绿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宋晓霞 《中国物价》2022,(8):17-19+23
基于2011-2019年的30个省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远大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以上结论为中国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和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与金融危机触发了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秩序的深刻变革,实际上是一场绿色经济的变革。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认为绿色经济产生的背景是自然资本日益稀缺、社会资本错误利用新技术创新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提出了观念更新、制度建设、绿色技术、产业链环节创新、政府对创新技术的扶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是民族振兴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江苏省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绿色金融政策,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在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出台了多项绿色金融政策。本文围绕绿色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江苏省乡村绿色金融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当前乡村绿色金融经济发展存在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乡村金融产品单一、专业乡村绿色金融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此,本文从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落实配套支撑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霞  田霞 《商业时代》2022,(7):168-171
本文利用中国2011-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基于全局G M L指数测度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绿色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二,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维度来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绿色经济浪潮的迅猛发展,目前我国面临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以低物耗、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由于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绿色导向作用,为此,应高度重视发挥财政政策的特殊功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尽快实现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环境不断恶化的巨大压力,推行以碳减排为核心目标的绿色发展模式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离不开服务于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的碳金融支持。但我国的碳金融发展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助推绿色经济发展的碳金融体系。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碳金融和绿色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以期探索出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葛璇 《商展经济》2023,(24):36-42
本文以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20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检验智慧城市建设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智慧城市建设对于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智慧城市建设更能促进特大及超大城市、大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绿色经济水平提升;通过进一步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绿色经济的影响渠道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由此提出对策,可通过拓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范围、强化绿色经济协同转型能力、优化城市经济产业结构,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力度和实现绿色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