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体系在近二十余年的不断发展当中,逐渐完善,如今已经形成了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中间业务为辅的业务结构。在互联网不断深入影响各行各业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也逐渐深入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信息服务。然而至今为止,我国商业银行仍然只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一些简单基础的业务,如余额查询、信用卡申请、支付结算等等,互联网仅仅作为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的辅助手段和次要方式。相比于国外商业银行与互联网的融合情况,国内商业银行在此领域的重视程度一直不高。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借助互联网优势开展业务对其利润也会有一定的贡献作用,正因如此,互联网应当受到商业银行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借助互联网开展业务是其进行多元化发展和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渠道,也是突破现有国内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现有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业务体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的帮助商业银行适应新时代技术特征,进而取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冯丹 《商》2015,(2):165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形成了一股新的金融势力,从而给我国的商业银行带来挑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支付中介职能、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及收入来源方面带来的冲击,提出商业银行应该实施互联网金融活动战略,转变经营理念及经营模式,拓宽业务渠道的应对措施,以增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竞争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并给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等带来很大冲击。在这个背景下,文章首先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视角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然后结合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分析了互联网条件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冲击,并且指出商业银行如果能够紧跟时代潮流推进管理改革与营销创新,必能借助大数据发挥现代商业银行优势,建立全新信贷业务网络银行模式,从而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越发深刻,在金融领域中,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催生出了互联网金融。而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的产物,以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探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和不同业务模式,来看其对商业银行传统职能、经营模式、盈利模式造成了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今,互联网金融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余额宝、移动支付等正在慢慢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观念。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面临当前互联网对于现代商业银行的冲击,商业银行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对于自身的经营理念加以转变,商业银行应该在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之上对于自己的业务以及经营策略加以调整,从而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于金融行业发展而言,金融科技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特别是它在当今信息技术腾飞的大环境下与互联网有效融合后诞生了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很高的实效性和便捷性,可满足社会更多的需求,所以它的诞生与发展让传统商业银行陷入了巨大的经营危机与挑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创新与转型迫在眉睫。其中,如何利用金融科技为自身带来更多优势,这是所有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作者将对金融科技的优势进行重点分析,以其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商业银行创新转型的方向与策略,以期有利于商业银行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在金融行业中取得更多的成绩,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电子银行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直接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现状出发,指出基层行当前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电子银行业务良性健康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戴辉 《现代商业》2022,(5):62-64
近年以来,由于整合电子商务和金融信息技术数据的巨大优势,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在传统金融服务管理模式上增加了许多创新性,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深刻影响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以及支付清结算等中间业务.传统的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和业务逻辑存在缺陷,即...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也已经开展了互联网业务,比如支付结算、信贷等业务,并且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这对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造成一定的冲击,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本文概述了互联网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影响、特点以及如何应对金融冲击。  相似文献   

10.
王志娟 《中国电子商务》2014,(11):227-227,229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已经对商业银行产生重大影响。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发挥互联网优势,通过加强业务整合与技术合作,构建电商网络平台,加大创新力度,打造智慧银行,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商业银行在网络金融时代得到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将传统金融企业从酣梦中惊醒。该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主流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经营模式造成的影响,以及提出商业银行采取的应对措施,迎接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互联网金融热潮正席卷全国,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形成直接冲击.文章基于商业银行视角,首先回顾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接着从中间业务、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三个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提出商业银行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面临着很大挑战。互联网金融是近些年金融发展的新形式,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加强传统银行的应对能力,以及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以及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述,对互联网金融形成的因素和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对中国商业银行需要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探究,以期能够对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中国兴起并迅速发展,这一新兴的金融模式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详细论述了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分析并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特征,基于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宄互联网金融在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经营模式等几个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提出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进程。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压力,主要表现为业务拓展困难、业务增长乏力、存贷款利差狭窄、银行业务发展缓慢等,蚂蚁金融、京东金融等金融企业的出现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由于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互联网在其刚刚兴起的阶段对传统商业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金融业也不例外。 文章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个方面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引导商业银行整合资源和业务,最终促进商业银行业务与互联网金融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已逐渐显现出其弊端,其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都遭到了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冲击,商业银行的利润也因此持续下滑。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转型和优化其商业模式,选择与互联网金融融合发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属于银行体系的一种机构类型。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崭新的不同于过去的金融模式,是随着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迎来的共享服务,通过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实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产业转型遇到了相应的问题。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剖析,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产业转型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出实现商业银行成功转型的合理解决思路与方法,促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产生,传统商业银行也在互联网融资的影响下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在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和监管也发生了变化,业务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影响外部审计方法和商业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和传统商业银行产业相互促进发展,也就形成新型"互联网+商业银行"模式,此模式本质是把互联网相关技术(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到商业银行管理经营各个环节当中,这并不是单纯把传统业务放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而是指多层次多、维度广、覆盖颠覆式创新,也是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好方法。基于此,先从阐述"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阻碍入手,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可能针对性的提出"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