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农村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对策研究周伟车江洪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迅猛。以上海为例,1991—1994年间,上海郊区净减少耕地56.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6%,相当于1949—1990年41年间上海建设用地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耕地非农化速度过快,已给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切实保护好耕地显得日益迫切。建立耕地保护博弈模型,通过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博弈分析,发现我国目前的耕地保护政策已陷入一种“耕地保护陷阱”。本文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以期能抑制地方政府耕地非农化冲动,切实保护好耕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城市建设延伸,城市工业扩散,加快了郊区土地非农化、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在土地非农化过程中,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主要表现在征地劳动力安置、农民住宅动迁和撤队、撤村中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处理是否得当,这将影响到党和政府同农民的关系,也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新情况下搞好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联系徐汇区龙华乡实际,围绕土地非农化、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农民利益问题,谈谈自己的体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耕地非农化速度过快,已给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切实保护好耕地显得日益迫切.建立耕地保护博弈模型,通过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博弈分析,发现我国目前的耕地保护政策已陷入一种"耕地保护陷阱".本文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以期能抑制地方政府耕地非农化冲动,切实保护好耕地.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目的:分析黑龙江省耕地非农化过程的内在原因,以助于协调黑龙江省耕地非农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耕地保护工作与未来经济运行相一致。研究方法: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利用Eviews4.1软件分析。研究结果: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非农化进程的影响与经济增长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并不一致,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非农化的影响更加显著。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须将城市化作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控制耕地非农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耕地非农化的趋势。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耕地非农化的进程。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和耕地非农化趋向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耕地非农化现象的原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土地非农化中必须保障农民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非农化中必须保障农民利益陈锡根农村城市化,必然有大片农田转向非农化。以上海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上海郊区农村城市化的步伐显著加快,伴此而来的是大批农田转为非农用途。1991~1995年的5年间,政府批准的征地和农村集体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耕地非农化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梳理我国耕地非农化的研究进展,研判现有研究成效及不足,并结合新时代耕地非农化的诉求,厘定未来研究导向和重点,为增强耕地非农化成果精准性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该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对比分析法总结我国耕地非农化的研究及发展趋势。[结果](1)从研究内容上看,我国耕地非农化研究内容丰富,耕地非农化发展现状主要涉及耕地非农化时空演变特征及规律,发展异质性显著; 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较为明显,但对社会及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 驱动力及驱动机制对耕地非农化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耕地非农化体制机制、技术层面的调控因地区性发展差异而有所不同; 研究多以耕地非农化的静态为主,动态性不强,对耕地非农化发展过程的控制与管控研究存在不足。(2)从研究尺度上看,我国耕地非农化研究集中在以全国和省市域为主的宏观地域上,对全国以及各省份及其内部范畴的耕地非农化做出研究分析,该尺度范围内耕地非农化发展大体呈不均衡态势,而目前我国对于微观层面上的研究相对较少。(3)从研究方法上看,学者们多以定性方法为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地利用问题,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研究耕地非农化的驱动机制,并结合遥感与GIS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但多目标、多学科综合集成的智能体技术应用较少。[结论]创新耕地非农化的研究方法,构建智能决策模型; 加强耕地非农化过程管控研究,提高实时监控力度与吻合度; 厘清微观主体的行为特征,完善多尺度、多层次结构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怀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引起了各级干部的重视,并放上了工作应有的位置,怎样增加农民收入,有的提出要在调整农业结构中搞活土地使用权,例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土地入股组成合作社,土地参与农业或非农产业投入,等等。有些先行的乡村已取得一定成效和经验,但从上海郊区有些地方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情况看,笔者认为还应换种思路想问题,就是既要努力探索搞活土地使用权,又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已经用于非农产业和已经转让使用权的土地上,按照“谁所有,谁得益”的原则,把维护农民利益落到实处,如果这项工作做好了,在有些地方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的同时,农村居民点也在占用耕地.城市化不仅包括人口城市化,还包括土地利用城市化和耕地非农化城市化.通过人口城市化指标来表征人口结构、土地利用城市化指标和耕地非农化城市化指标来表征土地利用结构.在分析江汉平原人口城市化、土地利用城市化和耕地非农化城市化空间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江汉平原人口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差异与耕地非农化空间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04年,江汉平原地区耕地非农化面积较多的市县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城市圈内;耕地非农化主要流向城镇用地、交通用地和工矿用地,但各市县的情况不一;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差异是形成江汉平原耕地非农化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城市化与农民非农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农业土地过度非农化与控制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土地非农化的成因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土地非农化有两个高涨期:第一个是1984~1987年,4年内农地非农化量达到1044千公顷,占11年的44.7%;第二个是1992~1994年,这3年内农地非农化量达到736.6千公顷,占11年的31.6%。农地非农化急剧扩张是由以下因素导致的:1.农村工业占地。以乡村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的浓厚社区性导致企业因分散布点而占用大量耕地。据统计,目前全国乡镇企业用地约为7330千公顷,人均占地约1亩,占全国城镇、工矿、村庄用地的1/3强,近几年仍以每年近万公顷的速度递增。2.开发区占地。1992年开始的开…  相似文献   

13.
耕地非农化是资源由低效利用向高效利用的转化,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越不过的一道坎,它加剧了建设用地增加和耕地减少这一突出矛盾,使得加强耕地非农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对湖南省1997-2005年的耕地非农化过程进行分析,从耕地非农化的产生机制、实现机制和驱动因子三方面探讨了湖南省耕地非农化的动力机制,并提出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吴志冲等同志对上海郊区农户承包地非农化流转提出了新的建议:一是要恪守两项原则——市场经济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原则;二是要建立完善农户承包地使用权非农化流转的市场交易体系;三是要加强土地流转的法制建设,很有操作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驱动力的乌鲁木齐市耕地非农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乌鲁木齐市1997年~2010年的《新疆统计年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公报》、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对乌鲁木齐市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经济驱动力、人口驱动力、政策驱动力、人文驱动力等影响因素与耕地非农化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正确把握研究区内耕地非农化的规律,为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农民利益保障提供对策建议,以利于"增减挂钩"工作的健康推进。研究方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目前"增减挂钩"中,拆迁补偿标准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集中安置是大多数农民的安置意愿、方便耕作是安置选址的关注点、生活成本的提高是农民集中安置到城镇最担心的问题;"增减挂钩"中影响农民利益的主要障碍因素包括:工作理念的偏差、农民利益保障的理论基础薄弱、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农民利益保障监督机制缺失、忽视区域差异而盲目推进。研究结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保"增减挂钩"中的农民利益:(1)正确树立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城乡统筹的工作理念;(2)建立科学的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3)实施区域差异化城乡增减挂钩政策,因地制宜,稳步推进;(4)建立严格的农民利益保障监督机制;(5)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7.
耕地非农化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通过耕地非农化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分析,指出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耕地非农化不可避免,但重要的是非农化的速度要与城市接纳人口,耕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相一致才可避免因耕地大量减少危及农业安全。最后提出政府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农村调查看农民利益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村调查中,农民们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就是他们的一些基本权利和利益保障问题。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也就成了当前农村工作中一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认为,农民利益保障应该得到重视,尤其应该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上给予充分的保障,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而解决农民非农化问题又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农业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农民非农化既迎合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又顺应亿万农民世世代代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寻合理分配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的方法,从耕地非农化风险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方法: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在耕地非农化中,各权利主体所担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假设各权利主体参与征地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各权利主体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中央政府占26%,地方政府占22%,村集体占17%,农民占35%;运用"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测算耕地非农化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以缩小征地范围、尊重农民意愿为条件制定征地补偿标准不仅体现补偿公平原则,也符合通过市场机制对农民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