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春一汽:追来最低分长春一汽在老产品换型改造后,从德国引进了奥迪轿车产品,与此同时也引进了德国的“奥迪特质量管理法”。奥迪特与奥迪车并没有直接关系,奥迪将特(Audit)是拉丁文,意思是复查。它产生于30年代的德国,现在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整车装配调整质量和外观质量的方法。它用质量等级评价产品质量的高低,质量等级从0级到5级,0级最好,5级最差。奥迪特是站在用户的立场上,以用户的要求和期望对合格产品进行质量评价,得出某个奥迪特等级,同时对查出的问题和缺陷及时加以消除和改进,使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质量等…  相似文献   

2.
追求最低分     
在一般的考核评比中,如果打分,谁的分高谁先进,谁的分低谁落后,所以都争高分。可在一汽集团公司一项重要的质量管理中,不是争高分,而是争低分,看谁的分最低。何故? 一汽为了发展轿车工业,从德国引进了奥迪轿车产品,与此同时也引进了德国的“奥迪特”质量管理法。奥迪特与奥迪车并没有直接关系,“奥迪特”(Audit)是拉丁文,汉语的意思是复查。它产生于30年代的德  相似文献   

3.
一汽实行“奥迪特”两年多,起了大作用。“奥迪特”是什么?Audit,拉丁文是“复查”的意思,是国际汽车行业通用的汽车质量评审方法。一汽在生产奥迪轿车后,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引进了这个方法。那么,此法有何与众不同,有何奥秘?  相似文献   

4.
从产品系列引进到品牌口号变化,奥迪A6L重塑形象,以捍卫其在中国高档C级轿车市场的发言权13351辆,这是奥迪A6L在2013年8月的新车上牌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24%,继续担当中国高档C级轿车市场领跑者的角色。这样的结果尽管不算出乎意料,但仍旧让人感叹,四环品牌的"王者"地位实难撼动。时间可以追述到2012年3月28日晚。在新一代奥迪A6L的发布会现场,几位受邀参加表演,或者上台受访的嘉宾都被主持人问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人会买这款车?他们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继冰箱、空调、电视等家电产品后,吸油烟机成为了又一个“佩戴”能效标识的家电.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和认监委组织制订了《吸油烟机能源效率标识实施规则》,要求吸油烟机生产企业必须按照GB29539-2013《吸油烟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组织实施生产,并从2015年1月1日起生产出厂的产品上加贴能效标识.根据吸油烟机能效标准,吸油烟机的能效等级共分为5级,主要评定全压效率、待机功率、关机功率、常态气味降低度、油脂排放值5大指标评价分级.其中,吸油烟机的能效限定值为能效5级,也是市场准入门槛,能效1级为最高水平;吸油烟机的节能评价值为能效2级,达到这一水平的产品被认定为节能产品.  相似文献   

6.
十足本地化     
马宁 《监督与选择》2011,(11):77-77
据说在大众内部有一个说法.中国是奥迪的第二故乡。正如主管市场和销售的奥迪管理董事会成员Sohwarzenbauer在2010年所说:“持续增长的销量使中国威为目前奥迪全球最大的市场,超过了德国。”从民间的刻板印象“官车”到热播电视副里青年才俊的座驾,奥迪让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对其有了足够的了解,而它在原版车型上了实实在在的销量。  相似文献   

7.
夏欢 《经营者》2010,(6):62-63
我们决定通过调查进口奥迪Q5的人气,看看它为拥有颇高性价比的国产奥迪Q5已经铺垫了一个怎样的消费气场,结果,它成为《汽车消费报告》创刊以来相车栏目中获得消费者评价最高的车型  相似文献   

8.
上海易初通用机器有限公司是中泰合资企业,主要产品有汽车空调系统、压缩机和贮液干燥器等,产品与桑塔纳、别克、奥迪、捷达、富康、切诺基等国内著名轿车配套,市场占有率为73.5%。1998年产量39万台套,利润1.7亿元。压缩机产品荣获上海市名牌产品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公司获得上海市质量管理奖和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称号。公司的标准化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和上级支持,有较好的基础。1993年获德国莱茵公司的IRF()0质量体系和压缩机类产品认证。1998年又获得QSg000汽车行业质量保证体系的国际认证。1997年公司被上海汽车工…  相似文献   

9.
云会计环境下产品的可信性程度是企业选择云会计的关键考虑因素。从质量、使用、声誉三个维度建立了云会计产品的可信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产品的可信性划分为6个等级,提出了云会计产品的可信性等级模型,期望能够为云会计产品的可信性评价提供理论支撑,并为企业购买和厂商合理定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一、麦肯锡质量管理水平评价方式 麦肯锡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全球最大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曾对世界优秀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从管理特征、质量技术的应用及质量业绩三个维度评估分析,并把质量管理水平分为四个等级:检验级、保证级、预防级、完美级。  相似文献   

11.
李琳 《大众标准化》2010,(10):10-13
<正>标准将平板电视的能效等级划分为3级,其中1级为最高等级;2级为节能产品评价等级;3级为市场准入等级,主要用于淘汰市场上高耗能产品。近年来,平板电视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显像管电视机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虽然其高品质的视觉体验带给人们不同凡响的视听效果,但由于平板电视的尺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13,(20):41-41
从产品系列引到品牌口号变化,奥迪A6L重塑形象,以捍卫其在中国高档C级轿车市场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3.
西门子全球领先的物流方案显著提升汽车生产效率位于德国慕尼黑附近的Inqostadt座落着奥迪公司总部和奥迪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年产量超过65万辆汽车,包括奥迪A3、奥迪A4、奥迪A5和奥迪Q5汽车系列。奥迪公司采用准时化顺序供应(justin-sequence)使部件能够及时到达组装线。西门子为奥迪公司实施的全新的自动化零部件物流中  相似文献   

14.
西门子全球领先的物流方案显著提升汽车生产效率位于德国慕尼黑附近的Ingostadt座落着奥迪公司总部和奥迪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年产量超过65万辆汽车,包括奥迪A3、奥迪A4、奥迪A5和奥迪Q5汽车系列。奥迪公司采用准时化顺序供应(justin-sequence)使部件能够及时到达组装线。西门子为奥迪公司实施的全新的自动化零部件物流中心成为奥迪生产物流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时代》2005,(5):108-109
3年前,当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大众)总经理秦焕明第一次在德国看到设计中的全新奥迪A6车时,不由赞叹:"这将是一个人见人爱的雕塑杰作。"4月8日,一汽-大众在上海向媒体正式推出了代表国内商务和行政级别轿车最高基准的全新国产奥迪A6L(字母L表示所有的国产全新奥迪A6车身都比德国原型车加长了100毫米),秦焕明如释重负:"对一汽-大众而言,早日实现全新奥迪A6的国产化一直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早在2001年6月我们就开始了全新奥迪A6L项目的开发工作,因为这是一个梦幻般的作品,它需要精雕细琢,确保每一个细节无可挑剔,并且要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时代》2008,(7):122-122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宣布.唐迈(Johannes Thammer)从2008年6月1日起出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与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共同主管奥迪品牌在中国的业务。原总经理安世豪已返回德国担任大众品牌在德国市场的销售负责人。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6,(3):228-231
2015年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流通领域节水型坐便器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共抽查了100批次产品,合格33批次,合格率为33.0%。不合格项目为便器用水量项目、洗净功能项目和水封回复功能项目。对节水型坐便器产品的节水效率等级抽查结果表明,达到节水评价值(2级)的仅占12%,而应淘汰出市场的未达到用水效率限定值(5级)的达到了32%。  相似文献   

18.
《经营者》2013,(2):24
55岁的迈克尔·伦茨(MichaelRenz)、45岁的潘庆和46岁的韦恩·格里菲斯(WayneGriffiths)成为这一轮奥迪高管换帅名单上的红人。奥迪董事会成员、销售总监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最近宣布对销售高管团队进行更新,德国、中国和欧洲(德国以外)三大区域销售高管换帅。以上三人分别负责上述三个地区的销售业务。任命从2月1日起生效。出任奥迪德国区销售总监的迈克尔·伦茨从2009年起就开始负责德国市场的营销业务,此前其曾  相似文献   

19.
刘宝华 《经营者》2012,(18):126-131
曾有人以交响乐、摇滚乐、流行音乐来形容奔驰、宝马、奥迪三大德系豪华品牌,现在,这个界限正在被打破。从产品到营销,全新B级展示了新一代奔驰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20.
奥迪为什么能够这么成功?它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从大多数庸庸碌碌的豪华品牌堆里升腾出来,成为已经可以超越奔驰和宝马的最主流豪华品牌?《汽车商业评论》通过此书或许可以给你一个寻找答案的线索。自2009年在德国上市以来,《如何避免变革管理中的七宗错》已经重印一次,作为主要作者的威力波特·施罗约特博士正准备为中国读者改写这本书。威力波特·施罗约特长期在奥迪的研发部门工作,现在还是奥迪的员工,阅读这本书你就知道,奥迪的成功在于它有了使其成功的理念,这位先生就将这些理念总结成了变革管理中的7大错误。比如不谈论自己的缺点是许多企业的管理之道。作者认为,开放文化和直言不讳是变革的必要条件;比如许多企业经常将变革的希望寄托在外来专家身上,请他们对公司流程进行再造,作者认为自己的问题必须自己解决,变革不能外包;比如许多企业喜欢和风细雨,但是作者认为革新不会在和风细雨中产生,一个公司需要有种创造性的烦躁不安的环境。等等。改变管理就能够改变公司,这个想法不仅适用于汽车业,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各种各样的公司。《汽车商业评论》征得作者同意,从本期开始通过施罗约特自己在奥迪的故事为读者讲述这七宗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