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到业主自治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促使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显化,而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可以促进住宅区业主自治管理,从而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
梁勇 《现代经济》2004,(1):42-45
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促使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显化,而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可以促进住宅区业主自治管理,从而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3.
城市休闲空间的分异和演化过程,是城市经济社会关系分化推动物质环境分化的过程.为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休闲需求,促进长沙城市休闲空间的合理布局,提升其休闲功能,对长沙市的休闲空间分异及其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认为长沙城市休闲空间分异是在推拉两种动力相互作用下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也是一种向稳定性较好的方向发展,而且在城市快速扩展的现阶段,推动力的作用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当前,保障性住房多采用独立集中建设方式,而且大多选址在城市边缘区域,这导致我国城市出现居住空间分异,同时低收入居住区远离市区,这样极易造成社会劣势群体的空间集中并产生严重的社会隔离。因此保障性住房建设方式及选址是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必须重视的两个问题。文章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方式及选址提出了如下改进建议: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开发配建比例,以形成混合居住模式;二是选址应邻近大运量城市公交系统,以TOD发展模式为主;三是部分项目选址应在老城区;四是借鉴香港经验。应该在有发展潜力的新城选址。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居住空间正呈现不同阶层空间分化与混合居住的趋势。人们对于不同阶层混合居住的态度并不一致,学者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通过对一个混居型小区的实证研究,认为价值观的冲突、生活方式的差异、认同感的缺失会导致小区混乱。要实现不同阶层居住融合与居住和谐,整个社会要树立平等观念,形成价值共识,践行公共道德。要大力发展经济,建立橄榄型中产阶级社会,构建中产阶级社会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基于能力与主体的关系逻辑、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的多维耦合性与人地矛盾克服实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成长动因主要包括城市社会系统持续不断的需求与创新和城市地理环境蕴含的资源承载与支撑之间互动耦合的两大动因及其四个因子,并表现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空间分异与组合和时空关联等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城市社区,居民互动不强,邻里关系淡漠,社区居民之间缺少精神慰藉和安全感,人的个性受到压抑,在居住过程中的地域空间与心理认同空间出现了非重合。因此,我们需要构建新型邻里关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而社区商业恰恰就能提供这样一个促进社区居民交往的生活空间和体验空间。新型房地产物业管理型社区中邻里关系的变异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城市社会结构发生了整体性变迁,城市社区出现分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形式发展着。目前中国多种类型的城市社区并存与演化,主要有以下六种城市社区类型(1):一是…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微观的空间区位概念,在现代经济社会变迁的宏观背景下,当代城市社区在快速发展中也发生了深刻的变迁:治理形态从"管治"到"自治";邻里关系从"解体"到"重构";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则表现为分异与隔离.社区阶层化作为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它可能会导致阶层之间的隔离和冲突,因此,如何建设一个分异而不隔离的阶层体系.促进阶层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教育空间分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地理事象,其在"人-地"历时互动和共时发展中,透过以"自然地理要素为主导的条件性因素、以人文地理要素为主导的发展性因素、以‘教-地’互动为主导的主体性因素"多元耦合,演化出"空间解析下的区域分异、区域解析下的城乡分异、城乡解析下的校际分异"。客观存在的教育空间分异,兼具推动教育竞争发挥的正向价值和阻滞教育协调的负向功用。要实现教育空间分异的正向效用,势必要求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以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破解区域教育分异,以教育制度变革破解城乡教育分异,以文化和教育双向互动破解城乡内校际分异,进而最终求得我国教育系统整体功能和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60年来,随着城市的转型,以及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资源资产化和环境生态化,北京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科学问题与政策问题,虽然60年来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形态特征非常直观,但其发生发展的机理、动力及过程却十分复杂.本文利用时间和空间发展指标测度其地区资源、生态、文化、社会、经济及其与外围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对北京城市发展空间的体现,并从立体趋势面分析政策、制度和经济社会变迁对空间干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的行政管理及功能核心区域,其闲暇空间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一个特色研究领域。借鉴Douglas G Pearce、保继刚、史春云等的相关研究方法,辅以街道金融业指数、空店指数,对徐州市中心16条街区3653家业态进行实地调研与量化分析,从城市中心街区闲暇业态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的功能分类2个角度,研究城市中心闲暇商业区微观尺度上的空间分异的规律,并与周庄、丽江进行了功能组织与发展阶段的比较与划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引入服务业集聚指标,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并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制造业工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工资空间分布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工资水平提高,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不显著;地区分异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工资水平有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未呈现出明显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抑制了制造业工资上涨;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各地区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始终不显著。研究结论对降低地区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引入服务业集聚指标,拓展新经济地理学工资方程,并基于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专业化集聚和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制造业工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工资空间分布的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整体上促进了制造业工资水平提高,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不显著;地区分异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在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工资水平有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未呈现出明显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抑制了制造业工资上涨;而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各地区对制造业工资的作用始终不显著。研究结论对降低地区制造业工资不平等程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为研究单元,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Gini系数、nich指数等指标定量分析1997-2012年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市域差异的收敛和分散及入境、国内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异特征,从整体到局部的空间特征上揭示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区域差异的演变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差异有缩小趋势,同时国内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性是造成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2)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呈现出显著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体系特征,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梯度差异较大;(3)长江三角洲的入境旅游经济差异明显大于国内旅游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逐渐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但城市内部空间的区隔却日益明显。表现为由行政规划、社会分层与污名化的引发过程,分别显示了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间居住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区隔状态,其背后是作为结构性力量的权力、资本与文化的强势操控。实践空间是结构与民众互相构建的开放与包容的空间,深深契合了城乡一体化多种属性空间资源平等的理念,因而能有效消解城市内部的空间区隔。  相似文献   

16.
广义上讲城镇群空间结构,不仅包含城镇群在空间上的布局、形态、关系,而且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城镇群内部各城镇规模等级、职能类型、空间关系;区域城镇体系的演化与城镇群空间结构的变动是一种协调互动的关系.以北部湾城镇群为目标区域,从城镇体系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着手,分析城镇群规模等级的形成过程、职能类型的发展与分异过程、空间关系的辐射与带动过程,结果表明:北部湾城镇群规模等级结构虽然不断向单中心发展,但是规模等级体系不断趋于合理;在职能类型结构上形成了港群城市与中心城市及两翼城市功能互动的格局;在空间关系结构上形成了不断强化以南宁市为核心和桥梁,辐射和关联两翼城市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浙江义乌外籍商人为被试对象,调查外籍商人在中国城市的跨文化适应状况。结果显示,外籍商人在中国城市的文化适应与居住时间呈N形水平波动关系;他们在中国城市的文化适应和社会交往状况良好,但带有非同化适应特征;对中国城市的社会支持与服务保障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把杭州西湖区、上城区等六大中心城区作为城市旅游核心区,把萧山区、余杭区等7区(县、市)作为城市旅游边缘区,以旅游总收入、旅游总接待人次作为测度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的指标,用标准差和离差系数分别衡量了杭州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总收入与旅游总接待人次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并对差异形成的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旅游相对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评价指数对杭州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相对发展水平及旅游产业地位空间差异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散点图分析了杭州旅游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空间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19.
居住休闲空间是一个包括地理位置空间、生态环境空间、人际关系空间、心理感受空间在内的综合空间体系.居住休闲空间分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空间布局的协调,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实施居住休闲空间的合理布局,就是要达到居民所处居住休闲空闻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协调、心理感受舒畅的和谐布局状态.  相似文献   

20.
探究环京津贫困带空间贫困分异结构,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核心,从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环京津贫困带空间贫困综合评价体系,并借助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和Arc GIS地理信息软件,测算出环京津贫困带的三维度系统空间分异地图,分析结果发现:环京津贫困带27个县的空间贫困分异显著;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系统的贫困叠加会削弱或加重综合贫困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环京津贫困带精准扶贫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