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才》2013,(12):132-132
2012年,IBM在全球范围内对1709位企业CEO进行了调研,了解了他们对互联经济大格局下企业如何持续转型的看法,发现CEO们希望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互联科技的潜力,重新思:等人与人互联后对企业带来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跨入21世纪,企业蝗新思路、新方法呈几何倍数剧增,从清洁生产到薪酬设计,从商务运作模式到3C(CEO、CIO、CFO),不胜枚举。但对企业来说,不能因“新”废“旧”,忽了基础管理。因为企业基础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成败,也决定着企业持续发展是否有坚实的内核。  相似文献   

3.
在越来越“平”的世界里,IT技术为全球化公司的有效协作提供了基本的平台,CIO,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官”以外,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演变,他们的决策力正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分量,以此来抓住机会,同时他们需要务实的执行力帮助CEO实施战略,推动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对国内企业CIO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中国企业的特殊性,就企业CIO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详细的CIO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海燕  赵玉东 《企业活力》2006,(11):74-75
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许多大企业都相继设立了CIO(首席信息经理)。CIO原指政府管理部门中的首席信息官,随着信息系统由后方办公室的辅助工具发展到直接参与企业的有力手段,CIO在企业中应运而生,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美国企业的首席信息经理相当于副总经理,直接对最高决策者负责。与国外成熟的CIO制度相比,我国多数企业的CIO尚处于“潜CIO”或“准CIO”的状态。目前我国CIO还只不过是一个与信息有关的职位。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时代 机遇? 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这种挑战:IT负责人和职员无法有效地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另一方面,企业CEO以及高层管理人员因不能及时获得所需的信息,而无法预测出潜在的业务风险,坐等商机的流失。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家》2008,(13):53-53
据《天下》杂志最近对岛内前1000大企业CEO所做的调查显示,70%的人认为自身企业将从两岸开放中受惠,且开放后的最大商机是大陆的内需市场:60%的人认为大陆的投资环境不会改变:277%的人认为自身企业将在大陆继续增加投资:有近80%的人认为自身企业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开发》2001,(8):39-39
作为企业IT支出的一部分,Call Center(呼叫中心)已经成为媒体长期热炒的话题,但如何将CALL CENTER与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紧密结合,促进企业电子商务E化,使CALL CENTER从企业的“花钱中心”成为“挣钱中心”,最终确立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优势依然是企业CEO和CIO共同关注的话题呼叫中心(Call Center)的兴起的确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但在电子商务即将大行其道的e时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呼叫中心呢?电子商务(E-Business)要求企业以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为基础对企业运行的全部流程进行再造,从而使企业形成一个开…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标志着IT创新已经进入新的时代。首席信息官(简称CIO)作为企业中负责信息化的最高级别领导,其关键角色的领导力对企业IT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收集了119家企业的实证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CIO关键角色的领导力包括三个维度,即技术领导力、信息领导力和战略领导力。上述三种领导力对探索式IT创新和利用式IT创新的影响显著不同。此外,企业的IT愿景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呈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国内企业在创新方面存在很多育趣的现象:创业阶段,企业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创新人,参与创新的全程。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CEO感到创新很难了,更多的企业选择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技术。因为CEO发现自己的社会责任重了,要养活很多人,没有精力顾及创新。这个阶段,谁应该充当创新的领导者?这些CEO都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数据·调查     
近九成CEO认为企业将面临重大变革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在中国市场上,有近九成首席执行官认为企业将面临重大变革。与全球同行相比,他们更加渴望变革,为此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IBM公司发布的2008年《全球CEO调查》表明,  相似文献   

12.
以2009~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CEO和普通员工各自及共同的稳定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企业的CEO还是普通员工,其稳定性均能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但二者共同的稳定性却会抑制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CEO和普通员工各自的稳定性分别通过管理层短视缓解效应和普通员工冗余降低效应提高企业创新效率,而CEO和普通员工共同的稳定性则通过职业安全感提升效应,导致CEO和普通员工产生职业倦怠,从而降低企业创新效率;与普通员工稳定性相比,CEO稳定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关键;CEO和普通员工的研发经历进一步强化了各自稳定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积极影响;CEO和普通员工各自的稳定性在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后,又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二者共同的稳定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也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实质性内容,而信息化人才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批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掌握IT技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CIO。本文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实施CIO人才战略的必要性、CIO人才现状以及实施CIO人才战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我国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发现,整体来看CEO变更能够改善上市公司业绩,而且CEO变更的价值效应将在一定滞后期逐步显现。进一步地,研究发现CEO任期长度与企业业绩负相关,而且这一关系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而且较长的CEO任期对亏损企业业绩有抑制作用,而对盈利企业业绩却有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指导企业更替CEO行为及时机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3,(2):27-34
CIO在企业信息化和信息资源的战略应用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但CIO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的影响在理论上还缺乏研究。本文从中国上市公司中选取一些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将2002-2010年中国"优秀CIO"榜单上的企业作为CIO表现较好组,选择同行业中规模接近但未出现在"优秀CIO"榜单上的企业作为对照组,采用配对样本对照法,从企业的财务表现和市场表现两个维度分析CIO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发现:从整体来看,CIO表现较好的企业相应地也具有较好的财务表现和市场表现,这说明CIO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并且这种作用在小型企业和制造业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要想在这个新世界中保持领先,CIO中的“I”必须要体现“诠释(interpretation)、提升(improvement)、互联(interconnected)和防入侵(invasiony”。  相似文献   

17.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基于网络化平台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渐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在企业管理中,也逐步引入了大数据理念和相关技术,尤其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上广泛应用。运用大数据对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有利于对员工潜力进行深入挖掘、对人才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对企业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完善和改革企业绩效考评体系、改善人员和企业的关系,才能促进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乐怡 《河北企业》2023,(10):86-89
在大数据技术高度发达和互联网大规模应用的今天,依靠网络为载体去运营发展的互联网模式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的主流商业模式。面对疫情冲击,许多互联网企业不仅未受到影响,甚至抓住了更多盈利机会,利用网络即时性和零距离优势与客户进行互联和交易。然而,随着互联网企业数量和规模的激增,一度潜在的隐患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的主要障碍,尤其是互联网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从财务风险及互联网企业两方面入手,结合目前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现状进行分析,为互联网企业制定出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建议。在分析互联网企业财务风险对各方影响时,通过划定红线、建立运营监督系统等内部联动体系来进行风险控制。同时依据相关理论基础,从风险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探究内部控制对降低财务风险的作用意义,希望能够为互联网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对日常运营及未来发展的影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互联经济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描述性语词,而是当下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的客观现实。与其他因素相比,在全球范围内,CEO们认为技术是现在最能推动组织变革的外部力量。那么在中国,互联经济又有哪些具体表现?中国的CEO们该如何应对互联经济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岁月的时针指向2009年,“移动信息化”这一管理新名词不断地出现在互联网及各类研讨座谈会上。众多企业的CEO和CIO们开会讨论最多的也是如何让自己的管理软件移动起来。究竟什么是“移动信息化”?“移动信息化”又到底有什么魔力成为2009年众多企业管理者追逐的梦想呢?让人感觉宏大高远的“移动信息化”又将如何很好地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