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各地之间的经济金融发展呈现差异性。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深入,西部地区由于金融实力不足所带来的问题越发显现,直接影响到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而金融实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的金融创新不足。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其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拉大,呈现出典型的梯次发展的态势:东部发展较快,中部重视农业,西部相对落后。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针,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但由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滞后,资本外逃和资本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国家扶持政府的效率发挥。为此,应加快中西部金融发展步伐,增强当地金融资源的动员能力,为经济持续、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拟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详细阐述金融结构、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并指出金融结构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试析财政政策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它是市场经济国家调控和干预经济运行,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与对策选择。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运用各种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它既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它既是促进东部经济飞跃发展的动力,也是导致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拉大的原因。本章试图在有效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影响,探讨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伟 《重庆财会》2003,(7):9-10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优先发展的梯度发展战略,生产要素大量向东部地区流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地区间发展程度差距拉大,特别是西部与东部沿海的差距扩大,地区间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导致的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越来越明显。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政治、经济稳定的需要,要缩小差距,就要着力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使西部经济发展有一个合理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方法,对2001到2010年我国的四大区域的和31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总结各个区域和省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研究结果很明显,我国各个区域内的积极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现在的协调水平已经很高。大体上看来,我国我国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略低,东北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则有上升趋势,只有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在我国的各个省市中,大部分的省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现上升趋势,只有少数省市呈现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由低水平的区域均衡发展到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再到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的转变,区域发展政策日益完善,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重点发展内地、追求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阶段,实施东部沿海优先发展、先富带动后富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阶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在四个方面: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将进一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将进一步创新优化,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将不断发挥引领作用,老少边穷地区将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由低水平的区域均衡发展到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再到强调区域协调发展的转变,区域发展政策日益完善,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重点发展内地、追求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阶段,实施东部沿海优先发展、先富带动后富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阶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在四个方面: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将进一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将进一步创新优化,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将不断发挥引领作用,老少边穷地区将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税收优惠政策是体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促进市场竞争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慢慢拉开了差距。国家为扶持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出台了许多针对西部大开发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但通过对西部地区企业的税收优惠情况的计算分析,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如税种单一、时效短、覆盖面窄等,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基本经历了由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统筹发展的三个阶段,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推进,中国区域经济多轮驱动的新格局逐步形成.每个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都有其特点,在分析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把握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未来走向,以期为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地区经济的差异性也不断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相关的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实施,使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逐渐上升。总体而言,现在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缓慢,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的差异、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所提出的战略性决策。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需要完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机制,平衡区域间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和跨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此外,还需要在东部地区的带动和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崛起过程中,实现不同区域间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现状分析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可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省份来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寰 《国土经济》2008,(16):23-26
三、以自主创新推进西部新型工业化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必须看到,西部的经济发展中仍面临着不少现实困难和突出矛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维系了多年后已难以再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向前,区域内部的不均衡、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增长质量较差、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正阻碍着西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如果再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沿袭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构建和谐西部,无疑是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非常大,区域经济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政府调控是重要的手段。本文旨在分析我国政府税收政策对协调区域发展的成效,探索未来税收政策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东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较大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部发展较快,但是中西部由于受地理位置的约束,造成经济发展迟缓。东部和西部的人均GDP和居民收入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国家需要出台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政策来实现宏观调控,通过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重要前提,探索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演变规律,预判未来变化趋势及影响,是完善区域政策的重要前提。基于文献回顾、Gini和Theil系数测算及Fisher分类统计等多种方法,将1978—2013年期间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趋势划分为4个阶段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基于空间结构分解的各子项阶段划分有所差异,西部内部差距处于"倒U型"发展态势的前半段是现阶段中国不具备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基本条件的主要原因。中国未来应通过建立东中西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措施,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均衡发展,传播弘扬先进文化,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实践。这为从根本上改变甘肃落后面貌,加快甘肃经济发展,振兴甘肃财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不可能象改革开放初期开发东部沿海地区一样,给予西部地区大量的资金、物资投入和扶持。因此,作为地方政府配置资源、调节收入和调控经济的综合管理部门,财政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首先处理…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四个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阶段、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成效显著,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区域间的差距也正在逐渐减小。随着"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的提出,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将要出现一种新的格局,三大支撑带把四大板块衔接起来,起到沟通东中西,平衡南北方的作用,通过这些支撑带的衔接,东部地区可以实现加速转型升级;中部形成综合的交通枢纽和制造业中心;西部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能源产业更加优化;东北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18.
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的经济体系是由众多区域经济体组合而成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施行的区域差异化的经济发展策略,使得区域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单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十分严重,区域发展的策略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资源分布上的差异,导致区域整体以及内部地区金融发展都存在差异。要想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就必须要分析差异的原因,以及产业的特征。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就是环渤海区域金融产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契机,积极开展东西合作示范工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从分地区情况看,东部地区经济运行质量较好,发展稳健;中部地区动力不足,增速趋缓;西部地区发展迅猛,吸纳劳动力能力增强,但东中西地区乡镇企业差距进一步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20.
徐创风 《经济界》2003,(6):21-2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促进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缩短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就其原因来说,主要有三条:一是建国初期在西部建成的一批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