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货币市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包括:储备资产,汇率;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由于战后频繁地发生美元危机,美国政府被迫多次宣布美元贬值,“史密森协议”为挽救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作的努力宣告失败,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就彻底崩溃了。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国际金融体系运转至今已有70年。在此期间,国际汇率制度从黄金一美元本位转变为以浮动为主的多种汇率安排体系,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汇率制度选择、储备货币和流动性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等理论讨论和政策变化贯穿于这一进程当中,成为重要的布雷顿森林遗产。在此期间,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金融领域,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发达国家仍在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经济格局与金融权力之间形成明显的错配,造成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不平等。原本以解决收支问题和确保金融稳定为目的的国际金融体系,却在历次危机中无能为力,甚至为持续性全球失衡深埋隐患。实现储备货币多元化,重组和增设多层级的国际金融机构,建立全球金融安全网,是未来国际金融体系重建的核心内容。这其中,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重建,扩大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功能,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地位,参与创建新的多边金融机构,既符合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也顺应新的国际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3.
从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海涯 《发展》2003,(11):74-75
20世纪90年代后,墨西哥危机、东亚危机、俄罗斯危机和巴西危机相继爆发,这些危机无不伴随着汇率的调整和汇率制度的变革。经济学界对汇率制度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改革问题,争论焦点集中在两极论与中间汇率制度之争上。在国内表现为人民币的盯住汇率制与管理浮动汇率制之争。一、两极论两极论也称为“中间制度消失论”,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上已成为学术界主流观点。其首倡者一般认为是美国加洲大学伯克莱分校的Eichengreen,此后还有Obscfeld和Rogoff。两极论的核心观点:两极论者认为,在金融开放环境中,惟一…  相似文献   

4.
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论综述及一个假说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对汇率制度的选择及争议性假说做出理论综述,简要评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汇率制度的选择不仅仅是一个静态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动态问题,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复杂多样,而这些因素本身随着经济金融发展又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由此,根据现实中各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多因素差异性与互动性,笔者否定了中间空洞论假说,继而提出了多种汇率制度形式并存与相互转换假说。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成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风雨飘摇走过近70载,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需要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并接上世界经济版图变化的新“地气”  相似文献   

6.
强化多种货币储备制度,弱化美元霸主地位,建立主要货币稳定的汇率体系已成为一种客观上的必然要求.汇率问题已成为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中心议题,目前汇率波动更增加了人们对汇率的关注.加强各国货币政策协调与合作,适应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需要,是探讨货币政策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梁 《中国经贸》2009,(8):137-138
汇率理论与汇率制度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金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主要发达国家主要实行固定汇率制度。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的英镑贬值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发达国家纷纷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8.
现代汇率制度理论的缘起: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孰优孰劣的争论 1944年7月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原则上与凯恩斯的均衡汇率理论相一致.但在这种固定汇率的国际货币制度下,由于汇率不能及时调整,有些国家常常出现外汇危机,"特里芬难题"日渐显性化.  相似文献   

9.
正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03年一系列的文章中我们提出,全球货币体系由中国和东亚国家所采取的出口驱动型增长战略所支撑,这一体系有可能会持续十年或更长时间。即使在中国的劳动力最终被全球工业经济完全吸收,并继而加入中心国家行列之后,该体系通过重新纳入其他国家,如印度来承担当前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从而得以  相似文献   

10.
《环球财经》2014,(6):99-99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美、英、法、澳等多家国际金融研究智库联合协办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中国与世界一一纪念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70周年研讨会”将于2014年7月20日(周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J)联合《金融监管研究》编辑部、《中国金融》杂志社、《中国外汇》杂志社、《环球财经》杂志社以及《第一财经日报》编辑部共同开展会议征文活动。欢迎广大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参会。  相似文献   

11.
“我们要为我们的政客、我们的公众和我们的未来考虑。”美国财政部长提醒中国大使,“我们感到,对于两国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中国货币以美元的形式报价,即按照固定的汇率与美元挂钩。”  相似文献   

12.
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新构思——“亚洲债券基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金融危机在亚洲国家和地区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得亚洲国家和地区对发展各种形式的区域货币金融合作(Reg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Cooperation,RMFC)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亚洲货币基金”到“新宫泽构想”,再到“清迈协议”,危机后的区内金融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去年10月,泰国总理他信提出了“亚洲债券基金”计划,随后日本提出了“亚洲债券市场启动”方案。本文阐述了“亚洲债券基金”计划和“亚洲债券市场启动”方案的内容和主要目标,并对“亚洲债券基金”计划开展的难点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蒙代尔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不可能三角”的思想,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完全流动和汇率浮动这三者中只有两者能实现,不可能同时达到.“不可能三角”的解分为“角点解”和“中间状态解”,关于“中间状态解”是否消失尚存在争论.该文通过对亚洲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的汇率制度分析,发现实行“中间状态汇率”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或是由“角点解”向“中间汇率制度”转变,或是在各种“中间汇率制度”之间转变.“中间汇率状态”在不同的国家状态不同,即使在同一国不同时期的状态也不一样.各国根据本国的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对汇率稳定的偏好程度以及国内货币政策组合来选择最优的“中间汇率状态”.  相似文献   

14.
路继业 《世界经济》2015,(4):169-192
本文在时间不一致性框架中构建内含中间汇率制度的博弈模型,对“特殊的汇率制度两极化”现象提供新的理论解释。研究的主要结论为:中间汇率制度并不必然导致危机,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长期存在并维持较高经济绩效;中间汇率制度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内在根源是政策制定者与公众的目标存在差异,外部诱因是经济受到较强冲击;在一国经济成熟过程中,目标差异、经济冲击的性质与强度均在不断发生变化,中间汇率制度的内在不稳定性因而不断增强,出现了“特殊的汇率制度两极化”现象;汇率制度演进并不必然遵循由固定到中间,再到浮动的唯一路径。最后,本文还利用160个国家、1970~2008年的数据,运用面板VAR模型对理论研究的结果进行了经验验证。  相似文献   

15.
王海彦 《北方经济》2010,(17):25-26
近年来,尤其是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国际化了.美国一些人认为,由于中国官方操控,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造成了中国出口产业对美国相关产业的巨大竞争优势,从而使美中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国内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因此,要求中国政府调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价值标准的取向上,人民币不应该完全受美元支配,我们要巧妙地利用美元坚持自己的国家价值标准,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所突显出的信用本位制下无约束的货币泛滥,碳货币既是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具有国际意义的热点问题之一,更是事关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则从全球碳交易体系的货币视角提出了"碳货币"本位的全新货币体系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7.
曹彤 《环球财经》2009,(4):54-59
近三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尤其是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更是将当代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深层次问题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18.
李扬 《天津经济》2009,(4):82-83
美国金融危机十分严重且在继续深化,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和金融实力的增长,人民币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可望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现有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经济秩序还将长期持续.  相似文献   

19.
作为经典的汇率制度选择依据——“三元悖论“,长期以来一直被学术界所信奉,同样在我国,近年来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也是一直以此为基石。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依据是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自主。然而本文将利用Mendel-Fleming和Mendel-Fleming-Dombusch两个模型去分析,得出即使在国际资本完全不自由流动下的固定汇率政策以及在国际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情况下的浮动汇率政策都无法完全得以实现,从而理清了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时依赖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自主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从“三元悖论”谈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经典的汇率制度选择依据--"三元悖论",长期以来一直被学术界所信奉,同样在我国,近年来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也是一直以此为基石.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依据是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自主,然而本文将利用Mendel-Fleming和Mendel-Fleming-Dornbusch两个模型去分析,得出即使在国际资本完全不自由流动下的固定汇率政策以及在国际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情况下的浮动汇率政策都无法完全得以实现,从而理清了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时依赖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自主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