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4.
5.
一、按劳分配应在市场实现和按要素分配后企业内部的劳动工资制度中实现马克思认为按劳分配是劳动者为社会付出劳动后,“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 相似文献
6.
7.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我们既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劳动价值论 ,又要深化对按要素分配的认识。各种分配所得归根结底都是劳动创造的 ,劳动价值论能够为价值分配方式的合理与否作出价值判断 ,它在肯定各要素在增加财富中所做的贡献的同时 ,指出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价值规律的实现进而调节市场分配 相似文献
8.
分配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确立按要素分配原则并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而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按要素分配的存在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当前实行按要素分配需要解决相关法律法规的改进和完善、激励民间资本的投入、激励技术的投入和创新,以及激励管理的投入与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马克思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否定的是它将资本、劳动、土地都同等地看作是价值的源泉;马克思并没有否定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正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地解释了按要素分配的历史性。文章最后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要素分配的必然性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0.
陆亚琴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3,17(2):57-5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论述分配制度时指出,“确立资本、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突破性见解决定了企业员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方向,因此探讨如何建立和认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便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原则。文章分析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以及实现二者相结合的条件、形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往往与社会财富的分配紧密联系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曾经为"劳动创造世界"的论断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也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原则描缓了蓝图. 相似文献
14.
牛国良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9-10
分配表面上看在生产之后,其决定恰在生产之前。资源的占有是生产的前提,而这种占有所支付的代价正是资源提供者的报酬。因此,结果必然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不过是美好理想中的乌托邦,对按资分配的恐惧并不能使乌托邦变为现实,我们最需要的是正视现实。 相似文献
15.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因此,对按劳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以及按要素分配的内涵结合新的市场经济实践进行再思考,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给以理论上的解释,对廓清迷雾,促进我国分配体制的正常运转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正如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一样,商品的生产也是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生产的统一。既然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参与了商品的生产,也就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具有稀缺性,因而都是某些人的所有物。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者要想获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就必须以某种方式向其所有者购买,为此支付的代价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报酬。因此,价值的生产要素成为某些人的所有物是按要素分配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说明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生产和财富生产有本质的区别,按要素分配并不构成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分配由所有制决定,而不由价值创造决定,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并不存在冲突和矛盾。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要素所有权决定,不是因为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创造了价值。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分配方式,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配具有兼容性。 相似文献
20.
梁玉秋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5,(1):5-7,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可以依据其产权参与价值分配,依据其贡献率的大小获得相应收益。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而不是要素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开发各种社会资源,对于正确认识“剥削”问题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