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3月20日,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4月1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又召开了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代表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十万大学生下农村干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中央同意,中共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为此,3月20日,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门召开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正如中组部李源潮部长在会上所指出的那样,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3.
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3月20日,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会上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精神,切实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4.
《老区建设》2012,(7):5-5
今年北京市将选聘3000名大学生村官,首次将公务员考试过线的“双外生”(即外地户籍、外地高校的毕业生)纳入村官选聘范围,而且给予其不用笔试直接面试的优惠。选聘人数比去年略减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农委、市人社局、市教委联合出台了“北京市2012年选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公告”。  相似文献   

5.
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千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5月8日,我省2009年选聘大学生“村官”开始报名。据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我省计划选聘大学生‘村官’3000名,目前网络报名58875人,通过资格初审30738人。”为了搞好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组部等12家中央部门4月初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长效机制意见》)。省委基层办副主任、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处长朱峰说:  相似文献   

7.
《宁波通讯》2009,(11):10-11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任职,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关基层干部和基层政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自2001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任职工作以来,历经先行探索、区域推进、全面铺开三个阶段,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任职,并着力加强培养使用,搭建成长平台,完善配套政策,严格考核管理,选聘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近日在河南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会议上表示,高校应该设置“村官”专业,培养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干部。他认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一项着眼长远的举措,教育部门也应该跟着这个思路改进工作。(《人民日报》2008年4月28日报道)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8年起,中央决定用5年时间部署选聘10万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加上地方自主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村官需求量骤升.如何保证大学生村官任职后更快的入轨履职成为村官计划成败的关键.文章从高校的角度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体制进行探讨,旨在推进大学生村官培养专业化,大学生村官职业化.  相似文献   

10.
中组部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到20万高校毕业生列村任职,十七隔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仟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这表明大学生“村官”工程已被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高度予以考虑.欲使这项工程可持续发展,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管理“村官”中应积极把好“五关”.  相似文献   

11.
对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胡锦涛总书记说,这项工作“具有长远战略意义”。我理解这种深远的战略意义在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建设新农村需要新农民。城镇化、工业化是大趋势,农村人口的转移是不可逆的。但是,我们不能使农村人才空壳化。在人才方面应该逆向流动,向农村输送新鲜血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相似文献   

12.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干部队伍年龄老、能力弱、队伍散、素质低、激情差的问题。各地基层组织应提高大学生村官培养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干部队伍年龄老、能力弱、队伍散、素质低、激情差的问题。各地基层组织应提高大学生村官培养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日前,苏州高新区成立“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联谊会”.进一步服务好“大学生村官”,帮助他们的成长,提高他们服务基层的能力。2005年起,苏州高斯区开始选派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目前拥有大学生村官100多名,而且将继续选聘新的村官。  相似文献   

15.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关基层干部队伍和基层政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市自2000年慈溪率先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任职,到2006年全市范围推行此项工作以来,历经先行探索、区域推进、全面铺开三个阶段,通过政策引导、培养激励、严格管理、服务保障,初步建成了一支文化素质较高、基本胜任本职的农村(社区)高校毕业生队伍。到今年3月,全市2603个行政村、471个社区共选聘了2617名高校毕业生,其中在村工作的2056名、在社区工作的561名。  相似文献   

16.
村是最基层的单位,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最终得通过村这一最基层组织来贯彻落实。村官是当地村民的带头人,村官的配置尤为重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17.
管德华 《老区建设》2008,(11):39-40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近年来,江两省丰城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增添发展后劲和潜力出发,顺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力实施“村村都有大学生”工程,制定了《丰城市引进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到村任职办法》,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  相似文献   

18.
谢霞 《宁波通讯》2011,(1):44-46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更加注重选聘质量和日常管理,更加注重培养使用和发挥作用,不断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努力为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施展才华、锻炼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国家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而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到2012年这个数字再创新高,接近700万。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多,致使我国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二、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一词在许多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教材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