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破坏的根源在于湿地保护和利用的信息失灵、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文章探讨了促进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经济手段运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湿地资源产权的清晰界定,为湿地保护和恢复者提供补贴或税收优惠,对湿地破坏者和湿地资源的利用者收费或收税,建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市场以及建立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张永利 《经济月刊》2014,(12):12-14
近日,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经验交流会在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举办,与会者共同探讨交流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管理问题。黄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横贯东部、中部和西部9个省区,流域面积达80万平方公里,分布着森林、湿地、荒漠等多种生态系统,以仅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  相似文献   

3.
6月11日,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河北省政协主办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在京开幕.论坛围绕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建设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了我国湿地保护与恢复大计.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经验交流会在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举办,与会者共同探讨交流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管理问题。黄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横贯东部、中部和西部9个省区,流域面积达80万平方公里,分布着森林、湿地、荒漠等多种生态系统,以仅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支撑着全国12%的  相似文献   

5.
湿地退化的外部性成因及其生态补偿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但退化和丧失严重.文章认为湿地退化的代内外部性成因是湿地保护的正外部性行为未得到应有补偿,湿地破坏的负外部性行为未付出应有代价,代际外部性成因则是由于过去人类缺乏对湿地价值的正确认识,以及资源分配代际权利制衡机制的缺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恢复的生态补偿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联邦政府湿地管理政策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湿地开发期、政策转型期和“零净损失”期。这三个时期贯穿整个美国历史,在殖民和国家扩张时期,湿地转换成其他用途的激励导致了湿地的损失。直接鼓励湿地转换的激励机制于20世纪后期结束,随后直接和间接的激励逐渐被取消,保护湿地的政策才渐渐地被公众所接受。随着“零净损失”目标的采纳,保护和恢复湿地的努力也加快了速度。本文主要介绍美国湿地保护和恢复政策,如湿地其本情况、政府对湿地的管理和几点启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湿地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各省相继出台湿地保护政策。福建省是我国湿地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湿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湿地面积快速萎缩。虽然福建省相关部门已经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但在保护体系、法律保障、宣传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湿地资源亟待保护。福建省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生态保护与恢复力度,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宣传等措施,形成有效保护体系,从而实现湿地开发与保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兴起了建设湿地公园的热潮,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带来了强大的动力。然而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湿地保育措施,目前其设计建造大多还处于比较盲目的状态,没有固定规律可循。以湿地公园建设为依托,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保护或恢复的设计理论探讨以及技术方法等层面的研究更是缺乏。考虑到湿地的重要生态价值,亟需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一套系统的湿地公园设计和方法指导。湿地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而不同湿地类型和环境条件下,湿地公园的类型和价值也不同,因而设计方案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做到根据不同湿地公园的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和参数计算方法,从而对湿地公园中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9.
邓佳 《环境经济》2013,(8):62-63
贺兰山下的银川,想象中应该是一座地处西北的干燥之城,可是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会为银川平原那一片片迷人的湖泊湿地和悠闲的水乡风光所打动。历史上不断改道的黄河,为银川留下了众多的湖泊湿地。随着近几十年的围湖造田及城市建设,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如今,从黄河灌区逶迤而来的一条条水渠,再次将市区大大小小的湖泊湿地重新连接,中国的塞上湖城风采得以重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战略目标和四大具体任务,提出"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新要求.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又为全国湿地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到2020年湿地工作的战略目标. 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加入国际《湿地公约》20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湿地保护恢复工作,积极履行公约规定的各项义务,全国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一半以上的重要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局部地区湿地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全球湿地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经济》2011,(9):69-69
湖北省投资2000万元的“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日前全面启动。据项目初步设计报告,该工程建设总面积15418公顷,地区涉及宜昌市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和恩施州巴东县等4个县区,将在2年工期内,建设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多树种混交护坡林、珍稀植物苗圃、珍稀新能源植物迁地保护园、湿地管理站、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点和鸟类环志站等一系列湿地保护、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和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湿地保护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总结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完善政策法规、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公众参与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湿地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策略.本文认为,合理的湿地产业发展策略有助于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将湿地产业发展纳入湿地保护工作中可进一步提高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蓝色经济是一个包括湿地资源在内的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水域经济体系。以福建省蓝色经济建设为例,概述了该省湿地资源分布概况、保护现状、开发现状,发现该省通常湿地公园为生态旅游载体,规划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根据该省湿地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澳大利亚湿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探讨了蓝色经济视域下湿地资源开发模式,得出应坚持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主线,需将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入开发模式,用法律制度保障社区公众参与湿地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江苏沿海湿地资源特点及其保护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江苏沿海湿地资源丰富,区域特征显著,生物多样性复杂,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成为GEF在我国的四大项目之一,为江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江苏沿海湿地类型齐全,包括河口湿地、河流湿地、湖泊及水库湿地、草甸湿地和海岸湿地等,其中尤以海岸湿地面积之大、生态条件之独特而闻名。江苏沿海湿地保护利用的对策:首先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家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把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其次,要加快湿地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湿地保护区,以加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另外,对沿海湿地资源还要坚持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适度控制沿海湿地的围垦和开发规模,坚持以生态开发和利用为核心,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西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西部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开发湿地生态旅游不仅会对湿地保护十分有益,而且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并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目前吉林省西部湿地旅游开发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吉林省西部湿地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开发现状,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商丘市黄河故道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湿地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从黄河故道湿地资源入手,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体现地方特色、优化产品结构、分区分层开发以及实施湿地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7.
发展特色农业,实现湿地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洋淀湿地总价值为2171.80亿元,其中非使用价值远大于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在开发、利用和保护白洋淀湿地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间接使用价值,使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和谐起来.由于湿地资源功能独特,发展特色农业可以实现湿地价值的充分利用.白洋淀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可以通过发展水产养殖业来利用湿地的直接使用价值、通过发展农业旅游业来利用湿地的间接使用价值,从而实现"保护与开发" 并举的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之水"、"文明的发源地".湿地对调解气候、涵养水源、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防浪固岸、防止土壤沙化、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我国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令人担忧.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树立新型湿地环保理念;保护多样性特色,促进湿地综合利用;广开筹资渠道,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湿地科学研究,扩大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9.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市场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追求个人局部利益而忽视社会整体利益。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市场机制能够促进湿地保护、恢复和重建。在湿地动植物产品、生态旅游和污水处理等方面,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明晰产权是建立市场机制的基础,湿地资源的产权界定要依据其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土地利用者应比较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净效益选择净效益最大的方案。政府可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减少目前许多湿地产品和服务市场仍存在的缺失或缺陷,为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洲滩湿地——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通过生态适宜性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并综合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定量的描述基地景观特性。在尊重场地特性和现状的基础上,将湿地公园划分为六个功能区:洲滩湿地保护区、湿地恢复示范区、湿地森林探险区、湿地科教博览区、田园观光体验区和湿地休闲活动区,并阐述了相应功能区具体的景观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